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5-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2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徐渭、董其昌文论比较研究
w8 A' E; W4 Q. [ 郑长安4 q a7 k' B' u3 h
(江苏工业学院 党委办公室 江苏 常州 213016)
6 P, e! I2 J" l1 C o/ g0 n9 H. g. j9 R9 m1 N4 y/ g" u4 }
3 R4 s0 R: i b[关键词] 徐渭 董其昌 文论 比较$ {/ y' R# ?0 s0 B6 u3 R: g/ `
+ p& X/ {$ t. @ `) H4 R# O' R
[摘 要] 徐渭、董其昌二人深受晚明心学思想(特别是王学左派)影响,具有“狂者”精神。在文论上他们都反对前后七子提倡的复古之风(徐激烈尖锐,董温文尔雅),都提倡具有真性情的文章(徐提倡“真我”、“本色”,董提倡“淡”、“真种子”、“真血脉”、“悟”),但由于他们思想倾向(徐倾向于道,董倾向于禅)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巨大差异和由此造成雅俗观念的不同,使他们的文论又具有相异性。
6 Q/ y6 _# p: p* D! Q; J/ a. o' p+ W8 {1 a5 R. l |7 q
徐渭、董其昌是有明一代的艺术巨匠,他们的诗文书画都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当今学术界对他们的书画创作及理论都有相当的研究,但对其文论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加强对徐渭、董其昌文论的研究对于完善晚明文学史具有积极的意义。
9 @" z) Z; E4 D2 A' X/ w8 a* f+ r9 M9 n( F3 ~
一、徐、董二人文论产生的背景 O$ Y! e! }9 H/ _
4 W' K+ @/ P+ w- D徐渭(1521——1593),山阴(浙江绍兴)人。少有才名,列越中十子之一,但名不出越。他的一生可谓坎坷多舛。死后数载,经袁中郎的大力推崇,徐渭大名始才远播。 N7 `1 p5 ?- l" k
' Q; D) D- A' A2 M% g) J董其昌(1555——1636),松江华亭(上海)人。他一生官运亨通,生前就享有大名。
' V% l! N6 ^: a, |* z- [ v" _
7 Z$ a. W& E0 W徐渭和董其昌都生活在晚明嘉靖、万历时期(1522——162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其时,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海外贸易发达;社会风气崇尚金、权;生活方式转趋消费与物质享受;文化艺术渐趋创新与多样。心学就在这时兴起、盛行、变异,清朝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心学的发展作出了中肯的评价与总结:7 Z3 f# u: M! W# [
% n5 R; G8 j- m
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师说,益启瞿坛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龙溪者,又得江右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决裂。泰州 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1]9 R" k9 p) B! j: b
6 L; @; N* V4 u+ g! d8 y2 `- ^
指明阳明心学因王艮和王畿而风行天下,形成了王学左派。它解放了思想,刺激了艺术家个人的独创精神,反映到文学上的表现则是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临川派和吴江派关于“曲律”、“曲意”当以谁为主的尖锐争论。徐、董二人的文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0 W1 B" _- c R2 M) O
- X/ P& z9 @4 h. b* w3 U- A7 C
二、徐、董二人文论的内容
) ]# P" P$ y" N! G* h; k
6 ?7 a! b5 n0 Z+ C$ [/ h1.徐渭文论反复古、倡“真我”、倡“本色”。
! j6 F: f- x5 E
' X# y" _- f5 L! z徐渭生在晚明后七子复古之风炽热之际,对前后七子所倡导的摹拟复古之风深恶痛绝,他积极提倡“真我”、“本色”,为后来文坛反复古之风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他开启了反复古主义的先河,影响了袁中郎及一大批后学。1 R% Z( _/ n6 y$ ^. h
: h/ p3 h9 u2 {* ~& g4 G- `
