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591|回复: 18

齐玉新 : 国展忽悠学之忠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国展忽悠学之忠告篇(系列)
齐玉新
前 言
国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门学问,因此,有关国展的话题似乎应该成为书法忽悠学中的一个体系了。奇怪吗?不奇怪,嘿嘿:)
+ C* O" u6 K/ y! r% r" F
$ \  ^- z0 Z2 ^) S. s; d* J  r2 d2 h
" u, E2 \4 M# y4 \2 k9 P前些时候我断断续续的发了一个《备战国展秘籍》,那其实就是国展忽悠学中的一个章节而已。
( K, A* v  W# i; H. b- Y. r& w  ~9 P8 q: W& w$ a" E3 j: k' Y
列位看官,我可没有忽悠你们啊,我可是实实在在的替作者们着想啊!6 E2 I7 y9 @$ b  R' f4 c

+ R5 w; e, o1 K4 ~1 ]临近国展之际,各种国展冲刺办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没想到三伏天的雨后也长笋,还是春笋)涌现出来为国展推波助澜,国展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也召开了,导向性的思想也出来了,这位炎热的夏日无疑又浇上了一勺热油。/ f  s; y" @& E% j% l5 C
8 P6 D0 n) c6 M3 J1 b" Y. V" o
唉,今年的大雨让天气不是很热,可是洪水又爆发了。值此全民抗洪之际,我也想下点毛毛雨(不是大雨,诸位看官不要担惊受怕!)。因此,在清凉的夏日里我决定给大家贡献一个系列《国展忽悠学之忠告篇》,仅供大家参考!仅供参考,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哦:)) h* d- L$ L; i) U" k0 H
2 r8 m5 L( c% C: q; d% g1 w6 g

9 }% s$ v7 k: n( ^2 O; a7月里的小雨哗啦啦啦哗啦啦啦下个不停。。。
0 ^# e( e8 q. c+ X% t1 g" Z3 S$ x8 B/ K* w2 J' I5 ?
第一篇:投稿作品几件最合适
经常听到有关国展投稿数量的话题,据说有的人每次国展投稿都是几十件的干,类似伦敦上空的轰炸机,少的也要5件以上。地毯式轰炸果然有效?. M7 L. x! `& D# ~! A
# `& M, g8 C  d! ?& e8 y
根据我的经验(咳!俺都不投稿,还舔着脸皮说经验,汗!),一般两件稿件就够了。为啥?一件作品可能会沦落到与你审美大相径庭的评委组中,那相对来说比较郁闷。两件呢,基本就容易岔开了(具体两件稿子怎么投,参见我的《备战国展秘籍(系列)》。5 P* \# F9 j" [( ~3 ^

* V  H4 C# T( I% Y至于说十数件,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你重复的作品在相同的评委分组中不会因为你投稿件数多而打动评委的。
/ E5 g, X& Q: _0 B4 s# h: m/ @  j
记住了:2件!多了没用,除非你有钱。
9 e6 Z) C. h! `  k
5 ?, c0 {8 T, r
7 Q) D6 {  t- R+ P1 Q
第二篇:新手最好别投国展
每次国展都有很多新手积极参与,其实我们这样分析一下:国展,我们不妨指向为:全国书法篆刻展和兰亭奖;单项展,我们不妨指向为:扇面展、青年展、新人展、楹联展、正书展。。;商业展,我们指向为诸如: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建党85周年、小榄杯、纪念什么傅山老子之类的展览。。。
  D  c7 _/ N5 D( S2 S. @
! c1 h; M5 t, {8 e

