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0459|回复: 116

[原创] 传统书法家与展览型书法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编者按:薛明辉先生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新名词:展览型书法家。那么什么叫展览型书法家呢?为什么会出现展览型书法家呢?展览型书法家到底有什么特点?展览型书法家的优势或弊端何在?时代需要这样的展览型书法家吗?展览型书法家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书法的创作目的直接指向展览,这是书法艺术进入展览时代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有着极其功力的动机和目的,但却是个事实,它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或具有了群体趋势值得观察和研究,但薛明辉先生提出了这一概念,说明它最起码已然是一种社会现象了!这足以引起关注和探讨!
期待大家的参与,您认为存在展览型书法家吗?你认为展览型书法家有何利弊?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您也许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书法家与展览型书法家

% {! t2 [/ d2 }8 w& o- S; _# m3 O& C2 h
文/薛明辉

6 p& {3 W  g& }' T5 Y; b8 \
书法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书法家最根本的条件就是一个文化人,有修养,有思想深度,不仅仅是一个写字匠。书法家还需要有临池功夫,有驾驭笔墨的能力,功夫不到,光有修养是不行的。传统的书法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一个传统意义上书法家应该是一个具有全面修养的文化人,是书法方面的学者,是创作技巧方面的学者,是碑帖把握方面的学者,是书法理论认识方面的学者。# R/ c8 _& Q. J5 v( A/ ~& I
6 D% z( {/ i1 `# O0 F( c
在中国古代,书法的作用是容器,用容器把制作精美的菜肴(文学作品、诗歌)盛入给大家品尝,所以,书法家都是文学家、诗人。到了现代,书法更重视的是书写技巧,至于这件精美的盘子里装的是什么,大家倒不大注意了。5 ]' M. c! c, ^: N8 P8 h9 {
( m/ t" x& i) \  i& Y5 @4 Y# P% @
随着书法展览在当代的兴起,毋庸置疑对当代书法的振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展览确实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展览也使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改变了命运,展览更使中国书协得到了膨胀式发展,成为中国文联旗下会员最多的群团。伴随着展览的兴起,一些枪手、贿赂评委、评委的亲亲疏疏的问题也时有耳闻。# U$ f* P& O; m$ ^# U9 s
! I' j9 @3 n, T# g1 O1 F$ [
展览的频繁举办,一些属于展览催生的书法家也应运而生。这些展览型书家,学书的目的就是入展、获奖,只要能入展、获奖,可以不择手段。
0 e5 u- l3 F# L# X% S
  `, {6 ?: `3 `有一个书家,跟着老师学了不到两年,就入展了中国书协的展览,当年还不足20岁。入展的那幅作品,朱丝栏、小字、五段式,在当时很符合展览的审美。但仔细看内容,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随便抄的古诗,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唐宋的、有现代的,有描写春天的,有描写夏天的,有喜悦的,有伤感的,简直是一个大杂烩。落款中写道“录自书家必携”,诚实的让人发笑。还是这位作者,以不变应万变,就这几首诗,愣是把那几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入展一遍,甚至一路杀到兰亭奖。这个作者,作品中的错字很多,繁、简并用,你问他一些常识,他却一脸茫然状。
$ T9 W; }9 I6 l4 j, |9 s. T6 `
还有一哥们,学书直接取法现代人。隶书学张继、刘文华的,行草书学张旭光的,短短半年时间,连续进了几个展览,很快解决了会员问题。他周围的学书的哥们见了,争相效法,手段更简单,连张继、刘文华也不学了,直接学的就是这个哥们,直接克隆,当然也很有效,也是短时间内就进了中国书协的展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几年来,这个地区连续有十多人在中国书协的展览中入展、获奖,被好事者誉为“某某现象”。那么真实的“某某现象”是什么呢,是近亲结婚、千人一面、畸形发展,入展者不通书史、不知诗文,充其量一群写字匠而已!  B1 ~+ ?5 V' ]

1 a. F' t0 t4 j: F: H4 u当下社会,入展、获奖是紧紧和名声、金钱捆绑在一起的,入展了,字能卖出去了,字就好卖了,能在当地混个政协委员了,好处还是很大的。于是,这些人学书的目的也就很显而易见了。至于书法的全面修养,谁爱去修养谁去修养,于写字是无关的。
" M" ]1 X% ?: y5 |- N6 v  J
5 g; J+ ^, @+ \$ r/ j/ c同时,我们从这上面也看到了评审的不足,评审只是重的技法性,而对书法本身承载的文化价值却忽略了。虽然一些大型展览也对获奖者文化进行测试,但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展览机制一直执行下去,中国书协的会员肯定会增加,但传统意义上的真正书法家越来越少,中国书协只是培养和催生了一大批“书写人才”罢了。

! b, R' c- f, r+ ]+ j5 ~: g
发表于 2007-10-2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达州人

薛兄,讲的很好.100个顶........................
: }- w* p* g* [1 S1 y. v我学生入展,我却落马...................
8 J9 y  B- h4 w书法是以平和为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兄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称:“展览型书家”,这是个很有现实意义也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达州人

薛兄,上次你给我寄的那件太小,能否寄一件四尺以上的..........7 l* _) \( |7 n2 l" \
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K8 J5 c( g% Q5 n; l9 D: @, z+ A; Q% S: @

: q/ r% U) e: u: ]# P一点小感触,请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兄,讲的很好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讲得好,我很关注的东西,薛总说到点上了,拜读学习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2 em13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道理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