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402|回复: 6

蒋圣琥新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对刘江老的尊重,与其说是由于其艺术上的造诣,不如说是因为他老人家对待艺术的态度.
2 F7 g: _. e% k& M       刘老确实值得人尊重.老先生一步一个脚印,在艺术的漫漫长路上按照自己的既定方向缓缓而行.他不哗众,不取宠,不逐时流.
2 _- p6 q6 W( u& y      刘老的印,很早就得到沙老的肯定和赞扬.他不象有些老先生,在沙老等老一辈书家在世时,象个小混混一样,不认真努力,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干什么,等到老先生们一过世,便纷纷跳出来,又是写字,又是刻印,以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方式占领书坛的教育领地,我不知道这样的人,即使博得了所谓博导的称号,在连展标都写出错别字的时候,在偶尔还想到刘江老的时候,他们的后脊梁是否会发凉!) B/ k2 ?" n1 f& o& [& Q
      刘老不拿沙老对他的评介来说事,他只是默默地按照老一辈的做法,刻自己的印------用老式的方法刻印.有人说得好,刘老走的是一条"渐悟"的道路.他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创新之类.所以他的印,看起来太古板,缺乏新意,但他的印,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印,这难道不能说是风格使然.在我们当今的新新人类来说,刘老的印,肯定是不会被承认的,因为他的印太缺乏意趣,太缺乏生机了.但新新人类们,你们可否沉静下来,认真体会一下刘老篆刻中真正的古意.相对于当今表面繁华的篆刻界,刘老太不引人注目,太孤独.他偶尔被提起,似乎是由于他的资历而非艺术本身.但艺术家们,你们是否认真考虑过,从刘老的作品(篆刻)和刘老的大脑里面,认真地挖掘一点有价值的东西------这位老人的身上,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环境里,遍布宝藏啊.4 R: J) Q0 k6 O3 b0 c9 F
      许是与刘老的处世风格有关,也许刘老根本就未想做一个书法家,他可能只希望做一个文字学家,刘老的书法太硬,太干.这种硬而干的书风有时会让人质疑他的悟性.是的,刘老可能是一个悟性和天分都不怎么高的人,他似乎只知道用功,他是一个当代愚公似的人物.这样一个朴实的长者,一个有学问的长者,更值得我们尊敬!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丛文俊教授真正开始给人以震撼感的时候,是从上次举行的那次个人题跋展开始.
: J$ b) y0 N# G         那次题跋展虽有点类似小品展,却非常全面地展示了丛教授的书艺文字水平.丛先生,应该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名副其实的教授吧.. M* G- h! f' q
        从丛教授这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书法是很雅的一门艺术;从丛先生这里,我们应有所感悟:玩书法,应该懂一点学问.
; c& h) B% f3 x/ N( N# b
! r' D7 d) X3 {       丛教授的书法,最好的当数大篆,他书写的大篆,温文尔雅,不激不励,干净而且文气十足!他的大篆,作品篇幅虽小,但给人心灵的震撼是那些表面张牙舞爪的丈二长幅无论如何也没法比拟的.与丛教授的大篆对话,可以动心扉,静心灵!
* _3 H# f3 E  b+ v- H$ R他的书法,其次应数隶书.他的隶书一如其篆书,安静,古朴.
( k! m9 N" y7 k% q- X" |+ j当然他的行书也很好.但与篆书和隶书相比,其行书略显单薄,而且虽然貌似尊重古法,实践却有很浓重的时人气息.为什么会有这种时人影象呢?我想,可能是由于丛教授书写太快,过于流熟所至.丛教授自己可能颇得意其行书--------流畅.顿挫感亦好,笔画尖而不露,很能体现文化人的修养.可能丛教授在书写的时候,确实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境界,书写完之后,一看,还不错.但是,作为一个苛刻的观赏者,我还是不得不说,丛先生的行书,流畅有余,古朴不足.以丛先生的修为,增加一点古朴的韵味,很简单.+ y( w, V! r& [& e# s4 x
       诸体之中,丛教授的书法,最不能看的是草书和楷书.草书虽不俗,却不熟,丛教授作草,未免过于牵强.其楷书更让人惊讶:有如此深功力的丛教授,竟然写如此楷书?楷书虽有经书趣味,但与丛教授的审美意趣似乎相去甚远.丛教授莫非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丛教授的楷书,与李刚田的楷书有点相近!李先生的楷书,是很差的啊!