  t5 G, a, n/ f7 u# `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国展,中国书协都明确表态,全国展、兰亭奖是中国书法的最高规格的展览。既然是最高规格的展览,那不是一般人参加的活动。这样的展览必然高手云集,所以新手没戏!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基本没戏!即使你看到展览作品集中有一些很烂的作品,这个请你放心,这绝对不是评委看走眼让作者侥幸进去的,明白吗?+ x! G% A! b8 O, h3 v$ A  R
, I0 g( G2 m7 ~% u0 h2 L
如果你是新手,还想通过展览获得中国书协会员资格,那么不妨找机会参加那些单项展览,毕竟单项展陈忠康、陈海良、李双阳、张东明这些家伙是不屑于参加的,所以你的机会大大的!+ u  S+ w+ C. G: P$ z7 Q
& l. B" Y7 q+ f2 D
或者,铆足劲头参加那些商业展览,商业展览获奖一样具备中国书协会员资格,明白?! C! O# b2 e- t5 M: M  I
  B/ V0 B7 g9 y4 B
单项展、商业展是发掘新人的展览,国展可是选拔人才的展览,不要搞错哦!# f+ p4 k  f; j- {2 U+ d; f
9 k) T3 c3 n# K/ X' ?
奉劝那些新手、老年大学的书法作者,真的不要拿你的人民币拿你的辛苦和国展开玩笑,侥幸的心理是绝对不可要的。说穿了,不是全国会员、没有上过展览的,你上国展的可能性极小!# |0 ], r  ^0 T# J
  b) J8 P% ~5 ^4 D9 S% M3 B' |
第五篇:当心失手

3 g9 e$ u0 A' ?, U4 U. X9 z. O* q
" b# D5 ~( r  n, i
" G( L+ ^2 K0 ~- n4 k3 k+ _在第二篇中我讲过了,投稿作者要掂量自己的分量是否投国展,因为我深深的知道书法作者尤其是基层书法作者经济上都是比较窘迫的,一件作品的评审费30+50元的退稿费也不少,我的目的是:与其说走国展这个独木桥赌博,还不如把省下的钱在炎热的夏季买个电扇、给老婆买一把遮阳伞、给女儿买一个美丽的裙子划算,真的没有必要做分母让中国书法虚假繁荣!8 d" @# G+ s3 x2 t, O+ q9 t2 q
2 p0 h* v7 a7 \2 S2 c+ n, P) u
那么大家可能会觉得,国展一定是高手角逐的擂台赛。是的,可以这么说!但是高手们你们也别得意,我这里就警告一下高手们尤其是那些经常获奖的骄子们-----慎重参与!!!
( j3 f- M8 ~  V/ }) C) C6 a+ x) ^- b* i; h
为何?& e& N+ x- t  G5 d6 z

: L9 r8 ?+ ^2 z- }$ J; y其一:既然你获了那么多奖,你就要好好珍惜头上的光环,万一这次失手入展或者再弄个入选,那人丢大了啊!用赵本山的话讲:“以后你还怎么在文艺圈儿混啊???”大家会觉得你不行了!
% H) E+ f, E. c) ], T3 d+ F( P* a+ f  H. T+ [
其二:高手一般都是见好就收,俗话叫做“急流勇退”!比如陈忠康人家自第六届中青展、第七届全国展获大奖后再也不出山了,因此陈的最高境界永远铭刻在了老百姓心中!8 w1 C5 j6 P/ T
7 W4 E% b$ _4 v5 v+ s& _8 P
其三:王金泉获奖多吧?但第二届兰亭奖就在家门口与获奖失之交臂,他徒弟那一辈的都获奖了,这以后让家禽界怎么看?嘿嘿,高手啊,要学会珍爱自己,别觉得自己那两把刷子不错!' ~$ D4 _% k5 B9 G) q