虞淳熙《徐文长集序》称:“元美、于鳞,文苑之南面王也……所不能包者二人,欣伟之徐文长,小锐之汤若士也。”[2]徐渭没有被王世贞、李攀龙招至麾下,相反却能直接“讥评王、李,其持论迥异时流。”[3]“迥异时流”就是对王、李二人倡导复古主义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说:4 B6 O& @: x& W& l* j
天下之士,其在今日,鲜不伪者也。而文为甚……视必组绣,五色伪矣;听必淫哇,五声伪矣。食必脆脓,五味伪矣,推而至于凡身之所取以奉者,靡不然……今天下事鲜不伪者,而文为甚。夫真者,伪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凡人能此三者推而至于他,将未有不真者[4]。
+ l7 C" \1 o' Y- R" n4 `. }( Q0 ]$ v- N; A
徐渭将崇尚奢侈,崇尚享受都看作是“伪”的,并且认为文坛的虚伪之风更甚于这种虚伪的社会风俗。而文章一味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5]则是造成这种虚伪的根本原因。如要根治这些虚伪的文风,必须提倡“真”,故徐渭论文又提倡“真我”。他在《涉江赋》中这样解释“真我”:9 J5 a" P! U# Y/ }1 {
爰有一物,无挂无碍,在小匪思,在大匪泥,来不知始,往不知驰,得之者成,失之者败,得亦无摧,失亦 不脱,在方寸间,同天地所。勿谓觉灵,是谓真我。$ O9 V; H8 w1 e2 d" ]
0 X q# y8 X# T: J&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真我”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体,他不受外物束缚,能“无挂无碍”,完全受自我内在性情的支配。此与李贽之“童心”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阐发了“真”的重要,说明有了真性情,才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写出具有真性情的文章。
( J) s% s& C; i: @; a* q- ?( t% p6 c$ D0 R; W9 j. D% \
徐渭同时还以鸟为喻,阐述了“真我”在文章中的真正表现。他说:
+ D6 y0 l; X3 q4 c, l( s( ~& E6 I/ }" S8 X4 t, X6 C6 j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名似某人,某名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6]) j, o1 m, }, C9 A3 f
2 B/ a" \0 a8 C. D( U; N: b$ P这是对复古主义最严厉的批评。“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矛头直指当时的复古大潮,对复古者“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名似某人,某名则否。”的得意之情形作了极为高明的滑稽式讽刺。因此他又提倡本色,他说:
5 R+ o% B8 [; c7 U
3 p9 x3 o: p" ]4 g世事莫不有本色,有相色。本色犹俗言正身也,相色,替身也。替身也,即书评中婢作夫人终觉羞涩之谓也。婢作夫人者,欲涂抹成主母而多插带,反掩其素之谓也。[7]6 Z% i) m8 o9 o5 U
1 R9 ~/ Q- U6 D1 ~1 d" r
本色的意义就是事物本来的面目。
, w/ K. h" f3 u* R! L6 [2 @/ d
* J7 W* K2 q5 e) S( P. p2.董其昌文论反复古,尚“淡”、尚“真”、尚“悟”。! Q! N0 \ N r d P4 u1 J
3 t4 P; J7 t( Y8 ]1 u+ K# d7 x
董其昌作为有明一代的画坛宗主,于画提倡“南北宗”,于书提倡“古淡”,在书画史上影响深远广泛。他的文论与其书论、画论相似,同样具有反复古倾向和创新意识。# F" |1 S6 W7 ~, r
8 t# o8 H: t0 |1 l1 b/ z, U
宋起凤《裨说》卷一《陈征群佘山》云:“董公南宫,……时太仓王弇州公……古学雄于江南,……尝寓所知书曰:‘近得董、陈两生,岳岳不自下,董固英起特异’。”王世贞是后七子的领袖,“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其复古的口号与创作的总则。董其昌是他的门生,但董其昌曾言:“吾尝谓成、弘大家与王、唐诸公辈,必不为当日之文。” [8]可见他也是不赞成复古之风的。《容台集 •陈继儒序》曰:“往王长公主盟艺坛,李本宁与之气谊声调甚合。董公方诸生,岳岳不肯下,曰‘神仙自能拔宅,何事傍人门户间。’”说明董其昌在年轻时就具有标新立异的气魄。
% A5 [. C! X: |7 d/ E+ q" C- e6 H0 E; N$ V0 v5 s# l3 i
董其昌论文主张“淡”、“真”、“悟”。尝言:
2 z) t! u' \' P9 D6 L+ X4 z _. `; U1 f6 @- N( B9 S" V