4 H1 ~$ K% S+ l
4 X+ \8 N9 i- @) G6 I8 I: N       终归来说,如果横向比较,丛教授任何一体,在当今足可傲视群雄,所苛刻者,是把他自己与自己相比.0 e* v1 _! X0 K) F$ N

: K0 Z' d( G1 |: [6 n       丛教授是真正的教授,他的学问.就不必多说了,单从他的题跋文字来看,就知道他是多么有学识!他的学术思想,也和他的书法风格一样,不事张扬,笃实而独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鲍贤伦(会是下一轮浙江书协主席吗?)
0 e) W1 q& a; V
; I# e  M1 }0 _4 P+ k8 T1 v; G6 l; ~: _7 n, R; J+ D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也觉得好玩。浙书协的下一任主席,最有可能在两个人中间产生,一个是浙大的陈振濂先生,另一个就是鲍先生。陈先生才华横溢,所涉既广且博,又兼具政协委员的身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人脉关系;鲍先生书法好,又是政府文化部门的厅职官员,人品亦好。
6 r! a' d6 }# `: }1 ~- x二者各有千秋。9 d0 B6 M  ]: G6 `5 v5 v! w2 X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我个人内心更倾向于在鲍先生这一端加重砝码。为什么呢?陈先生虽有才,却华而不实,做事情多浮光掠影,他是一个务虚者;鲍先生虽然在所谓的学问方面没有陈先生风光,但他在书法实践上所取得的成绩,单就深度而言,陈先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2 [$ X2 e. Z! }8 S我一向提倡尊重官员。现今大凡能做到厅及厅以上一级的官员,大多有自己良好的人生积累,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处世思想,从这一点上说,我们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与他们交流,不要一提到官员,我们的艺术家就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态以示自己的清高--------术业有专攻,彼长我短,彼短我长,何来高下之分?鲍先生是一个很雅的官员,官虽不大,但毕竟做到了副厅职,而且颇有实权,他应该有自己很好的思想。他更好的思想,当然是关于他的书法的。* \* T; y, |7 \9 A; ?% z
鲍先生的书法,首先应该得益于他扎实的童子功。他早年负笈海上,曾有2000字小楷的日课训练经历,这在如今看来,是多么难得的一笔财富,在这笔财富的笼罩之下,鲍先生在书法大道上任意驰骋。但是,当鲍先生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大方地享用这批财富的同时,却把这种财富积累的方法给“扬弃”了--------他已不用老师当年教授自己的方法去训练自己的学生,他认为这样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当今书坛所缺少的,不是悟性良好的写手,而是真正吃透传统的实践者。不曾拥有真正的名利,又何必奢谈淡泊名利?$ a( `7 g) y3 ~% X! v2 o
正因为有了扎实的童子功,加上自己良好的悟性和独到的眼光,鲍先生的隶书由汉而秦,独具面目,开当代隶书雄浑伟岸之先河。他的隶书不象张海的竹节棒,竹节棒嶙峋古怪,如农村土狗吃剩后的残骨,令人望而生厌,鲍先生的隶书雍容华贵,如久泾诗书的饱学之士,见之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他的隶书不象刘炳森的印刷体,印刷体有规则无意趣,可识别却让人难生把玩余兴,鲍先生的隶书体态丰富却不显累赘,既通规则,又有趣味,有情有意,甘之如饴。# ]7 M8 h1 `$ ]
鲍贤伦,一个如此有深度的隶书大家,一个有思想有修养的文化官员,若当不成下一任浙江书协主席,那可真正有点让人诧异。
* {+ T/ \( i  O$ N
: E! T$ e8 d, b2 P! K' y1 ~" B8 N; R; @' C' U
照例要谈毛病。鲍先生的书法,个性强则强矣,却难逃单调之嫌。看鲍先生的书法,给人的感觉,满脑子就是秦隶,难道个性的舒张一定得以面目雷同作为代价?吃惯了生猛海鲜,也应该让大伙吃吃苏杭小炒啊。您大可不必在大篇的秦隶正文之后署款亦一如既往,署款-----来点行书又何妨?其实鲍先生的行书也高明得很啊。如何避免创作形式和书法语言的单一化、程式化问题,应该是鲍先生下一步的关心重点。
* z. F/ W3 K1 R; ?3 u4 }; f, Y# O鲍先生,请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沃兴华(是风格还是习气?)
