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600|回复: 4

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
! Q8 v+ }/ X+ |2 c! W/ v
- x+ l  ]/ [* v# A" _7 F) w9 x% t. k- M2 k( M
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几个我在书法江湖网中与网友探讨《汉字的综合之美》的帖子。8 X: A8 t$ [8 H* ]) |

! ?/ s9 ~: I0 L7 Z2 ^: ~《汉字的综合之美》中有关毛笔写新诗的原文:
7 P1 k2 a3 Z# F* f3 j      书家选择书写的文字内容,通常是一首诗,或者一段诗化的文字。在古代,古人行文大都注重文句简洁,抑扬顿挫,韵味悠长,与书法有着天然的契合,选择不是问题。而现代文体中只有诗歌还有可能注重节奏和韵律,所以选择很重要。我认为,一首简约、含蓄的新诗,完全可以作为承载书法内涵的文字载体。与旧体诗相比,新诗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格律(能否形成格律在此不进行讨论),没有平仄、对仗等具体格式要求,诗的节奏、韵律的形成只能依据诗人对现代汉语的语感自然流露,因而新诗的节奏的起伏迭宕,句子的长短参差等都较适合于书法对书写文字内容的需求。新诗中的一个音节、书法中的一次蘸墨(从吸墨到吐墨)与人的一次呼吸都有达成默契的可能。让现代书法与新诗一同成长吧!1 N7 [- ^5 G7 g" i, K
      …………$ ?  ^+ a/ U6 k6 g# g
  能够用毛笔书写新诗,甚至直接进行新诗创作,并形成为一种习惯沿续下来,就保存了一条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直接互动的通道。使书法与精神个体当下的生命律动的形成共振存在着可能。书写的文字内容替换成新诗,与古典的书法意境拉开一定的距离,不仅使现代人们对书法的阅读感到亲近,而且使许多现代人特有的如:孤独、焦虑等情绪有可能影响到书家书写时心境,进而有可能寻找一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毛笔写新诗,使文言形式与白话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在一个创作主体的内部,呈现在同一个创作平面上,这就像在新旧文化之间架起了一道直接沟通的桥梁。从这里既可以通向古老的中华文化最幽深、精微处——道,韵味、气息等;也可以到达当下中国文化的最前沿部分(即由现代汉语浓缩与凝聚而成的新诗)。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就书法而言,有了一个新的由技术上升为艺术的阶梯与通道。对新诗创作而言,在毛笔书写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会向简约、流畅、充满韵味,追求意境等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方向靠拢。
6 ], ]6 G* b+ Q) T/ W  总之,由现代汉语实践所浓缩与凝聚的,具有独特气质与韵味的文字流(新诗等)将可以成为注入现代书法的一股活水。如果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现在做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能使书法艺术的存在状态发生重大的改变……) N+ M& r) C+ y

8 j  B) r# y6 @2 |6 w% D
. B4 y$ C6 o! W5 |! E( ]4 l森贺先生回帖:9 {0 P6 r# I$ l2 |6 @4 T
      鸿文拜读再三,所论颇有精辟之见,是难得一见之好文!
9 s- I; n' O8 }+ s7 Y- Z      有关用毛笔写新诗,的确有难度,在这里也补充两句!
( B7 B, g% o9 _9 _      为此我们曾经做了大量之尝试,新诗入书之章法布局乃是个大问题,因为无法融入过去已经定下来之表现形式,新书法审美方式又尚未建立起来,再加上这里之实用功能要大于艺术功能(因为新诗既无法用篆书来表现,也无法用草书来发挥),再加上还有标点符号之累赘,要勉强结合起来主要还是要往实用之目的去靠。
; e# W% d5 f# J" p' }' q4 V      新诗不同于旧体诗词,旧诗词很多都为人们所熟悉,新诗无法朗朗上口,能让多数人背诵下来的,非常之有限,写起来缺乏一种互动之***,所以用书法来表现和进行创作,首先必须让人们能够解读,然后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无法看懂一切皆告徒劳。因此聪明如郭沫老,甚至敢于创造时势如毛主席之都没有去尝试,并不是没有原因的!5 |5 X; c" p3 @  [* X8 u  |
      另外简体字入书的问题,也因为简体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将文字进行无性割裂,这对古诗词意境造成一定程度上之破坏;所以,最少目前这一代书法工作者,是很不愿意用简体字来进行书法创作,其理一也!
6 W" y: h3 ?7 z8 p5 R* _      用书法来写诗、词就没有这些问题,就连用毛笔书法来创作其他之文体如对联、古文、散曲、歌赋等都能两得益彰,唯独为什么新体诗就不行呢?乃知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割裂性。9 M! y" }# ^/ v9 P- ?
) b+ n# |8 i" x+ A+ L( K1 g
      原文中就说的十分清楚:"....其实,语言文字通常是一种成熟文化交流、记录、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中华文化更是如此。中国古典诗歌及诗化的文字是中国古代汉语精华的浓缩与凝聚,它将古汉语的音与意的揉合之美推向了极致,书法则将汉字的形式之美推向极致。而形、音、意在人的大脑中是先天综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诗歌与书法的结合就可以将汉字的综合之美推向极致,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在古人的书法佳作中,已经十分完美地体现出来了。..."5 ?5 k6 F: s( [- ?0 ^+ a! d7 v