  t2 i2 j, b$ C: j* ]其四:这好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独揽了吧?所以即使你水平高,也不能总让你获奖阿,上面不是说了吗:“要不断发现新人”!这还用我解释吗?比如福利彩票,要是中奖的总是那几个人,谁还会买啊?对吧?哈哈。。。% w7 I5 V  S" c. J
# o, Z2 ^9 \6 h% A
对于高手而言,多一次少一次入展无所谓,有所谓的是不要失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句老话要牢牢记住,现在艺术品市场可是很在意你的公众形象哦:)
6 K: b0 E' B3 e/ f' j2 p9 V. _$ Q: g# l9 t
高手们,珍爱自己,谨慎出手,应该从运动员转换成教练员了,不要让你们的粉丝失望!
% w) {( M* w) S( m
第六篇:是否交退稿费
本届中国书协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好像开创了一个国展“退稿”的先例,这个创意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书法家以及投稿者的福音!我发自内心的拥护,真的,我骗你是孙子!) M+ X( D1 I8 A5 D; N' T3 B
) F( B+ g9 Y) t  q/ i4 @
可是,唉,世界上的事就怕可是!: E0 C1 E* l' d2 t/ ^2 T+ Y
) H# C8 ^% f2 C
君不见妇女展、兰亭、安美等等交了退稿费但是都没有退给作者吗?当然这不怪中国书协,这是承办方的责任,这个问题以后我专门写文章说。
; Q" \0 Q. X3 X7 h. }2 Z3 l
$ {( x( R* o' O( g' P6 R0 E6 J; t退稿费,其实是承办方最大的陷阱。我们来分析一下:假如有10000万个稿件投稿,每人30元评审费,都要求退稿(每件退稿费50元),那么就相当于有近30000个稿件,明白?
7 s8 k9 R+ X1 s5 I" |
; g$ \% p! r# `( k# ?# w
7 ~% |6 t, I: I6 M% y
言归正传,这篇的核心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对你的作品有信心,就不要交退稿费!如果你对自己的作品没信心,干脆别投!老天爷不会可怜撞大运的人!评委也不会!要求评审公正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漏网之鱼不多矣。3 f- Z9 W8 [0 K1 x! J3 [" N
) @4 b+ I0 k7 x  D7 g, h+ b7 l
可能作者都觉得:万一选不上,我那精心的作品得要回来。我再跟大家剖析一下:
% w" d+ S! B9 a. q: V4 c. o9 G- H7 i5 k2 h
1、! k+ T7 j: a, v5 |- `# a
投稿参展的都是大作品,况且还是落选作品,承办方不会有兴趣,即使卖也卖不掉,没人要这么大的作品,因为没有场所能挂起来。所以别觉得作品留在承办方他们占便宜了!
" m: w0 P+ O* A6 A4 p; O
4 S+ ]4 Q) B" _6 o$ r
3 `0 T5 D3 f' t7 G+ K
2、3 x- k. ]; Y9 O
如果落选了,你还要那作品干吗?落选了就说明你写得不好,要回来做啥用?除了没事的时候看着心里添赌我实在想不出来那有啥用!

6 _0 x- Q/ |  d
: w* ?0 R2 J$ w8 e0 y

4 O( h$ B$ j: l3、( z( V; D+ T$ x8 y  }
即使退给你,那作品经过N道工序的折腾,也已经成了残花败柳,何必要回来窝火呢???

4 c# V2 A' h" N( V, [, u' j% k$ Z6 B- S$ I7 V! @5 I) F, _5 u
. u+ Q) {$ Q( ~( j8 e: ^, M
综上所述,我觉得没有必要交退稿费!有那退稿费50元省下来可以买好些宣纸,够你糟踏几天的了,对吗?!:))
. r8 z9 C5 ?, J
第三篇:作品尺寸与作品形式的问题

4 _$ }- w$ r! y! G$ y. @, ?0 h
" z% i. M9 c& R9 C( S' @* o- c作为作者参加国展作准备,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考虑作品的形式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形式更适合展厅呢?(或者适合评选)
7 R; y. {* ]! P" b! u9 H/ l; j) y* ]
通过几次在国展现场观看评审,我觉得还是条幅相对多一些,也比较受评委和承办方乐于接受,同时条幅相对也好书写也好把握。不过我需要说的是:
/ g& b- ~0 ~+ X( d1 v1、
4 |3 o8 R( d: u! U& H
最好别觉得8尺条屏很大了,一旦挂起来,就显得很窄很单薄。
9 k! W& `2 J4 D. Z& w) z5 E
2、
2 v6 E9 o# s3 O( }' {( k+ _
我觉得8尺整纸长宽比例相对好看一些。
, ]- r; v0 d1 W- y; J/ [( W
3、0 y9 o  d1 K  ^! O' P7 Z# h1 O4 w8 E
8
4条屏比较好看。
  m6 E" }( ]7 y0 |3 y% m
4、7 S% N4 T1 I0 L: E/ r! y
千万别觉得6尺的不小了,放到评审现场,在那些大作品中,显得很猥琐。
# U6 A/ T& [4 A4 ?% q" S
5、1 u- V0 t5 C3 z- z
四尺对开、四尺整张?您就省省吧,别投了。
& N4 p5 J7 @$ T- ~2 M! e
6、) M, V( h! X- i, T
8x8
尺斗方不妨考虑一下,那种现场效果的确不错。

