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5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d7 K% }# }% Q
- N, ]; ~" d) R6 A" z阅历生魂魄 多元铸墨情
6 M; ]4 G% _5 P0 W ?4 \8 B0 X4 a% V1 Y4 `& [
3 r. E4 v9 O7 s' l: ~" i
——郭振华其书·其画·其人
3 l; Q, j2 ?) [1 d# q) w
0 e5 a R. ~+ E p5 u景晓龙 4 X" X" k0 |5 Z5 r, D
0 C0 C- c) g5 c
在近几年淄博的艺术届,谈起书画创作与个性,郭振华先生“韵取舒同又不同”的书法和“形物与铸情融为一体”的民俗画是一个很有味道的题目。
' _1 X4 @3 S" d: L$ H 走进郭振华的书法天地,无论是开大如席还是小如珠玑,无论书法、墨法还是章法,皆看得出从书法本题的规律出发,谙其理、得其法而气韵神采得到升华的基本套路,这是他“沉雄浑厚又丰润婉畅”书法艺术风格的基本支撑。
8 ]0 g5 a, P' ^% p8 E4 U) C! v' X5 D, p郭振华,共和国同龄人,自幼敏悟睿慧,少时绕膝目睹舒同先生挥洒毫墨,得以书法艺术启蒙。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后拜师于山东木版年画大家吕学勤先生门下学习民俗画创作。1986年便有美术专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发行。
* W5 K$ N0 F. n9 V4 r 振华先生自舒体入手,坚持以颜柳两帖为本体,广临何绍基、华世奎等诸家墨迹,艺取百家长,追求以文化的视觉探研书理,将行草书法飞动圆劲的笔意使转,融入颜、何、舒诸体沉雄浑厚的钟鼎礼器感之中,以生气勃勃的线条运动旋律,表现汉字深层的美,“不失本体赋新意”,逐渐形成了“韵取舒同又不同”,沉雄浑厚,丰润婉畅的书艺风格。亲临振华先生案头挥毫,墨色随运笔产生变化,点画巨细多变,章法布局轴线节奏丰富,笔锋所至,既得大师风范,又现独家风流,平俗中尽显高雅,拙重里透着壮美,节奏情感尽随笔墨流淌“远观其势,近取其质”,所书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与书家个性气质及情感的共鸣充满着强烈的感染力。2005年,振华先生鬻字筹资主编出版《舒同百年纪念文集》后,他的书艺水平得到了再次升华,其作品表现出了很强的平衡能力,获得了制约中的自由天地。
7 n. C2 V, G6 C6 T0 }/ e3 t 1989年振华先生受到政府指派以其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史迹为题材,为淄博人民会堂创作的大型风情壁画“古埠趁墟”,其艺术风格虽然带有吕老耳提面命的影子,但“兼法而入,破法而出”的艺术追求已经显出端倪。
, V* |3 K9 d, h0 s: y 如今,振华先生画与书法同攻,皆能见墨见笔,自然天成。其画作不仅画路宽广,且多自出手眼,独法心灵,不与人同,虽以民俗冠之,但无不体现着艺术的高雅,落在纸上的是书、是画,流淌出来的却是艺术的精致;用书画一体的方式丰富的表现汉字语言深层的真谛,倾力寻求返璞归真的高雅情趣,是其画作的突出特点之一。
& ~# H6 p) a! K7 [' t 振华先生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兼楹联书法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理事、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艺术家、舒同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其书作、画作近年来之所以能深得藏者垂青,应归源于其自身修养与书画的有机结合,强调文人画风与民俗画风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优雅流美的独特风貌。存形以宣物,形物与铸情融为一体。他说:“书画不完全是自我欣赏的,而是给人看的,为社会服务的;欲求社会承认,必须自己有分量。”所以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以类聚、以群分的原则,尽可能地根据要求进行创作,从不千篇一律,应付了事!: Y5 n+ n4 Z1 ~) Q: _* j
+ ]# R4 z& f2 U0 `, c" E$ h
& v3 I; @) f2 ^2 l q# e5 t
郭振华先生电话:13370692662 5 X, r6 m$ T2 |, X, W
8 P9 g7 U$ N! V3 x; w- m
[ 本帖最后由 戏墨人生 于 2007-11-2 08:0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