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竹的日子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喜欢随意的人,因为比较健忘,所以家里很少养植物。记得很久以前,曾经养过一盆不错的盆景,那是一株造型奇特的小叶榕,一撮之土,盈尺之树,古雅秀美,且神韵生动。但由于我的疏于照料,几个月后,它就渐渐萎靡,最后竟至枯死了,为此,我还有一阵子非常过意不去,曾暗暗下决心,不再养这些花花草草了。一则,怕养不活又伤心,二则,怕对不起这些脆弱的也是有灵性的生命。
2004年初冬,有朋友送来一小盆竹子,我虽仍有些心怀惴惴,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接受了它。这盆竹子,只有五个细细的竹枝,叶片也很少,显得很娇弱。板桥先生论画竹云:“一竿瘦,两竿凑,三竿够,四竿救。疏疏密密,欹欹侧侧,其中妙理,悟者自得。” 我这盆竹子虽只有五杆细枝,却也秉承了竹子家族的潇洒气度,很是惹人怜爱。
竹子初到我家,有一段时日,它长势颇喜人,疏影摇碧,枝叶婆娑,虽不能“瑶窗弄风雨”,但也可以满足我向往 “不可居无竹”的境界与乐趣了。
2005年夏天,我因工作忙碌等诸多原因被琐碎的事务缠身,有时还要参加一些书法活动,需出门几日回不了家。在我三番两次的疏忽,忘记浇水之后,竹子的叶片几乎掉光了,到了秋天,眼见得它没了生机,只有一支竹竿还仅剩几片叶子,就是这依稀的几片,也是蜷曲了边儿,干枯起来,绿色将褪的样子……家人说:唉,看样子又养不活了,扔了吧。我很犹豫,终究有些不忍,就暂且把它放在了客厅的角落里。
忽一日,书友曲平来访,谈书论艺之余,发现了这盆竹子,惊讶地称赞:这竹子枝叶疏朗,很入画呢。又怜惜它的“病姿”,嘱咐:这样不行,应该救活它,赶快移到有阳光的地方……。于是,我把竹子移到了阳台的窗边,每天记着用小喷壶给它喷水,还经常把淘米水留着,困一段时间再给它浇上。日复一日,我殷勤地观察它,伺弄它,渐渐地,不仅原来残留着叶子的竹枝长出了许多新叶,绿意盎然起来,已经干枯的一个竹枝也复活了,竹节处钻出了几点嫩芽。及近年底,又有一个竹枝也复活了……。虽然,另外两个竹枝已完全死去,但这盆修竹又变得“依依似君子”,风度翩翩了。我似有所悟,原来,这养“花”之理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相通的。比如感情,凭一时的浪漫心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细水长流的耐心呵护、细致调理和永不放弃的爱惜之心啊! 我的竹子,它还需要剪削又扶持,等到三月份春回大地,我应该给它换一个更大一点的花盆,让它有更宽松的生长空间。
今天下午,有一位经历坎坷的书友来电话说:有的时候,真觉得人生挺没意思的,真的想放弃……。放下电话,我也联想起自己连日来的郁闷和烦躁不安,对着我的竹子,我忽发感慨:植物似乎比人类更顽强,或者更容易忘却痛苦,它们可能一夜之间干枯死亡,但也可能一夜之间就开花发芽, 它们总是默默地承受自然,只要有适合的温度、水、土壤……,它们就会再次焕发生命的热情,而不计较以往的得失……
竹做为岁寒三友,它的品性一定是坚强的,要不然,板桥先生也不会咏其“咬定青山不放松”了——我想,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也许,都需要一点竹子的精神吧!
2006年2月4日 立春
(此文已发表于2006年12月5日《青少年书法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