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3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年一度的书法篆刻展,简称:国展。也是中国书法篆刻界的最高级别的展览,被誉为书法篆刻界的“奥林匹克”。每逢赛事,举世瞩目。行内的无论是书家还是印人,无不磨拳擦掌,挖空心思,一试身手。仅就九届国展而言,参赛稿件超过五万五千件,有一人投稿近五十件者,也有用普洱茶饼装饰印屏者... ...可谓用心良苦,盛事空前!覆盖山南海北`都市乡村,波及港`澳`台,海外日`韩... ...0 l6 y* C" n& j* i2 E
中国最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厂,历史悠久,享誉世界。历来就是书画家印人云集的谋生场所,也不乏名家巨匠... ...齐白石就是出自琉璃厂的耀眼巨星,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开一代印风`一代画风之先河,影响了几代人... ...白石之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中国的骄傲,更是琉璃厂的骄傲。# a) h$ G8 }5 G- m2 y! I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盛,文化市场也蒸蒸日上。最古老的琉璃厂,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追朔琉璃厂的历史,有六百年之久;作为文化街虽没这么久,但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于清朝,当时进京赶考的举子,多聚集于居住在琉璃厂一带,聪明的商家在此开起了经营笔墨纸砚的店铺,琉璃厂开始具备了文化街的雏形。搞活开放初期,被政府划定为中国的第一条步行街。现在的琉璃厂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古文化街,是国内外宾客必游之地,是中国古文化传播的窗口。
( [0 ]# n! y9 [- P8 P! U8 S# K 近些年,随着中国印风靡世界,全国各地的印人,纷纷看好琉璃厂这一谋生市场,纷至沓来... ...当今仍以琉璃厂为阵地的印人,尚有百余之众。虽良莠不齐,但能存活下来也实属不易。其中不乏高手,无论书协还是西泠及各种名目的展览,总有些琉璃印人名列其中,令人欣慰。仅这次《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琉璃印人杀入终评的就达六人,评审结束,有二人入展提名,二人入展,令印坛刮目相看。借助网络这一平台,笔者斗胆点点兵,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全国的同道和金石爱好者,能进一步了解古老的琉璃厂和现今琉璃厂的印人。* T% p2 Q- B- i; z& } x/ w' @
九届国展之际,琉璃厂印人也不甘示弱,纷纷磨刀向石,按规定和要求,创作了大量参赛作品。每位参赛者最终都拿出了自己最满意的篆刻作品,寄往九届国展评审委员会所在地_____广东书法院.评审过程中有六人杀入终评。
) z$ ~$ Y) p8 M5 u 进终评的琉璃厂印人有:黑龙江的杜延平'湖南的陈正国`河南的逯国平`山东的刘少白`河北的孙长铭,还有笔者(王立华)也是黑龙江的。另外,吉林的肖春光`黑龙江的徐佩龙,也一路杀入复评,终评虽被刷下,着实令人遗憾;但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两位同道的实力。凡赛事,总受规则和额度所限,难免有遗珠之憾,带些“血腥”也属正常... ...几轮角逐之后,入国展者寥若星辰。全国印人仅有三人获奖,六人获奖提名,七十三人入展,入展提名三十九人。名额少得可怜可叹,许多名士大贤落选,再度证明了国展的残酷。琉璃厂印人最终仅有四人榜上有名;逯国平`笔者(王立华)二人有幸入展;杜延平`刘少白二人获入展提名。
+ i* p/ A9 w h2 O' m: x 琉璃厂印人现虽有百余之众,但以上提到名字的诸兄,应为琉璃厂印人之中的佼佼者,琉璃厂古文化街治印的中坚力量。要想进一了解琉璃厂印人,以上诸兄就不得不评。凭心而论,以上诸兄均堪称笔者的老师,都对笔者或多或少有所点化,从他们的印作中笔者学到了不少东西,受益颇丰。尤其是杜延平先生,是吾同乡,虽年龄不及我长,但入道比我早得多,来琉璃厂也早些,他乡遇故知,也就格外关照我,时常为笔者正刀,让我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在此评点诸兄,笔者自知不恭,好在吾自以为有些文字之长,借此能让印坛同道及国内外金石爱好者对琉璃厂印人了解一二,能为在琉璃厂艰难谋生的诸兄做点事,也只好“当仁不让”了。以下点评如有不恭和不到之处,还望诸同道见谅海涵。* u' A8 W" ]9 @- Z6 l9 z8 y% R
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个性之偏好。古人有云:"诗无达估",笔者认为印艺尤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此理,这也就是所有艺术的魅力所在。笔者在文中提及名讳的琉璃厂印人之中,唯有湖南的陈正国先生年长于我。长者为尊,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笔者在此,先评陈君,想来无妨:5 F/ V }, z" ^9 E* b
陈正国:字楚山,号后觉庐.1963年10月出生于湖南常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007印盟成员.
