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269|回复: 10

好久没动刀了,最近刻的印,望老师们多多指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4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久没动刀了,最近刻的印,望老师们多多指正。。。。。

[ 本帖最后由 蓝田散人 于 2008-4-16 15:33 编辑 ]
20080414_f2fd50bec6cdec546eb0GmCVxYQmcdlD.jpg
发表于 2008-4-14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豪爽利!!!!
chan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应该是当今书坛响当当的人物,在许多年轻人的心目中,称之为泰山北斗也不为过。这里面丝毫没有艺术之外的东西,不象有些人,人以位重,离开了位子,就什么也不是。石开的地位是由他自身确立的。石开之被推崇,在于两个方面,曰艺精人真。

按说我一个书法门外汉无缘置喙,因为我只是一个喜欢看的人,天生愚笨,也看不出名堂。对于石开,既未见其人,也未聆其教,怎么就来说石开了。

石开作为职业书画家,深入居大不易的京华,凭两只手供家人衣食(好象说过是五口人),没有艺术的自信是不可能的,这也说明石开先生的艺高人胆大。石开的艺术水准,是有目共睹的,那是在各种艺术拼搏中厮杀出来的,绝不是靠非艺术的因素成名。石开先生在八三年获得全国篆刻评比一等奖、四届国展书法三等奖作品(可能还有许多,奈何我孤陋寡闻)的精致与灵动,以及内容上的创新(一首现代诗歌)至今仍然动人、有生命力。这几年更是不断的探索追求,他的艺术历程其实说明了艺术无止境,艺海无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在西安,举办了傅嘉仪先生遗作展,开幕式我没去,因为我是不入流的书法爱好者,不能与陕西书坛那些自以为是的大腕并列。下午我悄悄的去了,诺大的展厅(八届国展就在这里进行),只有我一个人在看,这也说明所谓书法的热就是书坛的热闹,与老百姓无关,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喜悦、自我迷幻。傅先生的作品我就不说了,展厅有许多题词,或悼念或感慨,但是你可以感觉应酬之做甚多。石开先生也写了,是一横幅,书信形式,因为最后是:付张都陵女士(傅妻),内容是追记自己和傅嘉仪的几次见面,应该说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深,但是石开先生娓娓到来,为我们勾画了傅先生喜交游,无架子、刻苦、好学的形象,文字看似平易其实深沉,使人感慨。通篇用核桃大的字写出,一丝不苟,笔笔精到,有夺人魂魄之效。反正,那天观看,我在石开先生的文字前驻足良久。

这可以看出石开先生真的一方面,即使对于可能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也是认真对待。看了这幅文字后,我对石开先生有了进一层的认识,也就不揣冒昧写这么一篇东西。

中国书法网出了网络书法杂志,有一篇石开先生的访谈,是他一向的风格:锐利、幽默、智慧。其中谈起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艺经过尤其惹人注意。石开说:书画对于社会没有意义,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记录生命状态的工具。谈到自己的追求,他说,我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我开始接触艺术的那个年代太黑暗了,是一百年来最黑暗的。说真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震动了一下,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人们普遍丧失了自己精神家园的时候,在这里能听到追求平等博爱自由人权的声音,实在令人感动,现今有多少所谓的艺术家、书法家,去思考呢?有多少人孜孜于艺术仅仅是谋稻粱,又有多少人尽其一生,除了技法上的纯熟外,只留下空洞的作品,苍白的内容,以至于我们为称其为艺术家还是工匠而大犯嘀咕。石开先生意识到艺术之与生命,意识到人类正义公理之与人生,说明了在他意识深处的人文情怀,注定了他是有思想的艺术家,这也注定了他的艺术品位、艺术生命力,他的作品可以不朽。

因了这些因素,石开先生取得了人们的推崇,尤其是年轻人的崇敬,这种星应该追。但是推崇石开,就应该学习石开先生这种艺术上精益求精,做人上真诚为本的精神,学习他的人文情怀。石开先生在最黑暗的时候寄情于书画,那么,在今天,我们是不是在寄情书画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介绍:

石开,一九五一年辛卯正月出生于福州。

丁未学印,十年后始知篆刻乃表现心性、情志之艺术,遂以此追寻风格,形成并完善个人面目。

篆法结体自成系统,刀法亦有异于前人,印风影响当代印坛。

一九九八年戊寅移居北京。现为职业篆刻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印!!!!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白石老人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草堂人 的帖子

谢谢老兄,还望多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