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也说海子) z/ n- H9 q) j! u# \! E( }# I2 t
" B- g M: x. J W' M
也说海子
: c9 S; l, F1 }2 Y7 ]1 e! H(这是回丁兄、柳兄【二人撰】关于海子 关于戈麦 关于理想 关于艺术 关于爱……的帖子。其实我认为,有关海子自杀的“文化事件”很值得深入探讨,只是现在的我很难静得下心来……)- u/ E* w r1 L/ J4 U
, s- h4 n! _9 h9 A) B t) B+ h 真羡慕丁兄、柳兄二位,还能够这样从容自在地谈爱、谈艺术、谈理想、谈海子。 这种状态真美好! 对于海子,也不妨谈一下我的一些粗浅感受。 我认为,海子的从根本上说只是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天才校园诗人,因为自杀,被镀上了一层眩目的光环。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诗人的伟大绝不仅仅缘于他自身的伟大,而与他所生长的文化土地的存在状况密切相关。记得我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把文化比作一块大陆的话,那么,一种艺术门类则像一条隆起的山脉,而杰出者只是一座座挺立的山峰。一座山峰的海拔,与大陆的海拔和山脉的海拔密切相关。 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从疯狂的“******”中解脱出来不久,整个社会无论是在中华文化方面,还是西方文化方面,甚至是五四以来才形成的“新文化”方面的积淀都十分浅薄。也就是说,这块新近形成的文化大陆的海拔还很有限。 具体对海子而言,他所成就的精神山峰的状况如何?不妨先从他的诗歌精神来源方面入手。从诗歌精神的文化根源上看,海子的诗歌精神显然不是来自中华文化传统(这一点我很清楚);那么,他的诗歌精神来源则很可能是来源于西方文化(从他的诗歌作品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语境的不同,一个从小生长在中国农村内心纯洁、充满理想的孩子,进入了大学校园后,主要靠阅读一些西方文化书籍来学习西方文化(何况还存在翻译中的变形、文化误读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他进入的只是一种虚拟的西方文化情境。由此,我很怀疑他进入西方文化精神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那么,所成就的精神山峰的高度与体积则无从构建。所以,我把海子定位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校园那种单纯而浪漫的文化氛围所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当然了,海子所具有的孩子般纯真的诗人气质,以及他那天籁般的诗歌语言成就他的诗歌艺术。而他那种以自杀来寻求精神解脱的方式,完成了对艺术生命的升华。进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诗歌精神象征。 诗人是文化土地上绽放的一朵美丽而脆弱的精神之花。他的凋谢往往让人伤感不已。海子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诗歌仍有憧憬的人依然怀念着他。
* z& ]" x, }. c$ j1 Y# f 而我现在更多地是在思考:如果海子不是自杀,那么,他的将来会怎样?是堕落还是再生? 当诗人进入到一种虚拟的文化情境时,他在精神世界里的飞升,就像一只氢气球,不断地上升,上升,高度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气球的体积也膨胀到极限,这时,“上升还是堕落”的问题就摆到了诗人的面前,选择是极其痛苦的。“上升”则只能爆炸;而“堕落”,则需要松开扎紧的风门,自我泄气,重新坠入凡尘。7 L: V' L! S5 F$ S |7 Y1 g
而自杀,对于现实生命而言,是一种残忍,甚至是一种犯罪;而对于艺术生命而言,则是一种殉道,维护了精神世界的完整,从而升华为绝美。 此举对于那些身陷平庸,又不甘堕落的人而言,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精神震撼!人们很愿意维护这样一种“神话”。 其实,还有另外一条选择的道路:再生。 如同凤凰涅磐般的再生……
2 Y9 a J- ~- m) e; }: q: o3 d
也粘贴一首旧作: 雪忆 漫天的飞絮 我只看到一朵雪 一朵雪 一朵冷艳的花 在落地之前坚持自身的完美 ……
- z- o) R1 u6 W: I一首诗歌打开了道路 瞬间又是歧途 怎么会这样?
& H% D, u5 ^- U0 R1 d叙述如此艰难 站在季节的深处眺望 没有雪 还是没有雪 本该化雪的水都变成了雨5 D' S6 t9 A' Y2 n: M
但不是眼泪 / V. J# p" Q F; H4 a& W
更多的时候 我们在室内 看书 看电视 坚持自己的心事 也为别人的喜怒哀乐付出相应的表情
( }" x1 W* M4 V* ]1 j- z9 b+ D墙壁的雪白 离白雪很远 长久占据四壁的目光 渐渐形成空洞 那经年的水渍 新痕覆盖旧痕
2 n7 ^/ V2 F' _# z# X断断续续 断断续续 渴望敲打的灵魂 空等了一季的严寒 在语言的岔口徘徊 转眼又是春天 连雨中的梨花都被看成 湿漉漉的飞翔 & C) P/ k$ i0 e5 ^7 a- U8 S
更高的眼睛升起 俯瞰诗歌的悲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