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极人才之致,可以无所不能,而淡淡玄味,必由天骨,非钻抑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萧氏文选》,正与淡相反者,故曰:“六朝之靡”,又曰“八代之衰”韩柳以 前此秘未观,苏子瞻曰:“笔势峥嵘,辞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犹未得十分,谓若可学而能耳。《画史》云“若其气韵,必在生知。”可为笃论矣。[9]
4 s- f: ~( | J4 Y$ G: q3 e/ C
; b( w, P, T5 U, b g6 ], d他认为“淡”必须靠天资去领悟,是生而知之的。他提倡的“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有玄味,即深味,似淡而实味深味远,即表面的平淡内蕴着深远悠长的真情。这从他对袁中郎的相关论述中可以见出。! d+ X" K. j0 m$ A N' u
, S; z% v8 e0 p E
董其昌的好友袁中郎是公安派的领袖,高扬“独抒性灵”[10]的大旗,大力宣扬“性灵”说,给当时的文坛以很大冲击。钱谦益说:“中郎之论出,王、李之云雾一扫,天下之文人才士始知疏瀹性灵,搜剔慧性,以荡涤摹拟涂泽之病,其功伟矣。”[11]对袁中郎早期提倡“独抒性灵”给予很高的评价。但随着袁中郎晚年参禅的深入,其文论又起了变化。他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作《叙 氏家绳集》 时说:# v7 b1 j" {# W9 t: o' n
: Z) b3 U p8 W# B6 f; r' a
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唯淡也无不造;无不可造,是文之真变态也。& Y4 h( C8 [! Q4 E3 o
* w& z% A$ i; R# \此时,他已将“淡”看作“性灵”说的最高境界了。董其昌有见于此,论道:“迩见中朗手摘……,校勘精详,知其眼目不同往时境界矣。”[12]从中便可以看出董其昌对袁中朗晚年文论观转变的认同,间接的反映出董其昌也认为“淡”在艺术创作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9 i. z& F. i, D! B9 L* }& o
2 Z' o9 A, }/ k) a1 e董其昌于文论还提倡“真种子”,如云:
6 e( ` Y2 p: {5 i8 h, L2 Z7 H5 p3 H, {3 ?: |+ x5 r5 Z* |
杜子美擒贼先擒王。凡文章,必有真种子。擒得真种子,则所谓口口咬着,又所谓点点滴滴都有落在学士眼里。[13]
& ]- U7 o- A$ U2 U& R / P0 i, \3 i1 e' M' g
这里的“真种子”与徐渭的“真我”含义是相当接近的。但他参禅太甚,套上了禅家的言语,远不如徐渭来的痛快真接。
; o. B* I! t( g# M
: M3 p3 Q2 @' e同时,他还极力提倡“悟”,他说:
$ I1 ]$ s% ^7 A: ~6 T3 B! _
/ U* Y6 }" E/ {6 Q+ y作文要得解悟。时文不在学,只在悟,平日须体认一番,才有妙悟。妙悟只在题目腔子里,思之思之,思之不已,鬼神将通之。到此将通时,才唤作解悟了。[14]
( u' Y0 Q* J, v! u4 S2 j; Q
& Y1 F; r0 i: D6 ^. C“悟”也是来自禅宗,其意思即是以心灵直接洞察外在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它来自于心灵。提倡“悟”,其实就是叫人向内寻找文章的真谛,把握住真实的自己。. `- o1 s5 |+ g" X; i2 o
2 n5 k; D6 I% z I8 g( |三、徐渭、董其昌文论异同比较及原因初探
2 l3 K' \% E; g
, |1 {: y1 l7 b4 F8 l由上可知,徐、董二人的文论见解具有一致性,即他们都反复古。但二人反对复古的激烈程度不同,徐渭对之“深恶痛绝”,言词激烈尖锐;董其昌虽“岳岳不肯下”,但他是王世贞的门生,善于随人俯仰,故他反对的声音是温和的,立论也只能是温文尔雅的。
) D+ \# Y) a/ {: V$ ^9 E8 ~- S5 x$ B" W2 D
徐、董二人思想渊源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巨大差异和由此产生的雅俗观念的不同,又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文论是不尽相同的。下面试从此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正确审视这两员艺术巨匠文论相同相异的原因所在。/ v' o6 E/ c3 U9 j
& w' c" v/ X8 {3 q+ W8 l
1.思想渊源比较& @- H8 L8 Z. S
- u+ L/ F7 G# J+ o2 O2 z& M①、二人都深受王学左派的影响,具有“狂者”精神。/ {; }3 |4 d8 I/ w( Z/ ?