$ V3 ?- O1 J. l" v3 P    拜读本文,产生一些不成熟之感想,写下来就教于诸位大家,并希望诸位关注书法艺术,乃至中华文化之未来!/ B! [2 Z" C% R) p% q  ]- g
6 P) F. m1 Y# `- [7 f0 i: G
虫甬回帖:# S' p  ~, g7 K: t/ o# G3 o
      森贺先生所言尝试“用毛笔写新诗”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具体的难处,给了我好些启发。6 n/ W  ]! F, Z" t, }
      如何“用毛笔写新诗”的问题我也曾思考过,尝试过。$ g5 V5 V2 n) ~* u4 u2 I5 A& \( f
      有一段时间,我尝试着在自己的新诗作品中选了一些自以为简约且有意味的小诗,通过反复的吟诵,努力使自己的情绪返回到与创作该诗时的心境相似的情形,并将诗歌中的“的”字大都改为“之”字(“的”字在文句中出现的频率太高,写起来难免会雷同,而“之”字的写法变化多端,可以适用,且将“的”改为“之”后,对诗韵味传达也无大碍),然后用毛笔书写。总的感觉不是很对。. q( u' B% q3 P
      即便如此,我仍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养成的对书法的阅读、书写习惯所至,用“用毛笔写新诗”从理论上说并无不可。不妨将自己感觉不对的地方进行一些分析,原因大约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养成的对毛笔书写文言的心理定势很难摆脱;二是新诗与旧体诗相比,语言结构相对松散,句势的承接不够紧凑(新诗的创建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像旧体诗那样要求,可能过了),书写起来不对味;三是自己在对书法的结字、用笔、章法等的把握能力还很欠缺,写旧体诗尚且免强,想对新诗“以手写心”岂易哉!0 X1 C1 Q" [$ c1 c( y" z' U
4 o- B8 M" M- t# w
      “用毛笔写新诗”已非日常的书写状态,我的想法是,要和千百年来养成毛笔书写习惯相衔接,不妨用繁体、竖排(繁体、竖排,在港台地区及海外华人那里是十分自然的事),标点可以不用。通读一篇没有标点古文,非要有相当的古汉语功底不可。而通读一首没有标点的新诗,则相对容易得多。记得我读初中时,同学间传看繁体、竖排的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没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可见在具体文章中,阅读繁体、竖排并没有想像的那样困难,当然书写是另一回事。1 P$ ?% G& o6 K& @
      再说,以我自己创作新诗的感受,诗歌(新、旧诗都一样)在吟诵阶段,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标点,而诗歌意味的传达也与标点几乎没有关系,只是在形诸于文字时,才考虑到怎样用标点。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首诗已经写出,而有些部位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标点才最妥当,所以有些诗歌干脆不用标点,而以分行、空格来提示。
9 p# v) }( D: p" A! _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同样是用毛笔写汉字,新诗和旧体诗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心理差异呢?真想看看新诗草创时期,那些前辈们用毛笔书写的新诗手稿,可惜手头能查到的只有鲁迅先生用毛笔书写的小说文稿的影印件。
4 X( u3 N3 b3 _, p! a; m5 X      零星地想到这些,手头还有别的事要忙,疏陋处,请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搬两帖:
) Z9 `$ g. H" \
7 k9 \9 H6 `+ Y! H" C森贺先生:" e5 F1 C7 T: C% d3 @8 h
+ N$ c# l4 j- H9 u
我有不用看法!1 B4 T1 F! M9 q+ [/ C6 O
古体诗词不需要标点可以解读!$ t: ~% Z6 i& }/ h! ~- `
但新诗却非常依赖标点,因为标点如?、!、!!、!!!、!?、?1、或--,甚至....都会给字句赋予不同意义和感情,如果不用标点,非要猜上半天不可!这对于欣赏新诗书法作品将造成诗书无法融合一体而大打折扣." s, u/ c! f* W7 K4 n5 _
浅见认为,可以直写,横写!. P* k8 _/ v3 K+ A* F- g
但要加上标点.( D/ v3 L8 W$ x! U1 T. ~
一句一段,
/ _8 _3 v, V+ e: E竖写右起,写成长卷形式;+ ], P, n9 c) g7 b. A' @1 N( t1 H
横写左起,写成条幅.- D1 n5 V. Y3 Z5 |
如能配合得好,视觉上还不至于太差.
1 R& D( t: w6 N) L' i但是,不能草书,篆书.( e7 L+ @4 ]) }: l- ~
除了竖写外,连隶书都不适于.0 d) k! _" z/ B! O1 ~
只能以楷书和行书书法来表现.
& s- P- n, G+ d/ n. {3 j可以试试看!1 }5 a+ x+ |6 R* s& _
  f' K9 ?# Y/ s6 U  J* k4 F

