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163|回复: 15

国展得奖四大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在一个文化变成消费品的时代里,所产生的一次性、即时性、瞬间性的消费快感已经取代了精神上的持久性和永恒性。展览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大众文化渗透的情景,炒作愈加过甚,甚至向娱乐化方向发展,改变书人参赛的初衷。目前各种形式、各种名目的展览,由于自身存在无法解决的学术价值与市场利益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大部分事与愿违,成为一次次表面上看起来隆重盛大的艺术展销会,一次次艺术的杂凑拼盘,始终徘徊于名利场的边缘,学术研讨已是徐娘半老,各种问题如同习惯性流产。通俗地讲,展览到底“臭”在哪里?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部分评委作品臭,二是本不该入选的作品臭,三是承诺不兑现,说话不算数臭,四是暗箱操作、不正之风臭。只要根除了这些,展览的正面效应才会体现出来,即使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可以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对展览进行反思时,并非是完全否定展览,而是针对展览中不合理、不合法的部分。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最起码有两种途径行之有效:一是建立独立艺术基金会,由策展人和评论家来选择展览形式,将展览的理念和思路由基金会组织专家讨论,再根据可行性举行展览;二是由书法专业报刊杂志主办,部分优秀批评家参与的提名展。前者的优势在于独立性和学术性,同时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对优秀作品进行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者的优势在于,媒体自身的宣传可以对当代书法创作方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2006年《书法》杂志成功举办“百强榜”活动,《书法导报》和《中国书画报》等媒体也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形式新颖。面对展览,每个书人皆要扪心自问,在书法艺术方面,目的到底是展览还是创作?在展览方面,到底是盈利还是展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赞同井冈山人的意见  从古以来没有什么书法协会之类组织  王羲之同样写出兰亭叙  天下弟一行书  这个展  那个展 全是瞎说  都不去投搞 他还展啥  让他们书协 什么主席之类  自去搞好了  本不该说什么  但我实在看不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实在看不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从历史的传承发展到今天,这位几千岁的老人到底还有多少发展的空间确实令人深思。作为艺术形式而言,不必过多担心书法的枯竭。形式的枯竭不代表内容得枯竭。只要写书法的人不死绝,书法永远都不会死。人是常新的人,人的个体精神不死,书法将永远年轻。我想说的是种类纷繁的展出给大家一个出卖个体精神的平台。这本无可厚非,既是平台,只要平坦,大家都有表演的权利。如果把表演变成了名利场,似乎变了味道,原来的初始意义也就全废。再者,平台要平,谁有权搭台,为谁搭台,搭什么样的台,谁有资格搭台。这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书协广纳呼声谏言,完善展览,以正视听!若不改正,长此以往,书协.国展人皆不以为然!威信扫地!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绝不能美丑颠倒!崇丑抑美!美其名曰:創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