l% Q1 Y' u7 e8 ~3 V# m
徐、董文论之所以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之风,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深受王学左派的影响,具有“狂者”精神。
& |5 U! r5 a- L
+ E/ S3 R+ p9 |; [王学左派乃是指阳明门下王龙溪王心斋两位大师所领导的学派而言。当明朝中叶,因袭数百年的程朱派道学,渐流为时文化八股化的死板格套了。于是出来个王阳明,以“狂者”的精神,提倡一种新道学,轰轰烈烈的作了一番思想解放运动,……而龙溪、心斋等却更彻底发挥“狂者”的精神,把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发展到极端,遂形成王学的左翼。在心斋领导下的泰州学派,英杰辈出,一代“狂”似一代……其言论行动已出乎儒门以外,非复名教所能羁绊。[15]
) _! m9 S% D- N& {* B3 ~ e6 f
6 _% ~! N" \5 @) c% z徐渭平生最服膺王学,在《畸谱》中列出师类共有王畿、萧鸣凤、季本、钱梗、唐顺之五人。其中尤以季本和王畿对他影响巨大。季本是王阳明的嫡传弟子,主要吸引了王阳明的“狂者”精神。季本是徐渭的心学老师,徐渭在《畸谱》中讲:“廿七八岁,始师事季先生,稍觉有进,前此空过二十年,悔无及矣。”看来徐渭师事季本,受到的震撼是极其强烈的,以致于发出“前此空过二十年,悔无及矣”的感慨,可以说对季本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在《景贤堂祠上》认为季本是“六籍文宗”、“百年师表”,可以认为徐渭接受了季本绝大部分的心学思想和狂者精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徐渭语“盖渭本俊才,又受业于季本,传姚江纵恣之派。”可以为证。[16]王畿既是徐渭的表兄,又是其心学老师。徐渭一篇《龙溪赋》更是将自己对王畿的无限景仰赞美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另外,他还接受了王艮的影响,对王艮也十分推崇。在《会祭高君文》中说:“以君之英,使遇阳明夫子于曩者,而传以罗、石诸贤之友朋,公且将为泰州之心斋王子矣。”唐顺之论学的主要对象也是季本、王畿二人,他也是徐渭敬仰的对象。唐顺之在文论上提倡“本色”说。徐渭的“本色”说发展了唐顺之的思想,只不过徐渭减少了唐顺之的道学色彩,更多的以自我表现、自我宣泻为主要内容。
# w4 T9 {; W# b( ~4 i+ |) g
+ ~* [- z+ C* S# F由此可知,徐渭之所以能提出“师心纵横,不傍门户”[17]的原因,即在于他完全接受了心学的思想,具有狂者精神、叛逆精神。, A+ ^# P% ?9 P1 w# k5 G
4 ]5 h% z' j1 w0 _2 M0 c( \, r董其昌也很早就对阳明心学产生了兴趣。万历十三年(1585年),31岁的董其昌南京乡试落第,浪游杭州。在《画禅室随笔》卷四载有当时的情形:
7 Q0 C- P: }0 u, ^% L- D8 V+ d: Q0 K0 G1 Y. m
乙酉年五月,舟过武塘……其年秋,自金陵下第归,忽现一念三世境界,意识不行,凡两日半而复,乃知《大学》所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8 q5 c5 F# E1 V0 M- w
9 {( a& C0 v- [) |
任道斌先生《董其昌系年》诠释此段文字讲:“(其昌)于舟中再省佛家‘悟境’,折服阳明心学。”[18]即讲明了董其昌对佛学和阳明心学都很迷恋,且有很深的研究。正如朱良志先生讲“董其昌年轻的时候就迷恋狂禅之风,对泰州学派‘掀翻天地’的叛逆精神非常向往。” [19]董其昌因此具有狂者精神、叛逆精神,在当时便被人称之为“狂生”。据他在《陶白斋稿》中讲:“余往同冯咸甫辈结社斋中,晨集构经生艺,各披赏论,即篝灯限韵,人赋诗几章,每夜分狂饮狂歌……时俱少年,意气不相下,阳浮慕古人,谬自誉诩,人且侧目,呼为狂生。”
5 O* d' {& F. E1 c4 d V3 c! e& l" f( ?9 R) v+ m
董其昌与泰州学派的后学焦弱侯、陶周望等人多有来往,经常相互探讨、研究心学,且他们又是同年进士,同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感情深厚,在多年的交往中他们的思想也影响了董其昌。最典型的事例便是他与李卓吾的交往。嵇文甫先生认为:“李卓吾不能正式列入王学左派,但与王派的关系极其密切,其思想行为最能把左派王学精神充分表现出来。”[20]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董其昌与他竟是莫逆之交。《画禅室随笔》卷四《禅悦》记载:% C0 I+ m) \' T0 }/ |+ e
# t) W, n! }6 }" z# e, k7 \' A
李卓吾与余以戊戌春初一见都门外兰若中,略披数语,即许为莫逆,以为眼前诸子唯君具正知见,某某皆不尔也,余至今愧其意云。
/ f& k& J; ]2 D( l( N# ^* m
, e3 i! J$ x( D$ U可见,他们的思想是十分接近的。所以董其昌才能说出“何必傍人门户间”的豪言壮语。) b# C2 E8 B s2 \6 ?