/ i( a3 m1 J8 _% w7、+ p* X+ j; }( d' A
参考一下理解展览作品集,统计一下哪种作品入选比例高。

) `' ]- L  U' f- j4 X4 l8、
' k$ o' i  O5 R- O/ U1 h
尺寸要严格自己把关,宁可少几厘米也别超了,因为尺寸干掉是本世纪最委屈的事情之一!

  Z- u0 u: o& F8 @; }3 {, M/ @9、. p# \# I: z' K5 W7 J
限制横幅,控制册页、手卷的入展比例,这是历届展览的惯例。(纪光明先生语录)
9 Q  L1 f; k# O: I
10、; g1 P9 I# u' I, H
作品的尺寸请大家遵守征稿启事的要求。八尺幅度已经能够展示书法艺术水平了,这也是广交会场馆能够展出的最大限度。(纪光明先生语录)
+ V2 q; v1 ]2 E
11、关于托裱问题,除了小件组合式的作品可托之外,其他作品都不要托底,更不要装裱。托底的作品在投稿时,请自己做好包装,以致不损坏。! d, Y4 M6 b$ X7 S7 W
12、至于是否使用绢,这个无所谓的。写得不好用啥都没用,八届国展评审现场有评委面对一个8条屏绢本草书遗憾的说:“这可以做多少条裤子啊,拿掉吧!”
& X: w2 f* _" y13、宣纸不要太花哨,现在评委不是很好色了。3 Y- ]* V( g8 f# _
第四篇:心态问题
* ?' |  _- w! F6 e3 C2 j: Y

* L% y: q+ `( t' s& S0 X貌似乾隆皇帝说过:“书乃游艺之技。”具体谁说得我也记不清了,管它呢!
, ~! n2 ]/ I) P8 A, }, _5 E7 A( ~+ @$ W
书法,在当代,应该是一种业余时间的休闲食品-----毕竟绝大部分书法家都有其他的工作。如果把零食当作主食来吃,不仅吃不饱,而且也会营养不良。
- M% V% X5 _$ I+ X' s6 P6 t
7 c; i1 w6 |! ]3 J" Q- E( V
% |7 `/ A- r& Z5 I
可是,这几年因为备战国展有累死的,有因为书法离婚的,有因为书法语无伦次甚至神经不大正常的人很多。我觉得书法搞到这个程度,即使繁荣了,精神病院也繁荣了!
$ w: X6 ]5 P; v- ~5 ^, ?; K! e0 M# U0 X- |0 j+ l2 [
如果王羲之看到大家这么搞书法,也会郁闷得去裸奔!
/ ?* Z4 d$ [1 I% o# ^
% o( S" I1 Z5 Z7 l9 ]+ B不是入了国展就成了不一般的人,中国书协有8000多会员。
0 S6 @: F: ^7 x: \3 F3 G+ c
, n) M0 e, R% Q
" s: g" i) Q, H" r/ l0 i
不是加入中国书协就能卖字,书法能卖钱不是光靠水平。
0 E5 y% X% o6 s, B! t& G
2 ^( i* z4 y" g& z& {. G1 a/ {不是获奖了就能出人头地,关键要会忽悠。(有兴趣地可以参看我的《书法忽悠学》,论坛“七嘴八舌”栏目有。)% W5 {4 z' l4 K0 D# ]4 i
+ q% n4 _; P  E' H" c0 ]
不是你写得好就能上展览,风格、评委审美取舍、评审时的疏忽、评委瞬间打盹。。。如此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 d4 H& F, _; {* K6 G) G
* a1 c1 }7 t9 U5 b  F所以,入展了也不要像范进中举一样开心(那样对心脏的承受能力绝对是一个严峻考验)。落选了也不要怨天尤人大骂评审不公平。纪光明先生不是说了吗------“但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公正,我们只能保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语见《纪光明先生关于九届国展答网友问》)
! U5 i. M; n1 ~3 V! m- k3 x# W, k

