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831|回复: 4

[评批] 书法功态与功态书法 □马流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功态与功态书法 ( U' {; R! q# ^: ^
□马流利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血脉,东方艺术的精灵。几经蜕变,几经定型,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书体、笔法、章法都难以复加和突破。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毛笔文化的式微,标新立异的美术百花园也难觅入古出新、雅俗共赏的书法杰作。更为严峻的是,我们很难接近书法创作的真诠:严格扎实的童子功力、深厚广博的人文修养、优雅闲适的笔墨情趣、远离功利的性情演绎。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书法的窘境与困境。好在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和崛起,我们有责任和信心探索全新的书法教育方略,让传统血脉流传有绪,让书法杰作不断涌现。   一、书法功态释义
0 j. a  X# @- }5 ~! ~  书法功态,就是上文提及的书法创作的真诠,就是书法家临池挥毫、心手相应、书与意会、神思迹化的创作状态。! H/ u. s4 U7 S8 q4 V
  这是一个自如的状态。没有思绪的羁绊,没有技法的牵掣,没有笔墨的制约,一如平原跑马,长空掠鹰。
6 I1 h( X  Z. \5 o3 E6 @7 s  这是一个自在的状态。只是情感表达的内在驱动,只是笔墨生发的机缘闪现,只是结构章法的浑然天成,就像天上行云,山间流水。
- U) o) b" T. k; r& z) Q+ ^  这是一个自足的状态。无须刻意安排,无须牵强构思,无须外力激发,好比佛性慧光,本来具足。
% `6 T- d4 B- T3 H  这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春暖花开,夏木葱茏,秋山尽染,皆因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F; T3 @  w- b5 B( y
  总而言之,书法功态是一个功的状态,书法家技法功力、理论功力、表现功力、神思功力的综合体现。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功的状态,是书法家超越自我、超越法度、超越功利的类似于鬼斧神工般的理想境界。7 `9 o& i8 P" `* k0 E
  二、书法功态成因0 d4 I4 n4 j% @8 ]& \$ i
  书法功态不是初学者能够企及的。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1 ^3 k. e% f9 r: B+ H2 o, E1 A
  首先,是对传统书学的消化与吸收。要通晓中国书法史,熟谙真草隶篆笔法史,还要对书法美学和历代碑帖精华了然于胸。然后根据自身的秉赋和天性着重研习某家某帖或某体某碑,务求专精厚实,触类旁通。
: ?' N: D+ t$ s& k/ B; z  其次,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陶染。要有明师指授,学友砥砺。要与时俱进,把握社会文化的主旋律。经常参加书法沙龙与展览活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取得精英文化的共生效应。* q0 {; V( K0 R4 ]5 b1 A. O% r
  再者,是道德、情感、学养的积淀与升华。要加强道德修养、情感培育和学养修为。道德可以提升艺术,使技进乎道;情感可以催生艺术,使笔墨摇曳多姿;学养可以涵育艺术,使书法深沉华美。! Y  X. s# M) P/ Q4 \
  三、书法杰作的诞生
  F  `$ D6 o/ J( N1 r- \  古代书法大家植根于深厚的书法传统土壤,沉浸在浓郁的国学氛围之中,临池挥毫之际,书法功态往往能够不期而至,智慧的甘泉在毫端汩汩流淌,把文字线条演绎得烟云满纸,出神入化。传世的书法杰作由此诞生。# R+ y/ A+ n  i- \* u8 ~
  王羲之的《兰亭序》
; y* Q# t& h  v% S" r& W  东晋书圣王羲之幼学卫夫人,后学钟繇,转益多师,各体精能,为当时书学之集大成者。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友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放浪形骸,畅叙幽情。王右军乘着酒兴,展纸铺毫,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文思泉涌,笔底波兴。在一种十分玄妙的书法功态引领之下,序文一挥而就,有如神来之笔,其风神韵致不可端倪。评者曰:虎卧凤阙,龙跳天门。/ b3 Z/ v# j" C& i4 }! U: y" _: Z: V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2 I: ?: p. c5 V4 M
  唐代大家颜真卿与二王父子一脉相承,并融入自己的浑穆雄强、正气凛然的威仪与风范,开一代风气。颜鲁公在安史之乱中,弃笔从戎,气冲霄汉。战斗中惊悉贤侄在沙场殉难,悲慨交加,难以言表。唯一的宣泄渠道就是诉诸毫端,排解愤懑。于是,在一种别样的欲罢不能的书法功态推动下书就的祭文汪洋恣肆,***鼓荡,翰逸神飞,气如虹霓。4 ~0 M8 O6 U: [* n- N
  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
$ L8 K( n1 V7 E6 M6 f+ y  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文书画造诣颇高。在其被谪黄州期间,与佛印和尚过从甚密,文人雅趣与佛学禅味水乳交融,激活了东坡居士的“无意于佳乃佳”的书法功态,使其轻松写就的寒食诗词翰焕彩而线条丰美。全篇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宛如一首结构严谨、旋律优美的田园交响曲。                (未完待续)
" z' T9 f+ I7 {7 U+ L6 D, A& U& s/ h! o. K+ b
发表于 2007-8-2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好!face15 face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杂/,有不同点.无利,研究者吃什么,见过普通书者有多么拮据吗?闲余养心什么的话,又是到自娱乐段,送人字,还得自裱.有趣吧/到底,就算大概有多少年轻的没有摸过毛笔的有多少呢,谁在写字呢.以后谁在写.呵呵,见谅,聊了两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2 em2 em14 em14 em11 e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