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7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2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17日
7 { [* i2 W2 E, \% p$ l2 `6 h. p8 t* L. d1 ~
清晨,清脆的鸟叫声中醒来,酒店窗口外是广州流花湖公园,这是远处的朝阳。( C1 F& t7 m$ }& d1 a
" g. c @/ l# N$ v0 |" U/ D5 C
: q4 m B7 x& ^# l8 @
9 G' X3 \3 h6 @* n% i; _5 P
广州黄花岗公园
2 C0 ]- [8 u2 M# S4 Q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领导下的同盟会为推翻清政府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失败,骨干会员牺牲百余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捐资修建了这座烈士陵园。这座陵园布局庄严雄伟,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具埃及和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这在中国是罕见的。
, f7 Y8 L; w/ h% I0 P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 }0 b" Y* L8 ?2 R
现陵园面积已扩大到16万平方米,园内栽有各种开放黄花的草木和木本植物,例如:黄素馨、黄穗冠、黄芍药、黄菊、黄梅、桂花以及黄花、夹竹桃等。四季黄花不断,象征烈士精神不朽。岗顶为72烈士陵墓,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绕以铁链栏杆。上有四柱方形钟顶碑亭,树“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后面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纪功坊。上半部以72块矩形石块,砌叠成金字塔形坊顶,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造型别具一格,颇为壮观。坊额镌有章太炎所题篆文“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详细纪录武装起义经过的石碑。南墓道为碑林,镌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字字重千钧。两条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透雕龙柱,夹道相对。
/ B7 B- s" K: D5 [5 t, M. g 整个墓园占地约3 万平方米,园内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还建有黄花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是革命纪念地,也是参观游览的名胜景点。 * {, r# _" v$ [; w8 Y
此外,烈士陵园内还有冯如(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墓、潘达微墓等。 ! d' J& M, S- M9 i) ~: w5 X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现,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 D' ~, _1 l7 T1 k: l+ }, Z, u黄花岗起义战役
# o( G! d" n" B& d; E* s9 ^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商量卷土重来的计划。参加会 议的有同盟会的重要骨干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人。会议决定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 起义。他们计划以广州新军为主干,另选革命党人500(后增至800) 组成“选锋”(敢死队),首先占领广州,然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入湖南,赵声率领 一军出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然后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北 京。 ( i `: J7 y/ {0 t+ s- i
同盟会接受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发动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筹款购械、 组织联络都有专人负责。为了更好地领导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 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下设调度处、储备课、交通课、秘书课、编辑课、出纳课、总务课、调查课,具体领导这次起义,并陆续在广州设立秘密据点,作为办事和储藏军 械的地点。革命党决心把这次起义组织好。 # W& ~1 e- |4 e2 F' }$ u
统筹部成立后,各课分别派人进入广州开始活动。4月8日,省城内外及各省革命力 量大体联络就绪。统筹部决定发难日期定在4月13日,分10路进攻,赵声为总司令,黄 兴为副。“选锋”之外,加设放火委员,预备临时放火,扰乱清军军心。
! ]- Q0 I" V* B* J- \( q4 I 但是,就在统筹部开会这一天,发生了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事件, 广州戒严。加上美洲的款项和由日本购买的军械也未到,因此,发难日期不得不推迟。 " y$ i( o9 w- d" }
