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283|回复: 17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甘肃汉简书法和敦煌写经展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8月12日至18日)

       代表甘肃书法创作最高水平的《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于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建国以来甘肃书法第一次在全国书法界的整体展示。除当代书法作品外展览还将展出十分珍贵的汉简书法展品和敦煌写经展品。这是记者8日从此次书法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天水放马滩秦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等都不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珍贵的艺术遗产。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数万卷敦煌遗书更是完整地反映了公元4世纪到11世纪民间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

       目前,甘肃书法群众基础日益扩大,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书法交流日趋活跃,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此次书法展的展品包括当代书法展品、汉简书法展品和敦煌写经展品三大类,其中,当代书法作品133幅,代表了甘肃书法创作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此外还将展出经过专家筛选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的汉简书法作品8组99枚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敦煌写经15卷。此次展览的举办将全面提升甘肃书法艺术的创作水准,宣传甘肃,也是甘肃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迎接党的17大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8-18 17:18 编辑 ]






“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报讯  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省文联、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兰州市政府主办,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甘肃省电力公司协办的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于8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同时,《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当代书法作品集》《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武威汉简选》《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敦煌写经选》出版发行。出席开幕式的国家领导人及国家有关部委和在甘工作过的老领导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文联主席、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 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原甘肃省省长贾志杰,中宣部文艺局艺术处副处长汪泽. 出席开幕式的中国书协领导有: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陈洪武,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旭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如雄。出席开幕式的甘肃省领导有: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杜颖,以及书法界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书法爱好者300余人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甘肃当代书法作品133幅,这是邀请多位在中国书法界有很高权威性和公信度的全国名家担任评委,经过民主、公正、透明的评选,从千余件应征作品中遴选出的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过硬,内容高雅、积极向上,体现时代精神,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或古朴端厚、凝重苍劲,或清秀典雅、率真清丽,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充分代表了甘肃当代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次展览展出汉简书法作品8组99枚,都是在甘肃文物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由汉简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从甘肃所藏的大量汉简中精益求精、严加筛选出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这些国宝级文物的亮相充分展示了汉简书法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本次展览展出敦煌写经15卷,这些写经珍品不仅是佛教与东土原有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见证资料,而且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艺术遗产,滋养和哺育了当代书法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需要我们去作进一步的挖掘、梳理和研究,不断发现、总结其隐藏着的书法奥妙,以启迪、指导我们当今的书法创作,拓宽书法创作思路。
“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是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国以来甘肃书法第一次在全国书法界的整体展示,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创作交相辉映,在让首都书法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得以较为全面的感受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体察出甘肃当代书法工作者扎根陇原沃土,努力开掘陇原气质、禀赋,不断进行新的艺术创作的探索和发展。这次展览的举办,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对于开创甘肃省书法艺术新局面、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书法艺术的人文品格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必将进一步推动甘肃书法艺术迈出本省,走向全国,扩大甘肃书法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黎明)







简   介

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省文联、甘肃省文化厅、兰州市政府主办,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甘肃省电力公司协办的“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于2007年8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同时,编辑出版《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当代书法作品集》《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武威汉简选》《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敦煌写经选》。本次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一、当代书法作品展

本次展览展出甘肃当代书法作品133幅。展览邀请张旭光、白煦、张改琴、顾亚龙、云平、翟万益、林涛等多位在中国书法界有很高权威性和公信度的全国名家担任评委,经过民主、公正、透明的评选,从千余件应征作品中遴选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过硬,内容高雅、积极向上,体现时代精神,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或古朴端厚、凝重苍劲,或清秀典雅、率真清丽,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充分代表了甘肃当代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

二、汉简书法作品展

本次展览展出汉简书法作品99枚8组。甘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书法艺术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总数达六万余枚的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不仅是研究汉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艺术遗产,其“汉简体”的书风,影响至今。这次展出的汉简,都是在甘肃文物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由汉简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从甘肃所藏的大量汉简中精益求精、严加筛选出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这些国宝级文物的亮相充分展示了汉简书法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三、敦煌写经作品展

    本次展览展出敦煌写经15卷。敦煌藏经洞保留下来的数万卷敦煌遗书不仅是佛教与东土原有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见证资料,而且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艺术遗产,滋养和哺育了当代书法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需要我们去作进一步的挖掘、梳理和研究,不断发现、总结其隐藏着的书法奥妙,以启迪、指导我们当今的书法创作。这些写经珍品的展示肯定会给我们的创作以借鉴和思考,拓宽书法创作思路。