/ q, U+ ~- U6 \$ I" ?0 Z! r6 L7 H0 X7 S/ l  D2 h) Q
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刚好看到两个消息,一是沃先生到北京去听石开讲篆刻,一是沃先生谈书坛的一些情况.王镛先生主编的那本杂志我未能看到,但王先生主编的<<东方艺术>>书法卷杂志我看到了,去年的第一期也刊发了沃先生的专题,看来这两位先生关系很不一般.就公开发表的资料来看,沃先生的观点和行为是前卫的,这是一位不断思考和不断身体力行实践着的先锋人物.
3 k" L4 N/ }6 S' t0 @- m% z      对沃先生的观点我是基本赞同,包括他的协会"名利"论,在赞同的同时,我对他敢于直言的个性表示由衷的钦佩.但对他的实践,我则持观望和怀疑态度,甚而带有否定的意味.他虽然不断思考,但并不代表他思考指导下的实践结果是成功的.
* Z4 b2 E) y/ c; y0 l% j    在我的印象中,沃先生 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参与一些重要的展览,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就资历而言,如今看来,他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前辈级人物.那时侯的沃先生,写字还比较传统,却没有尺头传统.多少年过去了,书坛新人辈出,沃先生却依然固我,沃先生很苦闷.后来耸身一变,变成了现在的面目,所谓受敦煌影响所至.在我看来,这和石开当年的受印象派和某神灵暗示有异曲同工之妙.沃先生的追求(我不认为是变法)与王镛不同,王镛的变法有着深厚的内功,他的结体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却独出心机,内含无穷高妙,他的笔法亦繁复有加,很值得咀嚼,在这一点上,王镛与何应辉相类,他们的结字与笔法章法都很美,非常美!为什么他们的作品很美呢?因为他们的作品面貌虽然很新,却是从传统中走来,有营养.
! Y% r+ H* ~! z, X, N) t5 F0 n     沃先生则不同,从他的作品中看,他没有吃透传统,他是为形式而形式,这种形式相对于王镛与何应辉,则略显单调,他的作品技术(技法)含量不高,他只是在线条上下功夫,在外形上下功夫,他的作品,当然称不上美,他的作品,从性情上说,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因为有所谓的感情宣泄在里面.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沃先生走了一条不成功的捷径,他的思想是好的,他的学问也是有基础的,但他的功夫未到,所以他的书法实践水平不高------有时候,仅有创新的理论储备是不行的,他必须有强硬的实践功夫作后盾.
; Y6 n$ W/ z  w2 n     所以,沃先生的书法,我觉得与石开类似:有想法,乏基础.与其说沃先生的书法面目是自己的某种风格,勿宁说他是由于聪明过头,以歪就歪思想指导下的一种习气展示.
5 s, w% I/ U0 ], n( r
3 Q( {& T% U9 a: `& r3 f2 R+ U4 G6 Y0 _" {4 r% M
& }' J* U5 b% i7 ?
另,个人认为,在功力具备,个人悟性.学养具备的前提下,个人的书写习惯可能就成为了个人的书写风格.否则的话,基础不具备,再加上眼力和悟性的原因,个人的书写习惯就成了一种习气,习气不是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8 em8 face9 em23 em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