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064|回复: 7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总说明:

1、此竹简老子道德经是目前所知所见的最早的版本,应该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欢迎大家探讨。
2、按照出土竹简的状况,分为甲、乙、丙三组,另有一些残片。
3、竹简文字深奥冷僻难识,存在误认或不同理解的情况。这恐怕是后世所传老子众多版本的一个缘故吧。
4、对同一竹简的个别文字出现了不同释文,本帖列出我所知的一些不同之处。为录入方便,没有特别注明,请读者谅之。
5、本帖释文参考了文物出版社《郭店楚墓竹简》丛书和网上搜索来的资料,仅供网友学习、研讨之参考。
6、本帖释文是一字一字键盘上打出来的,也校对过。唯恐有错漏,请指正。


一、竹简老子甲

说明
存39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

释文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複孝慈。三言以為辯不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詐,民複季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視索保僕,少私須欲。

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

長古之善為士者,必微溺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乎其若懌,屯乎其若樸,沌乎其若濁。孰能濁以束者、將徐清。孰能疕以往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中缺字为:左旁“見,右上“袁”、右下“止”
上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敦乎其若樸,混乎其若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際,誓終如始,此亡敗事矣。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複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臨事之際,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複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道恒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樸。夫亦將知知足以束,萬物將自定。
道恒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知足,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

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惕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亡難。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易之,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無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亡名,僕唯棲,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道恒無名。樸雖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安。始折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穀之與江海。
天地相合也,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穀之與江海。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奪穆,獨立,不垓,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穆,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至虛,恒也。守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須複也。天道員員,各複其根。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為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作<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侮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剪也。為之於其亡有也,補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壘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暂按流行版本。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 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内文字为按上下文所补,原简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蟲蛇弗蜇,攫鳥猛獸弗扣,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終日乎而不憂,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反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

殖而盈之,不不若己。湍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貴驕,自遺咎也。功述身退,天之道也。
持而盈之,不若<其>己。揣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内文字为按上下文所补,原简无。

竹简老子甲完


二、竹简老子乙

说明
存18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59、48、20、13、41、52、45、54章。

释文

給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是以早備。是謂不克,則莫知其恒。莫知其恒,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長生久視之道也。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内文字为按流行版本所补,原简无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絕學亡憂。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為也。為而不為,絕學憂。

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亡身,或()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中缺一字为:上一橫,下平排两点,似为“可”或“何”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内文字为按流行版本所补,原简无

上士聞道,僅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悖,夷道(如類,進)道若退。上德如穀,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天象亡形,道(始無名。)
上士聞道,勤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如類,進)道若退。上德如穀,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天象亡形,道(始無名。)
---
()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暂按流行版本和残片。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啟其兌,塞其事,終身不來。---()竹简原字为:上“矛”,下“山”。有识作:危,侮。

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若屈。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贏若詘,大直若屈

喿勝蒼,清勝燃,清清為天下定。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哉?以此)。---()
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暂按流行版本


竹简老子乙完


三、竹简老子丙

说明

存14枚竹简。
按其内容,依次对应现今流传广泛的王本道德经之第17、18、35、31、64章。

释文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暂按流行版本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暂按流行版本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之,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殺(人眾)則以哀悲位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暂按流行版本所补。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恒於其且成也敗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为竹简残毁,其内文字按竹简甲第6节。

竹简老子乙完

竹简老子全文完毕。

[ 本帖最后由 火木子 于 2007-9-22 09:51 编辑 ]
发表于 2007-9-2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兄辛苦,感谢!期待能够再附一些竹简图片。

[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07-9-22 09: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吴邦志 的帖子

谢谢吴版!
确实有过附上原竹简图片的想法,还未来得及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2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火木子 的帖子

谢谢!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4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能不能贴上原竹简来看一看啊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德之举~~~~~~~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