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的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指挥 部。当时,广州革命党人已决定于26日(三月二十八日)举义。因日本、安南方面的枪 械稍迟方能运到,而准备响应起义的新军第二标又有5月3日(四月初五)即将退伍的消 息,这就使起义陷于既不能速发,又不能拖延的困难境地。黄兴等人临时决定起义延缓 一日,定在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将原定十路进军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 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接新军和防营入城;陈炯明带队攻巡警 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但胡毅生、陈炯明等认为清军已有防犯,提议改期。姚 雨平反对改期,但要求发枪500枝以上。黄兴在喻培伦、林文(时爽)等人激励下,决 定无论如何也要按期发难。 - y2 b& n" N r- F, `$ P1 L1 `) k; p2 s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带领“选锋”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 弹,吹响海螺,直扑督署。督署卫兵进行顽抗,革命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 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逃往水师提督衙门。黄兴等找不到张鸣歧,便放火焚烧督署衙门, 然后冲杀出来,正碰上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大队。林文听说李部内有同志,便上前高呼: “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疆,不用打!不用打!”话未讲完,被 敌人一枪击中,当场牺牲。刘元栋、林尹发等5人也相继中弹。黄兴被打断右手中食二 指第一节,便以断指继续射击。随后,黄兴将所部分为三路:川、闽及南洋党人往攻督 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 防营。
9 h" j; ?8 F* M" \& Q; g 攻督练公所的一路途遇防勇,绕路攻龙王庙。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左手 执号筒,右手拿手枪,奋勇当先,投掷炸弹。战至半夜,终因众寡不敌,全身多处受伤, 率众退至高阳里盟源米店,以米袋作垒,向敌射击。后因敌放火,他们才被迫突围,喻 培伦被俘遇害。
: U4 n: O' Z8 ~2 R8 Q 往小北门的一路也很快遭遇清军。经过一夜作战,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最后,张鸣 岐放火烧街,徐维扬率部突围,被敌逮捕。 黄兴所率一部行至双门底后,与温带雄所率计划进攻水师行合的巡防营相遇。温部 为入城方便,没有缠带白巾,方声洞见无记号,便开枪射击,温带雄应声倒下。对方立 即发枪还击,方声洞牺牲。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4月 30日回到香港。 起义前夕,曾通知惠州等地会党于4月28日响应。届时,顺德会党数百人竖旗响应, 夺占乐同团练分局。4月30日,在李准进逼下,会党解散。
; _; L1 k$ K8 G+ b: b 这次起义,除黄兴一部及顺德会党按期发难外,其余各路均未行动。新军子弹被收, 没有作战能力;胡毅生、陈炯明事先逃出了广州城;姚雨平因胡毅生刁难,未能及时领 到枪械,起义爆发后藏匿不出。这样,起义成为黄兴一路的孤军作战。 6 }) @9 W1 n( U, Z1 S
起义失败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收殓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的 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 起义。
) l5 x* o1 R2 j1 m' z) a& ^2 p+ O 黄花岗起义集中了同盟会所有的人力、财力,作了长期的准备,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 L0 U- [- |& N2 Y9 Y
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越华路小东营5号,是一座颇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青砖大屋建筑。它座北向南,占地五百余平方米,在清代这里是一官员的住宅,称"朝议第"。1911年4月,黄兴由香港抵穗,将起义指挥部设在当时距清两广总督署(现省民政厅所在地)最近的小东营这处民宅。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亲率"选锋队"(敢死队)一百多人由此出发攻打两广督署。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却揭开了辛亥革命序幕。 6 f" ~' n1 b+ |% V# f g
此幢大屋至建国后成为曾任广东省政府副主席、爱国民主人士李章达先生的产业。1956年李章达之子李诵刚遵照其生父的生前愿望,将房屋献给国家。1958年被辟为纪念馆。
! u* c; r9 i$ W( F1 }' T! K 196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 f* L+ Q: b! }' q) ^
) N2 @# t; Y; U
( K- j) ]' e) u许启胜、黄昭文、黄建福% x& k! O" Y$ Y7 O- {1 ~' f# J
0 F$ q2 J- L# y! j( ~- y" S% H) d
$ ~2 e* L$ Q1 H# z6 V1 `4 o; e6 X
+ e! i2 i! B9 a' L" S. I
/ x9 i7 G0 H) ]- T( `. D6 e0 B. j' G2 T+ b2 `# v; R2 \
6 T& [% H, Z; Q! B% Z& ~+ H. W0 c3 H" W& j1 t" }! C
& E& y' S2 {- w# p! x# V
+ N4 T& Q/ f9 p+ Z/ `0 A) n! n/ f; B
. T- g1 e0 M. Q七十二烈士之墓8 f5 @: U3 H3 a6 w `" _$ u. c
n/ M/ i9 F8 s8 T4 f
! q2 m9 e' `" {. X2 ^7 z! s
T* r" w' Q+ S( j! p6 k
1 R: ` E" l4 r) v- n1 Q) d
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3 L: m1 l9 n# T# u. |: w) I, {$ j
: K+ g# `: p1 n
- W. z( B, ~2 W! z& \5 y! q2 p. }8 L7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 a' k- c8 F+ E$ f2 H: j1 V
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 m% P4 R2 V) E: ?