# K0 H3 j1 e# N) ~" W% [; m9 [% ? 1985年自学书法,篆刻.
# Y4 r% \+ q3 i7 E2 h 1986年拜石三寒,赵冬有二位先生为师学习篆刻.
5 J" [; O. c& }" w Z8 v% W; [ 1991年篆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7 f, L y/ }+ z" W6 [) }9 U# ` 1993年篆刻 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 M3 R$ ]" C! D w/ R& A- T3 x 1993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n2 o5 f8 k. K5 Q/ d) C
1995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k' l: r$ B$ k4 Z* a2 a
1999年篆刻作品获<湖南省建国五十周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一等奖.
1 S- u n0 A5 e/ I 2002年参加上海徐正濂先生篆刻函授.
4 t% d! d6 a7 u7 J' O& R! A 2004年出版<中国篆刻百家>陈正国卷.
7 Z% Q, Y% \: c" z1 R$ k 2005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作品展>.
6 c d+ U* j3 `0 t+ U- m 2007年篆刻作品入选<当代篆刻艺术大展>./ x7 Z; r3 ]: j% b* F) r
2007年篆刻作品跻身《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170强,杀入终评。
+ w9 @; y2 d: |9 }+ K 上述列表,足以证明,陈先生的实力,然正国兄,为人谦和真诚,为艺勤奋刻苦,一丝不苟。印风虽已形成
/ H) q [; M$ j% g# i 个 人面目,现代感很强;但至今临印不辍,不断地从经典中吸取营养,来完善和丰富自己。令同道钦佩!陈君
1 v7 O/ d7 ?' w' Z5 Q 治印,刀法纯朴自然,不刻意雕饰,线条丰富多变,粗狂之中不失精巧... ...虽偶有无边朱文,不够聚气,笔画照
% n0 O p0 z/ \+ x# c/ l 应 有失,略显涣散;但不伤正国兄印艺之大雅。以后参赛,应避其短,扬己之长... ...- T3 o) q- p' _# e2 D
琉璃厂印人之中,黑龙江的杜延平,年虽不长,但属核心之人物。延平为人宽宏仁厚,与世无争,极具人格魅力;其艺术修养颇高,对印艺有极强的鉴赏力;其印路由深及宽,从工稳到写意,无一不能... ...涉猎甚广。近年来,杜延平在印坛锋芒初露,顺风顺水,几乎是每展必入,令同道羡慕不已。此非点好幸运,实乃势力所致。
1 Y% z8 g5 b1 b# H+ ? 杜延平,男,1970年生于黑龙江.鸡西,祖籍:山东.招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东隅印社副社长,客居京华琉璃厂耕石易米为职业印人。篆刻作品屡屡入展并获奖:
/ [2 q) k& u: Z- S0 z9 m 1995年入展《黑龙江省第五届篆刻艺术展》,并获奖;
; i) H3 i, D5 a 2004年入展《全国第五届现代刻字艺术展》;$ u% W% v9 I; F# h e7 U2 r" x5 Y
2004年入展《西泠印社第五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9 m) }) d/ o/ S5 d7 L1 t
2006年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并获优秀奖;9 L8 V' z/ U- }' v# {; T
2006年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篆刻展》1 C/ f6 C8 \9 a3 Z: v2 g
2006年入展《黑龙江省第十一届篆刻艺术展》,并获奖;! ? I* P5 m$ F. g4 ^3 N1 H' y
2007年入展《全国首届当代篆刻艺术大展》;
; n$ p- ~8 e8 _) d 2007年跻身《西泠百年篆刻艺术全国海选》50强,并获优秀作者奖;