“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是建国以来甘肃书法第一次在全国书法界的整体展示,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创作交相辉映,在让首都书法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得以较为全面的感受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体察出甘肃当代书法工作者扎根陇原沃土,努力开掘陇原气质、禀赋,不断进行新的艺术创作的探索和发展。这次展览的举办,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对于开创甘肃省书法艺术新局面、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书法艺术的人文品格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必将进一步推动甘肃书法艺术迈出本省,走向全国,扩大甘肃书法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励小捷

《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汇集了出土于甘肃的汉简和敦煌写经中的书法精品,包涵了从数千件应征作品中遴选出的一百余幅甘肃当代书法创作的佳作,可谓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创造交相辉映。这次展览在北京举行,将展现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甘肃当代书法艺术风采,促进书法艺术交流,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必将对进一步开阔甘肃书法工作者的艺术视野,提升甘肃书法艺术的创作水准,推动甘肃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天水放马滩秦简一直是研究先秦简牍书法的珍贵艺术史料,总数达六万余枚的敦煌汉简、居廷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不仅是研究汉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艺术遗产,其“汉简体”的书风影响至今。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数万卷敦煌遗书,完整地反映了公一兀四世纪到十一世纪民间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另外,以《西峡颂》为代表的遍布于全省各地的历代碑刻,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甘肃书法发展的风貌,有的已成为书法史上的珍品,流传于世,并为后人研习。除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甘肃也是一片书法名家辈出的沃土,诞生于陇原大地的草圣张芝、索靖,名垂中国书法史册。赵壹的《非草书》是中国书沦的开山之作。自明以来,王了望、张美如、张澍、朱克敏、刘尔阶等先贤名儒,不仅以文史经籍著称,书法亦在全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成为不同时期甘肃书法的代表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甘肃当代书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以丁希农、魏振皆、范振绪、牟紫东、赵正等人为代表的甘肃书法家,用毕生的心血耕耘在甘肃书坛,带动和培养了一批书法新人,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新世纪以来,经过书法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辛勤耕耘,甘肃当代书法事业取得新的成就。甘肃书坛呈现山勃勃生机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受地域文化的熏陶,以及《文化热》的影响,书法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并研习书法艺术,将其作为陶冶性情、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我省的通渭县因书法氛围浓郁,书法艺术的高度普及和参与人群的广泛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甘肃书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专业书法家频频亮相于全国性的展事活动,提升了甘肃书法的影响力,带动了全省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铸造了甘肃当代书法的时代品性,逐步构建起甘肃书法的风格特征。2003年举办的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以高水准的展览活动、丰富的展品、广泛的社会影响在陇原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书法热潮。当今的陇原大地,各类书法展览活动已成为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各种书法研讨、笔会、培训、采风、点评、书法下乡等活动层出不穷,书法交流日趋活跃。

    近年来,全国许多书法名家莅临陇原,他们或举办展览、或进行书法讲座、或参与各类笔会活动,拓宽了甘肃书法工作者的艺术视野,让更多的甘肃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领略了书法大家的风采,获得了高水准的艺术享受。

    甘肃广大书法工作者将以《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为契机,认真学习历代先贤和当代名家的宝贵经验,立足本土文化,潜心研究,继承创新,培养和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书风格调,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使甘肃书法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是为序。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8-20 11:1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pp传媒者:竹莲溪居
(来源:书法纵横网)
QUOTE:
昨天下午去看了!

布展在中国美术馆的西翼相对的两个展厅,当代甘肃书家作品环布于展厅四壁,展厅中央各有一排展柜封闭陈列着汉简书法和纸本写经真迹.
明天是这个展览的最后一天了,有机会的一定要去看.
感谢琴岛大布衣及时在纵横提供的讯息

跟帖发一些我拍的部分图片供网友们欣赏,由于展厅光源控制加上个人设备技术能力,图片清晰度不好,不敢越俎代庖,精彩图照还期待专家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望敦煌——甘肃书法展》





附件
2007-8-17 22:58

守望敦煌 001.jpg (576.12 KB)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8-19 21: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祝贺 !热烈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法作品展

附件
2007-8-17 22:59

守望敦煌 002.jpg (538.17 KB)
  






附件
2007-8-17 23:00

守望敦煌 003.jpg (566.11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附件
2007-8-17 23:00

守望敦煌 004.jpg (573.05 KB)
  

附件
2007-8-17 23:01

守望敦煌 005.jpg (480.99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