0 ~$ w/ g8 }4 W! v$ T②都认为三教可以合一,但徐倾向于道,董倾向于禅。! m9 f) E0 i3 |9 V5 s' C( u
1 d$ r: s* v. C" S" @2 f徐渭在《三教图赞》中讲:“三公伊何?宣尼、聃、昙,谓其旨趣,辕北舟南。以予观之,如首、背、尾,应时设教,圆通不泥。谁为给此,三公一堂。大海成冰,一滴四方。”可见,他是主张三教合一的。他主张以儒家(此时儒家已演化成心学)为上,道家居中,佛学居下。
( R7 H3 B4 D$ d7 P! n徐渭相对于禅,更倾向于道,这从徐渭自号多为道人、山人也可透露出此中消息。他的长兄是个神仙迷,徐渭自幼便受其影响。老师中的钱梗也是个道士。而且徐渭还写有大量的论道家方面的著作。如:“注《庄子内篇》、《参同契》、黄帝《素问》、郭璞《葬书》各若干卷。”[21]仅就研究《参同契》的文章,他就写有《奉答冯宗师书》、《答人问参同》、《书大本参同误识》等。且在其文集中还出现有《约游道士庄》、《送丹士》、《黄君书舍在委羽山涧 •索赋》、《送妓人入道》、《题三仙炼丹图》、《老子骑牛度关图》等作品。他在文论中提倡的“真我”,也是吸收了道家中关于真人的阐述。3 u8 Y1 e% q2 u/ }
* |3 w* s! D- d7 W i& o/ a! m
董其昌同样也注重打通三教的联系。他曾书《孝经》一册,在跋语中写道:6 V% m7 C/ n3 J- ]3 J7 C. l6 _
* m: g& Z" i. w0 O: v+ r& G
《易》、《诗》、《春秋》、《礼》之名经也,不于宣尼之世杏坛接受,惟有《孝经》耳。二氏学,如《法华》、《度人经》,皆以持诵为功,唐人与《孝经》易尔。《道经》有孝道明王,释家有大报恩,皆祖《孝经》,以为教文。若更欲下注脚,则张横渠《西铭》尤是一家眼目。[22]
8 b7 I4 A' ?- m6 }: o- j4 F! k3 @+ p0 N% O0 D) t: I: B/ Y
这里以“孝”为线索,沟通儒、释、道三经,并落实到张横渠《西铭》之中。可见,在他的心目中,三教之间是可以沟通的。! |7 {3 @0 v/ B. r- G% x2 I9 a5 ?( A
" Y: i2 G* L! M! V1 D
董其昌相对于道,更注重于禅。禅宗的思想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画禅室”、“墨禅轩”,便非常清楚的透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31岁时,他对禅宗就甚有体悟,《画禅室随笔》卷四《禅悦》记载:“余始参《竹篦子话》,久未有契,一日于舟中卧念香严击竹因缘,以手敲舟中张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32岁对又在《戏鸿堂稿自序》中写道:“至岁丙戌读曹洞语录,偏正宾主,互换份触之宜,遂稍悟文章宗趣。”陈继儒为其《容台文集》作序时讲:“(其昌)独好参曹洞禅,批阅《永明宗镜录》一百卷,大有奇悟”都说明了董其昌对禅学有精深的研究。并且他还常听憨山法师、达观法师谈禅,对禅学更有体悟。陈继儒为其六十大寿作《寿玄宰董太史六十大序》时写有:“(其昌)不禅而禅而得禅之解脱”,意为董其昌不像其他佛家弟子苦苦坐禅,但却能得禅之三味。因此他在文论中主张“悟”,以悟的方式去领略文章的妙趣,带有浓厚的禅学色彩。+ t3 [' a6 p V+ B$ N! j- o
/ K8 I; z5 B- m2.生活经历比较
3 d1 v) Z5 X a: V& s6 T' q/ F: y% }
: d( f# i9 \" O, ~/ P4 b- B徐渭被称为东方的凡高,一生命运多舛。出生百日,父亲去世,被认为是克父之子,懂事的时候就感受到周围有一种无形的压抑。其生母是个女奴,地位低下,并且在他十岁的时候又被卖出为奴,这直接造成了他幼年时期永远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这使他的性情必然发生变化,异于常人。父亲死后的家道败落,又使家庭矛盾重重。他在《上提学副使张公书》中写道:“学无效验,遂不信于父兄,而况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顾,惟身与影。” 说明他处在家庭矛盾的旋涡之中,无能为力,形影孤单,所做的只能是自怨自艾,伤心欲绝罢了。十四岁时,疼爱他的嫡母又不幸去世,这直接使他在家中彻底丧失地位,不得不在19岁时阳江入赘。入赘的日子是屈辱的,但也给了他短暂的幸福。疼爱他的妻子婚后五年不幸又病死,他不得不再次接受命给他的打击。妻子死后,他就不能再继续住在岳父家,但同时他却有家不能回,儿子不孝,只能租个小屋,卖文鬻书画为生。他分别于20岁、23岁、25岁、29岁、32岁、35岁、38岁、41岁参加了八次乡试,不幸的是一次都没有考中。这么多的苦难使他出现了明显的精神分裂迹象。他的性情发生变异,抑郁而偏执且激愤。袁中郎讲他:“常中夜呼啸”[23]陶望龄讲他:“其人高亢独洁,于人无所俯仰。”[24都说明了这一点。! W2 w7 Q2 a) l