' o8 @7 o6 A7 H& v5 H 2007年入展《西泠印社全国印社邀请展》;/ N0 D0 U! Q' R" K8 m0 `
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跻身170强,入终评,获入展提名。 " |% A/ J) ~, I) V: Z3 J8 N+ v( `
延平自幼好舞文弄墨,天赋极高,书法也颇有造诣,毕业于美术专业,尤精色彩之构成,诸多印外之功,都潜移默化地渗入其印艺之中;加之勤勉好学,印艺渐精,刀耕近二十载,治印近万方,宗秦法汉,旁参近现代诸家,心领神会,许多心得,使笔者及同道受益匪浅。诸如:“赏印之妙,气韵为上,妙在印外... .../写意小印难于宽博,大印难于精微... .../写意印...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用心良苦。难矣!”0 Y( D7 }: G9 m( M
延平治印,工写兼擅,可赏可用,印路之宽,令许多同道望尘;尤以大写意见长,印风浑厚,结字大胆多变,线条粗旷豪放,极具视觉冲击力... ...观其治印,刀至石开,斩钉截铁,铿锵有声,令观者心生惬意。然金无足赤,艺无绝妙,延平写意略失于做的成分偏重,此瑕虽不掩瑜,但有损天成。日后稍加克制,终将集大成于一身... ...
) \& M, z9 b Q* X" w 琉璃厂印人之中,河北的孙长铭深受沧海印社器重,在琉璃厂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除擅治印之外,还有论印之长,文章经常见诸报端... ...在《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篆刻》等报刊杂志上,均有篆刻作品或论著发表。
# X$ ~3 A/ F' \' D! j- | 孙长铭,1974年生于河北.沧县。2001年拜《沧海印社》的韩焕峰为师,后得冯宝麟、马振奇先生指导,印艺大长,在各级展览中,屡见其名:
0 o* v, G! E* I" \6 s+ ^' ^ 2001年入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青少年篆刻书法大展》;" ^7 u& N6 ?* O5 d! ?9 D
2002年入展《全国印社邀请展》;1 N( A8 h% L v: x/ J
2003年入展《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国际印学团体精品博览》;2 T1 n& C# }% o; D# T7 A
2004年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 n; P' I8 U+ x; M4 K- I1 c) W
2005年入展《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6 Y( ^5 ^! B( D
2005年入展《今日河北赴京展》;3 K( Q- y7 F4 K( Q, ]) Z; M
2005年入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 u' Z& a0 [8 v6 |/ R
2006年入展《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7 ^; P' w6 M5 n0 n4 t# q
2007年入展《西泠百年全国印社篆刻邀请展》;
7 k+ X* X$ C7 ]" p 2007年跻身《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170强,入终评。
% x& ~5 `1 r3 B4 O* K 孙长铭治印,功力深厚,工稳精微。先从齐派印入,后专攻古玺,深得其髓,尤以小古玺见长,颇得同道赞 誉... ... 观其小玺,古朴典雅,精致入微,分白布局,匠心独具... ...日后,长铭若能拓宽印路,刻出个人面目,将可大成... ...
. y$ V/ P' J* h 琉璃厂的印人之中,吉林的萧春光,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最具实力的印人之一;也是本文开篇提及名字的同道之中来琉璃厂打拼最早的职业印人;深受金石方家及爱好者推崇,并有一个不断扩展而稳定的客户群。春光有极强爱石之癖好,几年来,积攒了不少的好石头,令同道垂涎... ...
