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229|回复: 1

诗•书•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诗•书•画•人
$ n5 R7 `/ {  E$ v1 {" q4 z8 X( i3 A* g: y
                                                                                                          诗•书•画•人
0 Z9 v4 n: u  T
* u0 E3 {5 W& ~0 P; A2 }0 x. e. @: ]% }/ E" l
      诗、书、画,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实践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如何让她们更好地发扬光大?一直是我长期以来执着思考的问题。
- R) p- T; [2 e8 _      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经常是以某一种诗歌意境作为表现内容进行创作,有时还在画面的留白处题上一首诗,从而达到诗、书、画的和谐统一。在这里,诗、书、画已经算是珠联璧合了。但还有没有融合的更加紧密、浑然一体的方式呢?
7 o7 F6 P& T9 ?  ^" ^      有!+ C! V8 w* y2 j2 i. |: ?
      最近我想到的“诗•书•画•人”的创意,可以作为一次有趣的尝试。具体创意是这样的:整幅作品所呈现的是一幅简笔人物画;它的局部由书法的文字造型构成,如鼻子可用草书的“山”字,耳朵可用草书的“月”字,等等;这些文字通读起来就是一首诗;创作时用书法的“一笔书”的方式完成。
& l  P) w  w& G1 u8 I, n; ]0 r      如今的中华文化遗存,如诗词、书法、绘画(国画)等,在中国古代原本是文人们所必需具备的基础文化素养,而现代从事诗词、书法、绘画(国画)创作的所谓艺术家们都各自为阵,各种艺术形式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我们的创作因为缺乏中华文化土地的涵养,形式化、技术化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那些各种类型展赛的催逼,可以说艺术家们几乎丧失了传承中华文化所必需的从容、淡定的心态,乃至游戏笔墨的心情。
. n) H+ w2 ~/ V' T! E      我设计出的“诗•书•画•人”、 “诗•书•画•山水”等,可以作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一次有趣的尝试。因为要完成此类作品的作者起码需要掌握诗、书、画三种艺术门类的技能,并且有能力将它们和谐地统一到同一个画面之上,这无形之中对提高中华文化传承者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很有好处的。( U6 q( u+ ?8 n# j6 y+ \$ k+ r3 l" ]
      此画虽是笔墨游戏,但集诗、书、画于一体,难度可想而知。其人也,寥寥数笔有神韵;其字也,潇洒飘逸似诙谐;其诗也,意境渺远若言禅。余曾努力再三,力不逮也!
1 ^* d& k# e  k3 h3 b      现将想法粘贴出来,可有高手感兴趣?
发表于 2007-10-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