2 h# ]! \+ r. N5 j9 W
而董其昌的一生却官运亨通。他在34岁尚未及第之前,也曾有过艰苦的日子,但比起徐渭来,则不啻是小巫见大巫,甚至连小巫都不是。他当时受聘于大收藏家项元汴和礼部尚书杨树声家做家庭教师,相对徐渭,生活可谓无忧无虑。及至中第,更是好运连连:
9 ~) @- i4 N/ e: E# }. t% K3 s3 ~8 ^8 ?- d
改庶吉士,受编修。出为湖广副使。乞归,起山东副使,河南参政,不赴。召拜太常少卿,擢本侍卿、进礼部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告归,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加太子少保。致仕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25]4 Y% c9 U; {4 m) t
) U' m; `* D" A1 s4 O- j" ^' o
从这一长串的官职中,我们发现董其昌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安逸和清闲的。他在晚明政治极度F•B之时,善于随人俯仰,左右逢源,能仕能隐,就充分的说明了他绝不会像徐渭一样激愤狂傲,他只能是温文尔雅的。
. F7 y z% Q, K6 f" {- l6 @, G8 a& s) |4 H$ a! w6 L
3.雅俗观念之比较& N$ t+ i; h' W6 C+ L: |
+ @2 |0 r' b- ^4 S% T) E徐、董生活经历的巨大差异,反映到审美上必然也有相当大的不同。简单的说,徐渭生活在下层,接触的大多是穷苦百姓,故其审美观念中俗的倾向比较明显。而董其昌则由于多与贵族、上层文人雅士打交道,审美观念必然会偏向于雅。' u# h! L9 V% U5 p. ^
5 ^% ?4 H- U, _( i. {: K+ ]" y徐渭审美多倾向于“俗”的一面,典型的表现在他对待当时俗文学的态度上。他重视南曲,提倡俗且鄙的曲子,写有《南词叙录》这样关于南曲的理论著作,还著有《四声猿》等南曲作品。' r! W0 ?5 J- X1 S' Z5 Y" O- x6 U
3 r6 ?( M7 Q$ V- X/ R
徐渭在《题昆仑杂剧后》讲:“至散白与整白不同,尤宜俗宜真。”他甚至还讲:“吾意:与其文而晦曷使俗而鄙之易晓也。”[26]说明他是积极提倡“俗”和“真”的。可以说,“俗”和“真”是不可分开的,他认可了下层社会的 “真” 和“俗”,只有这种“真”才能够产生“俗”,但这“俗”不是粗俗,而是下层人民审美观念的真实自然流露。这从他提倡“俗”须“从人心流出”[27]“句句是常言俗语”[28]才能“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29]可以看出。反映到他的“本色” 说中“俗”就是“不掩其素”,也就是“真”。
1 Q# o" }/ c* K6 _$ a/ o. S- N6 B8 r1 w2 {
董其昌年轻时就与名士莫如忠之子莫是龙,以及陈继儒、丁立鹏、顾正谊等华亭才子相友善,入京后又与袁中郎、陶周望、焦弱侯等当朝名士相互往来,切磋文艺。这使他的眼界逐渐开阔,学养也逐渐丰富。《明史》说:“(其昌)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30]可见其审美的雅化倾向,反映在文论中则提倡“淡”。而“淡”作为一种审美观念,一向是与淡雅清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上“淡”始终与文人士大夫的高雅审美情趣相一致。
/ r" T1 c9 e8 {* p. p* b) a1 q. q' D" p
综上所述,徐渭、董其昌二人之所以在文论上都能反对前后七子提倡的复古之风,都提倡具有真性情的文章,其原因即在于他们都深受晚明心学,尤其是王学左派的影响。但由于他们思想倾向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造成雅俗观念的不同,使他们的文论又具有相异性。
; j+ W% b/ F% w