9 I" k \6 P: P+ m' s 萧春光,1976年生于吉林.大安,1999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自幼有金石之好,用工极勤,以致弃所学化工专业,而专攻印艺,并以此为生。印路也越走越宽,从细朱文到写意及鸟虫,无一不能... ...春光名利心淡薄,懒于参与展览赛事,篆刻作品,却也常见诸报端。- P! t! F! H, t* L( _
2005年多次被《长城文艺》专版推介;) a3 Y/ K s5 o9 h. O8 |; i6 l2 ^# |
2007年5月被《中国书画》专版推介;
9 ~6 M* d) _" b: M' X8 C9 ^+ i 2007年9月被《书画产业报》专版推介;
( v5 H% A$ M( k$ `' W 2006年10月入选《西泠印社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 G2 I2 |# o m/ r9 a
2007年10月入《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复评。. G5 R& }# @% Y( f
萧春光,为人随和,极具亲和力,身边有一大群印人和艺友;其印路极宽,印风雄强,用刀果断,受众颇广... ...然春光印作略失于生犷,今后稍加之以文气,必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1 c3 J+ Y0 R, [8 D% @# `* q 琉璃厂的印人之中,河南的逯国平,是来琉璃厂最晚的,然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国平是琉璃厂典型的学院派印人的代表;印外,还擅书法和国画,尤以行草书为最,屡入大展;国画尤喜山水,传统功底扎实,用笔细腻,画面清新淡雅,韵味不俗... ...0 b t6 o, N/ b) I0 }3 e# V( n
逯国平,别署:嵎堂,1978年生于河南.焦作;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焦作市书法家理事,作品屡屡入展,见诸报端:$ s. g& s, }; l$ w5 c, L8 d( {
2006年篆刻入展《书法报.国际书法篆刻展》;6 `- U" N" P0 k1 i
2006年书法入展《纪念中国***建党八十五周年书画展》;
; w: s& }( ?2 U5 g; C; l 2006年书法入展《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5 f, X1 X' ^# u2 l+ V% D( Y, T
2006年书法入展《首届行书展》;
[9 L4 I) m" y( u4 N 2006年书法入展《首届草书展》;
' I. G8 R% o/ g+ _5 V* G9 N 2006年篆刻边款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并获优秀奖;
. Z' P: T* ?) J# A d& s5 Y1 m 2006年出版《逯国平篆刻集》;( C- Z2 k1 i/ D @# x2 g
2007年入展《首届当代中国印艺术大展》;* I6 N; @- t' v/ H
2007年入展《河南省第三届篆刻展》,并获奖;
: U" B# o7 { p% @* t 2007年篆刻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1 q4 t( C3 j- \8 `) H# T# a1 C
2006年——2007年书、画、印作品在《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等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 o; {0 H0 t ]: b" p
逯国平治印,书卷气浓郁,用刀娴熟,结字古朴,布局精巧,尤擅古玺小写意,小印更精,正如国平自喻:“小家碧玉”;所治边款,得书法之长,行草款最妙,颇具大家风范... ...然国平印风略失于柔软,略欠丈夫之气,日后若能参行草之豪放,形成个人面目,定能大成... ....
; G# ], n+ h4 x" i5 `/ Q 文前提及名字的琉璃厂印人之中,最年轻的应该是山东的刘少白,年仅二十五岁,在印坛已崭露头角,许多佳作,很是耐人寻味,可赏可叹,笔者甚是喜欢... ...( F; I8 Z5 B' N
刘少白,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于山东,毕业于山东大学。近年来,深受崔志强先生器重,在重要的展事中屡见其名:
& |4 ]# x/ w$ G 2006年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并获三等奖;% B7 S1 G% w% H2 e ^
2006年入展《第二届兰亭奖“安美杯”书法篆刻展》;
]! d3 X2 n( x2 l0 c 2007年入展《首届当代中国印艺术大展》;
; c$ y* z$ ~% Z 2007年跻身《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170强,杀入终评,获入展提名。9 V6 n$ S) Q) v D ]
少白治印,用刀老辣,布局开张,印如其人,性格极其张扬;佳作,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观赏性... ...然略失于火气过重,若日后能略敛锋芒,润之以印外之功,将前途无量... ...