9 @% w0 T4 I$ h( M4 d& o2 [4 n2 `
. h7 G; [* R g. k ?
1 i$ t. n f7 B" P# N7 ~
5 b4 P' l3 \' L
" S8 G( p) C6 d" h' t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 q- K" e4 D |, i! u, x
( _( [# y5 X+ n中山纪念堂! V! R2 h2 r( c
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原是清代督军衙署,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曾在此办公。1922年军阀陈炯明叛变时遭摧毁。孙中山逝世后,1926年1月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在此兴建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建成。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建筑包括门楼、纪念堂及东西耳楼,占地共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仿古的宫殿式建筑。9 i9 r" J i* R! K4 L# M# f. f
门楼,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开3个券拱门,中门较高,两侧门稍低,正中为歇山顶,两侧为庑殿顶,铺蓝色琉璃瓦,檐下施水泥彩绘斗拱和额枋,悬挂“中山纪念堂”横匾,外墙贴乳黄色面砖,墙裙作花岗石须弥座形式。, v/ X5 Z4 g, l, X: D: t. |2 u
纪念堂为钢筋混凝土和钢梁架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四面入口设柱式围廊,正面及两侧围廊均为重檐歇山顶,堂后为歇山十字顶,中央为八角攒尖顶,盖蓝色琉璃瓦,檐下施彩绘水泥斗拱和额枋,外墙贴乳黄色面砖,墙裙为辽宁青石,香港花岗岩石作须弥座台基和阶级。廊柱为红色水磨石米柱和红色隔扇。檐下悬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大堂内空间极大,无一柱遮挡视线,而由隐蔽在墙壁的8根柱子,支撑着巨大的钢桁架,承托起八角琉璃瓦顶,是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内部的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舞台后墙中间镶有孙中山的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刻石。 ) l4 V) T( [8 G, k6 g) s, P; X
纪念堂前立青铜孙中山全身像,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并植有松、柏、木棉等长青树。一对花岗岩石雕成的云鹤华表立于其中,显得庄严肃穆。
$ ]! j9 v7 G5 y3 ~5 S* f 纪念堂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两层楼房,是其附属建筑,风格类同。为钢桁架结构,为李铿、冯宝龄设计。
+ K$ _/ `* D; J3 m: K2 Q- h 抗日战争初期,纪念堂堂顶一角曾为日机炸毁,以后日渐残漏。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南支那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在此向中国政府代表签字投降。建国后,广州市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1 ~! V! K. C2 v9 C: i0 \3 T
中山纪念堂于196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a& h; e: i) E6 w
, w b4 ~9 m7 F7 |% W1 P4 [孙中山全身青铜塑像: z6 f) C$ x! Z! I" X
8 ?5 y6 Z6 t9 N3 b" V }# [! ?& u7 N3 T+ r( a' n) q1 ?3 @
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
" f' E7 e/ g. t: e; N
0 L: K% U0 \( L+ s7 E- G( ]* J1 P- m1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3 j2 Q! _; Q' z* g; u' r' v
9 j# ?/ d( V# M4 K4 |
/ h7 G; K6 Y8 q# T; p+ |)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 f# Q2 a- U k) l: x2 D9 v4 o3 J4 J" P' D6 W5 x* {& `
( G, S" Z1 b: T1 m; v, ]8 x
9 [7 \- ]1 B, M6 E2 h7 e8 K8 O e+ r9 h, u6 c: R
I, ]! ?8 c' ]& T
$ a+ o; z2 N8 ^花岗岩石雕成的云鹤华表,显得庄严肃穆。
( E: H; O) [9 n, G" _1 D# m: C- ?( t7 s+ l# q p) N
% \. i% K& l: S7 O$ x# M
古榕参天
4 L) S2 i8 a) }4 V v7 @) `: o
8 X* ?% T, f8 ^ O+ i
{2 G+ E" O% K+ n2 t* x2 G- w6 ~6 _
+ `; ]6 G; y: A0 y
黄建福、黄昭文、许启胜
8 I0 S, L; [1 T# P8 y7 G! O1 c% d1 f) k