4 b& |6 R' g t7 h1 ]8 g) P: ?, F# b/ {. o
, d+ [+ t+ }6 i. C5 S: k
' f! Q) f; F5 P+ L/ t7 T' z; w
; s" S* V+ l/ l7 n1 E& ?. B0 c c+ ?1 J* b8 y
[参考文献]' C6 G9 \0 S# B0 s0 p0 @
[1]、[16] 黄宗羲《明儒学案》 转引自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北京 人民文学出社 [2000] P337、P469& k8 p# `9 H8 j* b, K# ~! k3 k
[2]、[26]袁震宇、刘明今著《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9月] P423、P351
& z6 G) R4 y3 b/ K; S[3]、[1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P561、P561
Q* u3 t0 B9 x[4]徐渭《赠成翁序》 转引自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P733* s) {- W6 I% `3 _
[5]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四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P153; V |- Q2 @' g' I" |2 @
[6]、[7]、[17]徐渭《答许口北》、《叶子肃诗序》、《西厢序》、《书田生诗文后》 引自《明代文论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P199、P205、P201& T9 v$ r* R5 ^5 A+ O
[8]、[12]、[13]、 [14]、 [25]、其昌著 屠友祥校注《画禅室随笔》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P179、P203、P178、P178、P222
- ^9 W6 U/ v i J0 l* w0 \[9]董其昌《魏平仲字册跋》转引自黄 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界 [2001] P4289 p# z* r+ h" J' g z
[10]袁宏道《叙小修诗》引自《明代文论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P315 c% }! W9 I+ }6 E
[15]、[20]旲吴承学、李光摩著《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P74、P13
$ H c9 q: T$ t# Z) m5 e[18]、任道斌《董其昌系年》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8] P13& G z; k4 i+ m% H3 `! k% v
[19]、[22]朱良志《论董其昌画学的心学色彩》 《安徽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P56|、P61
4 B/ R7 ]! @1 U) v9 j[21]、[24]陶周望《徐文长传》 转引自丁家桐著《东方畸人徐文长传》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P364
. f2 W0 W) r0 }' S[23]、宏道《徐文长传》 转引自丁家桐著《东方畸人徐文长传》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P362
2 z" t0 V' Q" g' f1 F[27]、[28]、[29]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P249—250) W6 f( }- M& O9 e3 q" y) N5 ~; B0 \
[30]《明史》卷二八八《董其昌传》 转引自董其昌著 屠友祥校注《画禅室随笔》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P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