2 Y, b" [  P. ^& u虫甬:) t; }/ L. w2 F1 p

7 b/ R$ M5 B' C) k5 [2 N森贺先生对“用毛笔写新诗”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有许多经验和心得,值得参考与借鉴。: _! j5 A: `1 A5 G/ M
    我只是在近两年来,思考了与“汉字的综合之美”相关的问题后,才开始进行“用毛笔写新诗”的尝试,尝试也主要是局限在行草方面。但我依然认为“用毛笔写新诗”,特别是在行草方面,繁体、竖排,不用标点,仍是我今后的尝试重点。& y( K  M8 g8 l( n7 S6 s
    诗歌创作在酝酿、吟诵阶段,情绪的起伏、跌宕和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密切相关(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平仄就是根据声调的扬抑、长短、舒促来划分的,而平仄是构成旧体诗格律的重要基石之一,值得新诗借鉴),这也是与书写可能产生和谐共振地方,竖排、不用标点就可以使书写的行气更顺畅,也可能一路无碍地通向“以手写心”,甚至达到忘情、忙书的境界。- P" @- K+ X6 x9 p! `" u/ [7 k! k
    至于繁体与简体的转换,它不与文言和白话的转换相对应,只是在中国大陆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问题,但已既成事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我想在书法领域,不妨将“繁体”进行到底(这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码我会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搬几个在中国书法家论坛与杨光先生探讨的帖子。5 g) H( q8 O3 Q

