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川石

[讯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最盛大的历史时期是有汉和有唐!大汉和大唐是我们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民族之林领袖的时代!汉人和唐人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称谓。因此,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内核的书法在这两个时代都有优异而丰硕的成果。
徐州作为汉的生地,是大汉创始帝王的故乡,我相信整个大汉朝都保有来自徐州气息和血液,那么,整个伟大的汉代书法和徐州也都有这样紧密而神圣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将是永远的!它也随着历史而生生不息,光被所有中华儿女。
感谢徐州!就是怀念和感恩那伟大的大汉时代!在今天,我们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复兴而努力,我确信作为大汉的子孙必将追溯那伟大的历史,从那里汲取不尽的荣耀和动力,去铸就我们民族新的辉煌!
谨此祝贺徐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帝尧时 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 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 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 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两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的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两汉彩绘兵马俑,是继咸阳和西安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为开发利用汉文化资源,组织成立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筹建修复了北洞山汉墓、龟山汉墓、白集汉墓、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等一系列重要文物景点。

      徐州还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乡,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著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

      徐州交通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江苏北部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63平方公里。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意经和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汉高祖、人杰鬼雄项羽都在徐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每年10月初,徐州还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而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是苏北著名的风景胜地。

徐州概况

区号:0516

邮编:221000

人口:全市总人口881万,其中市区人口178万。

区划:辖云龙、鼓楼、九里、泉山、贾汪5个区,新沂、邳州2个县级市和铜山、睢宁、沛县、丰县4个县。

徐州历史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3年后重新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州城市名片

★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
★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江苏省文明城市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十大经济活力城市候选城市
★CCTV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候选城市
★多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
★多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极力推荐的投资城市”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城之文天人相感,徐州其书金石能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城文存金石永,徐州才耀凤鸾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城绪周邦文物,徐州得晋人风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州天地放情志,彭城文物咏芳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