/ [0 _' p5 U2 c, g中山纪念碑,碑身南正面镌刻“总理遗嘱”。7 c7 S) [& _" M* w% R
( [/ ~) b$ @4 A, s; Z
越秀公园位于广州市中心,占地84万平方米,是一个设施完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的综合性的文化休憩公园,包括三个人工湖、七个山岗,为五岭余脉最末的丘陵。
; C, \. Q8 q' ]+ ?9 p 越秀公园以山水秀丽、文物古迹众多、风景优美而著称。主要名胜古迹有海员亭、光复纪念亭、南明绍五君臣冢、南明王兴将军暨妻妾合葬墓、镇海楼、明代城墙遗址、四方炮台、石牌坊、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纪念碑(越秀楼遗址),以及五羊石像等。在历代“羊城八景”中享有盛名的“粤台秋月”、“粤秀连峰”、“粤秀松涛”等美景给公园增添了无比的魅力。, A4 ?% Z/ W4 Q, q0 `9 B$ q- ^
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矗立在越秀山的有明代城墙上,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为广州著名的古建筑,亦是“羊城八景”之一。1929年在此创立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内展出的基本陈列--《广州历史陈列》,史料详实,反映广州城建发展状况和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启发港的发展历程。
$ l) b. g7 W( O+ \4 n 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园内,该石像有一美丽传说:五位仙人身着五色衣服,骑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临广州,五只羊嘴里各衔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将稻穗送给当地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 K8 i2 n9 Q. }) D7 G4 d
园内山水相依,水域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北秀、东秀、南秀三个人工湖景色幽美。东秀湖、南秀湖环境优雅,是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北秀湖绿荫低垂,是划船、钓鱼的好去处。正如李白的《绿水曲》所赞:“绿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萍。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湖心筑有小岛,湖与湖间拱桥连接,楼阁、轩榭、曲廊小巧玲珑,充分展示了岭南建筑特色。园内一年四季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每年都举办大型的迎春花会、菊会和各种花卉展览。
1 R+ ^+ @, ~/ b5 ^ 此外,园内建有能容纳3万余人的越秀山体育场和可进行国际比赛的越秀游泳场,还有金印游乐场、花卉馆、广州美术馆、西游记景观及其它文化娱乐场所。 7 s5 B1 E. x' g5 V- Y
" ?* P- R# U, `0 F i, C4 \& J. ^( W1 z' R0 z
粤秀奇峰/ E; b; Q8 y/ v; o. O8 ]2 j
! A: C( k: M( {- y }% y- _1 U- W3 u. W- x/ K# `
佛山
" d( J% I) B9 G) y4 e# q" q
+ o# O% [0 a) V) v0 n+ [
, P7 G* a/ H4 M0 Y6 \ u5 Q) z越秀山体育场
$ B1 |6 o4 |) C/ \$ B) V! |) f" G0 G( o7 D, z: ?& J
6 E7 V/ S- X5 r8 e5 a- c
广州博物馆
- z1 G4 D$ W/ S2 Q5 z2 G
) g4 A7 S* w% y' [$ J/ B2 p& ]2 K0 C& p
黄建福、黄昭文、许启胜
) H1 @) B& m9 g# e$ K8 J, Y. o) W
8 L) k% q0 J. @) k5 E# j' @2 o
- F1 u, Q/ E n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园内,该石像有一美丽传说:五位仙人身着五色衣服,骑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临广州,五只羊嘴里各衔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将稻穗送给当地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4 [+ j! }* ]0 ~
* e( k6 W: F( P/ \/ m晚上逛北京路步行街,并采购了一些广州特产,在广州随处可以看到外国佬。' d L- ~* L6 N) f- l* I7 x
广州北京路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目前,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地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现今,这一区域虽历经十多个朝代及两千多年的沧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之后,北京路更汇集了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公司等市级大百货商店以及一批著名的时装商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