$ V- G) d6 ]4 M5 j杨光先生回帖:) `/ l, s5 {9 x, A

$ R3 _0 {$ O5 H2 w3 E1 u其实这个问题在书坛,4 |  w* S. D# d% J! B8 n1 n  D
不能说没解决。! k) O. j9 p+ X( K0 G3 }! J
问题是书者对笔法和新诗的认识和理解的深浅!4 Y! h( i8 D, a- ^
( c( V- n. [; g1 U
月初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开会,
0 B5 x9 r* H4 a) p  T2 C0 K! [2 K) w有幸和旭宇副主席相见。! {: x" ~. V- V2 |! U
他是我国著名的新诗人,
/ u# ^2 e. b! r% R1 s( [; n他送给我的他的书法集,
! i* N2 J8 ]& T0 ?- h: w& `4 _6 S  a就是以书写他的新体诗,' }' J# ]$ ]0 f
很有二王气息。
0 o2 M' X" B1 s6 ~7 P. p旭宇先生现在是中国书协副主席,
. S4 O+ |# N- G# Q) L他的书作是流荡着新诗人的***。2 x' p- J, J* M
我的看法是书者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书法之笔法,: [, g7 @7 \4 a/ b+ X
和对书写的新诗的理解和把握。
& A. ~2 N* `: V% @2 t" S  u& g
: [+ f  l+ @8 L2 S' d[ 本帖最后由 虫甬 于 2007-7-5 15:52 编辑 ]
1 X# v1 c8 K8 ?3 K2 m
& r# c, u3 z1 i" _( _) c: H- u2 z3 Y9 P$ Y( H+ U# H
% H( w4 C( T1 V1 w
附件
# V& O/ G( N+ l/ D2007-7-3 09:37
! C; V& C% h# C0 H" ^2 @ 轻.jpg (35.21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虫甬:
. I5 _% `" H- O* K) r! S3 Z拜读完主席的大作,作为一个后生晚辈,我要说:学习了!, X3 {9 L+ q7 W  b# m- `6 n2 T) L2 `+ \
但作为一个批评者,我也不妨再斗胆说两句:字似有流滑之嫌,诗未达化境。( z5 b" Z& C/ e9 d

7 a8 \  B# ]& A/ x' [& ?杨光先生:
9 l" \7 a# E/ w
6 @4 Y, B+ m7 e8 c  ~  A2 W7 b呵!
) j5 |3 g. G! w. D, }8 B现在确也难分“流滑”和“流畅”之意了。
6 E$ {( r0 ?# }' ]不少青年人,5 n! K) z5 }* C4 C( W0 J* ]) p
年纪不很大,( a" l" Z: }5 l4 q2 _
过早求深沉,
: W; N4 z- A) k以至小孩戴胡髯,6 d* v: B5 [+ p5 @" i
甚为滑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甬:$ V) E$ I5 X, M/ |
, N: a5 k- J% G( L
既然如此,就再斗胆说几句。4 v: W- [% {  F0 V9 R; U' l" W
如图中箭头所指之处的用笔,生硬且雷同,已经成为习气,说有“流滑”之嫌,不算太过分吧。
3 a3 f1 K' [) X1 z( h$ `再说此诗,无甚深意,不过是在说爱诗、爱书法而已。
$ y% x6 @/ r, `( @2 q! R/ J“书法是吾之月辉”,怎么可以这样修辞?8 d! l5 \# h4 Q+ m  U
整首诗意象之间缺乏自然流畅的转换,有些别扭。
$ W" l0 C0 n$ ^5 e* S" j( u" K4 D在音韵方面,诵读起来也十分拗口。
! L( L  L2 l" V+ E- z所以说“未达化境”。4 Q0 v9 u/ A) N) u5 e& m
不妨也粘贴两首短诗,对比一下:
0 m, N, H; k  j' G  q4 J
3 P9 o3 W- h: ], H; K6 ]    《隔岸》/ y. z  q  N: Q6 z# r

/ d% n, v- C* z2 Y% D8 C1 I隔岸的灯光照不见我眼前的路
, v1 P- a1 U3 w9 W$ A隔岸的灯光照见我内心的荒芜 + t# [" C# m) R; z' R

, {0 Q, |: D* L! l& d隔岸就是隔岸2 P) X. k0 Z. ]# @" _
脚下的道路依旧山高水长
3 R3 O) k2 h6 j2 F1 |' p% C$ p; q! S8 |( D

: v/ q, _- c3 H' E9 z7 J   《开在高处的黄花》+ p7 }, F5 S/ K# ~4 I4 Y

' V( I/ S) b, {" o0 p夜晚
$ Q  o! ]# \9 K( C" F# g8 @! ^0 Q: V6 m我沉下如花之几瓣
+ ~8 r* H' K# [( `想知道的不多
4 C/ m& B' C! I" L/ u, P6 z+ \一抬头
5 r! X/ c0 u9 b, z  J% n却看见高处的凌乱
+ W+ a& F% T" L. i! B5 u$ ?) V
7 }. J0 P  e: M, g: {% n, F# t" T( K7 o3 ?. u. L4 V

* W; _( |9 w* v附件5 p  `- s0 {; P2 H: F% J
2007-7-3 09:41
; f% _7 ^* l5 v0 v6 V* L 轻 副本.jpg (36.18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