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7-5-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724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梦笔三友
4 e% H/ _, I; H N& r* V) D- {2 v朱竟
- {% I0 ?8 |6 S; x7 G! G8 M \夜宿贡堡,皓月禅心,梦里梦外,是廊桥与流水,是城墙与小巷,还有几千年的传说:公主与孔雀;几百年的故事:少女和骏马。正如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而今天,我要说的是千年古镇贡川的三位书法朋友。
" y- ^" |, G. q% ^8 n- ^2 K一
Z) y& J+ P/ P4 l2 l( q5 \远师古人,近师造化。先说绍根,此友姓姜,祖上奉供姜子牙,说的是三国的姜维。绍根五官长得凌角分明,仪表堂堂,相貌也许比不上姜维,也许比得上姜维,不好比。6 W4 Z$ v$ P( n
三友学艺,同为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包任武门生。六年来,每周六携带习作,往返于贡川与三明之间,风雨无阻,不知疲倦。三友之中,数绍根深得老师真传。其书作轻重、浓淡 、刚柔、枯湿变化自然,包括用笔、用墨、用纸、甚至用砚台,也向老师靠近。7 z$ ~, s% r6 I, z/ _" ]
绍根教书为生,上课时,每天从古寺走过,每天与我佛擦肩。教书之余,常有家长找上门来,带着孩子拜师学艺,学习书法。有些家长带着自已孩子的同时,也不忘捎上自种的蔬菜,自养的贡鸡,偶尔也有一头自捉的河鱼。妨于情面,绍根自是不遗余力授而导之。学习一段,有所成效,绍根便赠给每个学生毛笔数支,宣纸数张。- U: c' S$ _6 X! f; G% s3 i5 w2 p) h
赠人玖瑰,手留余香。如今,少年得志的绍根,其书法作品频频亮相古镇,有朋友结婚,有装修房子都叫绍根挥毫相送。装裱费日渐看涨,谁说不是呢?这个话题,留给绍根自个儿解决去了。
3 F% A$ J/ K/ W1 N/ P4 } u' \, P教书、临帖、悟道、创作,周而复始,此中大有佳趣。更多的时候,其实是那种守着一碗墨汁,望着窗外丝丝细雨,因渴望艺术而爱上夜色的人。5 q! W, O2 L7 y x4 w
二
; x; h' | w# u5 j此地古称挂口,满街都是酒香。再说高永华,三友当中,年龄属中 ,我们都称他叫老高。老高学书从米芾、王铎之手,遍临黄庭坚、徐渭、张瑞图、黄道周,一路高歌,废纸无数。而今,回归二王,不能自拨,见习之者,必劝其导:“学习书法,从王羲之到我,如何,如何。”顿时让人肃然。
% n2 ]2 L, g& p( k) `) L/ v6 ^5 k三友一起品茶谈论书艺,老高感触颇多,学书法最大的要害,就是换不来柴米油盐。尽管如此,逢生日那天,其妻问送何礼物?老高笑而不语,要了二百块大洋。不出十日,从安徽泾县邮来一包裹,其妻打开一看,却见十色洒银宣一刀 。5 _* L4 o7 z$ s+ M2 r; w! X3 V/ H
老高身居闹市,门口自撰自写对联一副,“门对沙溪河心清如水,家近会清桥怀古似今”,横批“贡川人家”,常引得往来游人驻足。 一日,老高家门口人头攒动,原是一批游人在欣赏对联,其中一人竟认出为老高所作,便大呼老高。此时老高正在三楼创作国展投稿作品,见有人呼叫,探出窗口,定眼一看竟是有一面之交的书友,逐打开楼门,笑脸相迎。不料,逼近中午,书友他们应邀老高一起去酒店用餐。大醉醒来,已是黄昏,书友及众人早已不知去向,老板拿出菜单,要其买单四百块。老高直呼:两口宣纸去矣 。# W0 k. A' c0 A; c6 b
其实熟悉老高的人,都知道他古道热肠,校内校外,总有一批书法追随者,尤以女教师为多。长风入怀,挥毫万字,得到的便是内心的骄傲,因为始终相信,真正的心血付出,在和自已灵魂相融之后,终有一天,会散发出无法遮掩的光芒。9 W6 J4 X( W. D& g9 |+ E P# c
三
9 g# {0 v* w' N- R% h; O3 B/ g- B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三位书友,朱竟学书法时间最长,人长得最瘦。真的,朱竟是一个很瘦的人,喜欢那些更瘦的昆虫,每天夜晚,他们深深的交谈。% `$ ]3 @' m2 I8 {
朱竟早年亦诗亦文,亦书亦画,诗文书画,难舍难分。其诗歌曾在台湾一杂志开设专栏,发表现代诗几十首,换得美元些许,这也许是朱竟多年以后,很得意的往事。三十而立时,朱竟遭遇一场婚变。若你离去,永不再见。从此,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灶香,书法成为朱竟的唯一寄托。
* A3 z( G. e$ N H9 o2 L少年心痴,空洒许多无标题的泪。青春易老,仍为一个不真实的故事,暮暮伤心。人在失意时,藏身书法,苦度良辰。朱竟的两次婚姻中,第一次看似美满却不能终老,而见面一分钟就坠入爱河,从第六分钟开始争吵至今的爱情,朱竟也有除了书法之外,一对儿女成为最大的财富。" j& K+ ^. D4 X, u( \( t
朱竟学书从隶书入手,近几年专攻行草,笔起龙蛇,落纸云烟,作品悬街于墙,很多人看不懂草书,遇到这个时候,朱竟就会故弄玄虚,有人去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 “ 你听过鸟叫吗 ?”“听过”,“好听吗?”“好听”,“你懂吗?”听者哗然。
( K" ?0 z( T, p" `" v) w2 p有一首歌唱道:“男人久不见莲花,开始觉得牡丹美”。朱竟并不苦恼爱好书法带来的困惑,因为,让人困惑的还有:大家都在一天一天变老,可街上永远都有漂亮的姑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