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279|回复: 0

[热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北京大学推出“文化书法研究丛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五四”前夕将隆重推出“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六卷本。这套丛书分别为:金开诚著《书法艺术论集》,将其重要的书法论文和讲演第一次结集出版;王岳川著《书法文化精神》,集中阐释书法的文化意味和文化书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王岳川编著《书法身份》,作者站在当今世界学术前沿同海内外著名书法家、理论家全面对话;王岳川主编《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收集到来北大讲演的英、美、法、日、韩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著名书家学者的精彩讲演;刘正成著《书法艺术概论》,是作者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的书法理论专著;曾来德等著《书法的立场》,就当代创作问题做了深入的对话。
  在北大书法所看来,“书法文化”的提出,意味着中国书法不仅应该有自己的跨文化的国际眼光,而且应该有文化价值担当的书法身份立场和问题意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弄清:中国书法是否一定要变成被西化掉的东西?是否东方话语必然就只能在现代性话语中成为非我的形式?解决书法传统与现代矛盾的办法只能是:找到西方或者是其他民族的精神内核中具有人类共同性的审美形式,如空间张力、视觉冲击力、抽象变形,或如铁划银钩的干劲清纯、枯笔渴笔的高古和超越都可以为人类所用。并不是那些已为西方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狂躁的“书法”,才是现代的吸引眼球的东西。一种完整的书法生态美学观,应该在获得世界性的审美共识的形式框架中,注入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东方魅力,这才是中国传统向现代转型、现代向传统回归的必由之路。
  北大书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它能够打破那种专科院校单一的美术史、美术技法、美术理论、美术观念方面的教学模式,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双科、多科乃至全科的训练,使书法研究生、博士生朝“双语精英”和文化艺术底蕴丰满的“学者型艺术家”方向努力。必要的学术文化训练可以修正书法界的急功近利倾向,还可以为真正的书法家提供将文史哲考古作为中国知识型阐释的文化平台。
  这套“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书家教授撰写,分成若干辑陆续出版。通过书法理论的总结和反思,使得大学书法的新思维能够推广到民间成为大众的思想,进而能够在国际书法文化交流中逐渐成为新世纪影响他国书法艺术的新理念。
  “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 六卷本,将于2008年5月5日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蔡元培诞辰140周年“中外书法名家邀请展”开幕式上首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