9 f$ s; V, v1 T& h+ J% X8 t2 n 琉璃厂印人之中,最沉默寡言者,应是黑龙江的徐沛龙,徐兄懒于交际应酬,于印艺极其刻苦用心,其印受众颇广,尤擅汉印古玺... ...' `3 m& D5 {4 j( ^% ^% f+ i ~
徐沛龙,别署:野草.垦石斋主,1964年生于黑龙江.宁安;现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篆刻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顾问、牡丹江书画院特聘篆刻家、泼雪泉书画沙龙执行主席。7 ~+ r% a( H; f8 _8 g. u2 B
2005年入展《全国第五届篆刻展》,传略入编《中国文艺家传集》。主要作品有:《郑板桥道情十首》、《百寿吉语》、《黑龙江省地名选》、《三十六计》等,并有多件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
* c* e% i' H% c 沛龙印风,纯属传统一路,用刀循规蹈矩,精致入微,汉印、古玺最精,传统功力非凡,颇具实用性... ...然略失于平和,若日后略加之以险绝,将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
4 O% v6 Y- P4 L9 _5 b0 { 另外,琉璃厂印人之中,还有一位文前未提及名字的兄长,无论书法还是篆刻均有颇深造诣,论及琉璃厂印人,就不应该落下沫然仁兄,其印不俗,很有想法和个性... ...
# A- L9 O2 [- ]% w0 ^! t$ f 沫然,本名:孙铁千;斋号:豆房。1963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自幼喜好书法,篆刻,于书法用功最勤,算是琉璃厂印人之中最具性情者,对酒有几分偏好,为人豪爽,淡泊名利,从不参与展事,因此只有朋友知其能,对朋友有求必应,很有人缘。
1 M( ]' x% n; M( |2 e6 k& X 沫然治印,极具灵性,格调不俗,用字布局看似不经意间,别有洞天,用刀随意,印风拙朴自然,佳作令人叹为观止... ...然略失于疏懒,功力有缺,日后加之以勤奋,必将于印坛博得一席之地... ...5 h5 R% P! c( j) h6 o
《透过九届国展看琉璃厂印人》一文写到此已进入尾声,笔者也算琉璃厂印人中的一员, 最后,不得不用少许的笔墨来剖析一下自己,愿得方家和同道之品评,使自己得以提高。
* m) _4 o! L: _ Q- x 笔者自幼喜好诗、书、画、印,虽无一能,但也有些眼识。于印艺总有眼高手低之憾,颇为郁闷和茫然,虽也入过一些大展,但应属幸运罢了... ...
" |' S" O# }$ J 王立华,笔名:墨阳,斋号:三生石印房;1966年生于黑龙江.鸡西,现客居京华,鬻印琉璃厂西街。偶有著述,也曾入展国家级赛事:. G: x, [+ C( V
1993年10月出版诗集《一边是太阳,一边是雪》(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3 q m5 M% G; w |
2004年8月与友合著《古诗与作文》;! p* P/ T9 c& o2 n4 ^ e/ m
2006年10月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评展》;
& G7 u. W& O% y( N" I) T- a$ D 2007年8月入展《“兴凯湖杯”篆刻精品展》,并获奖;
! M( q+ u. }) W 2007年10月入展《西泠百年全国印社邀请展》;
7 @# Q0 U( ]0 ?* T4 l" Y6 U 2007年12月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0 |3 z, f5 ?2 R7 H1 m
笔者于印,想法颇多,感受甚深,也深受先贤论印诗文之启迪,曾心摩手追,多年不辍,汉印秦玺... ...涉猎甚广,时至今日,年已不惑,然少有得心应手之作,茫然之余,方知于印艺,想不惑何其难亦!0 X' l5 ?5 s% |: t& w1 _5 j8 Q
笔者,自之才疏学浅,冒昧点兵,实属无奈!琉璃厂虽有六百年历史,印人来琉璃厂治印谋生的历史也近三百年了,也曾走出过齐白石这样的一代宗师;然而,时至今日没有一篇专门论著论及琉璃厂印人,实为印学之一大遗憾。加之,笔者深知在琉璃厂鬻印为生之艰难,和对印艺之深爱,冒昧为文。目的就是让当今印坛的道友方家及金石爱好者,对琉璃厂印人有进一步的了解,琉璃厂的印人已今非昔比了,虽不能说高手如云,但也有一些不俗之手。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就有五、六位,省级和各印社骨干不胜枚举... ...笔者,孤陋寡闻,陋文难免有不妥之处和遗珠之憾,望各路神仙海涵。但愿抛此文为砖,能引来方家之玉,引起世人对琉璃厂印人的重视,能改变些许琉璃厂印人耕石易米之困境,如吾愿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