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783|回复: 6

[评批] 學書淺論──臨《寒食帖》有感 □李文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30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學書淺論──臨《寒食帖》有感
' q$ `& F/ `# A: q+ @" W
                    □李文進
' t4 E/ d$ {. z/ \/ S/ |
# s4 ]( s: n8 R/ w
           

" U/ d: H* p3 @- l, ?,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q1 ]: D' p' l& E
- f) n- u. C* _# D   我在首都師範大學書法時,對於《寒食帖》,老師要求我們對臨,並且在接近原帖基礎上領會坡翁提倡的「尚意書風」。 " X4 E) n/ A, _4 w( t0 `$ @
   《黃州寒食帖》,宋、蘇軾書。共17行,高33.5厘米,長118厘米,起筆字較小,前三行往後,字愈寫愈大,且單字獨立而寬綽,用筆提按節奏感強。縱覽全篇,像一首***四射的樂曲,優美、典雅且豪放。這是坡翁平生所不及也。像這樣激動人心的作品我只見過坡翁這一件《寒食帖》。
4 m2 b) K# m! ]: w7 j; c    字體勢呈扁狀、橫勢,多用切鋒、側鋒寫成,線條瘦勁似柳城懸,姿媚似徐季海,寬綽似顏魯公、李北海。該作以意韻勝出。在臨習時,過於追形,則神失之。過於追神,則無形矣。然,把握該帖主要因素,還是厚積薄發,所謂厚積,即對法帖有過深入的研究和潛心臨習,對其音、容、笑、貌有心領神會之境地,試筆臨之,則氣韻生動,有和坡翁對話之妙。對於從未涉獵過的,初臨便有些勉強,因此,臨帖之事,稱為日課。學習經典法帖,我們沒有日積月累、且苦其心志的工夫不能應對其作,提筆便臨摹之,未免有抄書之嫌。
( d+ ?  i5 M# F; i8 `9 K# g1 I8 s* s    臨帖,貴在讀帖。我初讀此帖,有如胸有波濤似海潮,久久不能平靜,固坡翁此時的創作背景,有悲寒交替,人生淒苦之***滲透字裡行間,正如詩云:「已過三寒食。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病起頭已白。小屋如漁舟。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擬哭塗窮。死灰吃不起」。坡翁痛感身遭君王貶官黃州的淒苦,全篇透出一個「寒」字,可謂寒食、寒菜、寒雨(苦雨)。
& L7 y* H( C3 a" Y2 r    我習書十餘載,也感同身受,對曾經生活淒苦和逆境中的掙扎,我更深體會《寒食》的藝術感染力。感慨之餘,畢竟想到,不朽的傳世佳作,必定不在平淡中誕生。一個書法家沒有經歷過寒窗苦雨,逆水行舟,哪有千古絕唱之作品,哪有藝術之巔,如《蘭亭序》是王羲之快然自足,因知一死生為虛誕的人生感悟下,酒後不可復得之作,可謂無意於佳。《祭侄稿》是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嗚呼哀哉的悲痛情感下的產物,故能不朽。為此《寒食》評為第三,其一,坡翁身處逆境,歸期無望,寒食節睹物生情,才思泉湧。其二,詩文極佳,「猶悲太白有未到處」,且書作氣勢逼人。可歌可泣。
  Q5 ]% V/ {; B, q    我時隔多年,再臨此帖,溫習之餘,為其感言,天下難有第四。
发表于 2007-9-3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蘭亭序》是王羲之快然自足,因知一死生為虛誕的人生感悟下,酒後不可復得之作,可謂無意於佳。《祭侄稿》是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嗚呼哀哉的悲痛情感下的產物,故能不朽。為此《寒食》評為第三,其一,坡翁身處逆境,歸期無望,寒食節睹物生情,才思泉湧。其二,詩文極佳,「猶悲太白有未到處」,且書作氣勢逼人。可歌可泣。”此一段尤佳,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所言极是,艺术作品必定要关乎生命、精神、情感,唯如此能传之久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繁體字 于 2007-9-30 09:16 发表 7 Y* d. s; a/ y8 G8 c( T; E# X" c
         學書淺論──臨《寒食帖》有感- o) n) L+ f. q1 M" ~
                    □李文進
- S3 X  V+ }0 s; m' @
- Q( m: H4 A4 s. U           
/ Z9 b1 N4 }( R3 N" }  \6 X*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 h2 I8 b6 W/ n8 b3 {# v% m* P2 l$ i2 F8 A% O0 H/ h& q  o( t
  感慨之餘,畢竟想到,不朽的傳世佳作,必定不在平淡中誕生。一個書法家沒有經歷過寒窗苦雨,逆水行舟,哪有千古絕唱之作品,哪有藝術之巔, ...
3 }9 g  C) D% m$ H% S# y

0 p  A1 ~+ S4 V2 s1 ~8 ^. \  E好句!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贫贱出良才”,看来此话不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