* U$ S" X4 c5 \% C" P( m# u) C. }在这里我真的发自肺腑的忠告参加投稿的书法作者们:“入了就入了,落了就落了”,大不了像崔建唱的“从头再来!”
4 r  u. K* W$ o% x' ^8 a! l& `$ v  k- F/ q9 D
书法家同志们,不要因为展览的结果闹得老婆孩子小心翼翼的,不要闹得寝食不安影响工作,说白了,书法就是玩,既然是玩,开心最重要!
' J& N5 q( }& ^& K
3 s* ?) j$ K9 t: C' {4 ~$ C) P书法家同志们,正确地看待国展,正确地看待结果。不是有人说过嘛------人生的第一精力用在当官上,第二精力用在赚钱上,第三精力用在泡妞上,剩下多于精力搞书法。' S: M% C2 a- T9 M1 `

& e: [% s& H8 }/ t* D% E
. \$ g2 O) Q8 m2 t6 H. M
对吗?嘿嘿!
. j& J3 b- A( s  Z! x) y3 h% h
第七篇:不要集体送稿
我们经常会被各省、市书法家协会组织集体送稿。因为各省市书法家协会总是把“备战国展”当作一场书法运动和书法成绩。
% `$ N  c- b+ g+ d1 L9 \% M: ]. m* \% F% i
其实经验往往是错误的,我们的投稿作者会习惯性的认为:“集体送稿好啊,被重视阿!”( J7 c& r. C9 ]2 Z) O
; b1 S9 A+ s' ^1 ~  j2 {2 {( N2 o
我们的全国会员也会认为:“集体送稿好啊,会员免初评啊。”
+ O  E. ~1 M% H* Y$ x- T0 o
- u$ ^: n6 o- n3 a9 C% S$ ]% Z7 L大错特错!错的一塌糊涂!
# h3 t, k+ f; O3 `5 G1 M/ @% b+ t( C; N
据我所知(其实是我有意识的问过)一些获奖作者,他们的获奖作品恰恰是自由投稿的,集体送稿或者免初评的那件作品就不知道到了哪里去了!6 B+ N( J" L6 }& |( q2 Z" ~
+ [* a" y' i/ U3 r: h3 O" c$ K/ h
大家听说过建党85周年书法大展好多高手的作品都没有入选吗?那其实貌似都没有进入评审现场吧?鬼知道!
2 P7 H0 P3 R6 [1 U3 n& Z" Y
8 Q4 h. r$ k& O  i; _再者,集体送稿,评审时一大卷作品可都是水平差不多的阿,你的稿子和那么多水平接近或者高手的在一起,还有你什么事儿啊?对不?/ q; z: ~+ z: K1 D5 b6 K% i
$ F  g. Q9 c1 a% c5 Z1 g
再再者,万一这一卷作品被特别关注一下,你受得了吗?!是不?
! I! `3 ~- `. C. r% v5 M. n- V2 d8 ?% @6 l
建党85周年苏州书协集体送稿全军覆没。。。$ y( K% n" t! c- x; Z, H0 y- X) k

+ w8 C. B- }' L5 W1 `+ |+ y八届国展山西书协集体送稿集体失踪。。。
# e* t% y" }2 Z1 [4 u8 d1 I
; W, V/ R9 T5 U2 q+ }或者,。。。总之,根据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主要是我忠告大家,自由投稿吧!
4 \0 X) {+ y0 L* m6 p. Y, W: \9 ^% X5 E
(各省市书协,对不住了,我不是有意拆你们的台,此时此刻我完全是为了基层投稿作者的利益,因为入展的几率对于他们太重要了,对不起对不起。。。)3 ^2 [1 `. t5 z+ L) Z# U
转自:【中国书法家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玉新: 备战国展秘籍!

写在前面的话

- x2 t" L2 D' Z$ d: W: J. b( @" V+ j" K3 e
齐玉新

7 V4 y+ M( _6 R0 i1 c
5 E& {; `8 ?8 P% t4 S九届国展已经拉开序幕,列为看官一定在思考如何创作,怎么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入展。- O8 G' X2 ~9 J
" z- Y. t( d- N7 t" A
如何准备国展作品?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评审的时候顺利过关?这里面其实是有诀窍的,诀窍是什么?我慢慢的和大家道来。
; j/ [) I+ o5 F4 [: ]3 _! u8 _  Z! v* f
不过我郑重声明,您要是吃了我的药,病没好,别怪我!您要是病情加重,也别怪我!
5 O- z# |/ N9 O+ l/ X" w
6 Z( K+ d- [$ ]特别强调本系列讲座仅供参考!!!. G. K/ Q( @! O# j) M0 }
第一招:瞒天过海
九届国展特别规定了册页的入展数量不超过5%。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册页的概念是什么呢?其实册页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概念,书法作品的形式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因此我们偷换概念。* o! n$ a# n. i- L' O
: t! I+ A4 K  `9 m3 J& U
您把您想创作的纸张裁成册页那么大的数张。写好以后呢,粘贴在一张比较厚的纸张上面。注意:1、粘贴的时候最好沾四角;2、不要沾的太细致和规矩,以免被认为你是托过的。背纸,就是被粘贴的纸张,1、最好选择厚一点的(比如粉签纸、泥金纸、泥银纸)。2、背纸最好裁成册页的宽度。! b( @* l2 ^0 R* i

' C2 w% E/ |" f7 l% ~这样实际也是一本册页的形式,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不能被称为册页,因为:1、不是装裱的。2、没有硬皮封面和封底。3、这应该算手卷。
% u6 z1 L' [1 N2 x1 S8 Z( t7 b1 `( E. M
优点是:你可以把要写字的纸随便写,写的不满意扔掉重新写,总比创作一个完整的纸张要简单的多。' |# I: P. S: l
" ^+ T9 G, [6 w, d0 L: {
邮寄:您可以把那个背纸弄成册页单面那么大的折痕,粘贴好后,按照折痕折叠起来,类似册页那么一本。这样在评审的时候也不会皱巴巴的影响卷面的干净程度。) @6 z! ?' v% J. e
  f) e; N7 B" ]# @! a. C' d4 g) @
窍门:第一页的题签您可以特别写上:xxx书古人诗词手卷。目的是强调一下:我这是手卷,不是册页!9 U8 G/ m  E9 q6 k  P# i
第二招:借尸还魂
  C# Q+ T; @! G+ h9 i0 [: r% j6 ~" G
很多作者可能会很迷茫:展厅中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古人那种形式感?很多作者也很迷茫:写一件作品应该怎么考虑格式?
7 J/ A! \* W0 v+ x# c! P6 P4 R8 J) E& U. ]2 M5 ~/ Q
于是很多作者去翻翻国展的作品集,看看那些获奖入展的作品是什么样的,然后照着弄一件。其实我告诉你们,这样去模仿一件作品的形式还是很粗糙的。应该怎么弄才不粗糙呢?听我说:
2 o# |  ?2 w. Q0 q: ?% f  |
) f5 G+ T6 C  f1 ^% w1、先确定你要写什么样的作品。是横幅、手卷还是条幅。5 _9 H; A" {* c& X3 T5 `
2、找一个你比较认可的形式的作品或者字帖的图片。  P4 J6 u* b) @# U
3、找一把尺子。& `. r7 c: j( Z; L2 Y! N, {- d
4、用尺子测量你要模仿作品的字大小、行距大小,然后同比例放大,这样就确定了你要模仿的作品字、行的坐标位置。+ k8 L: d4 t/ v! e( j$ B
光这些还不够,继续往下听,下面我们要做细致的工作了。
7 L% a  o4 x, @" F) z: N1、研究一下你要模仿作品每一行的中轴线,最好根据每个字画出轴线左右摇曳的曲线。5 Y% J* {* }1 K
2、确定每一行那些字中,哪个字多大、哪个字多小。* u8 P5 I8 {( P
3、确定每一行字中,哪个字是变形的、哪个字是伸张的、哪几个字是牵连的组合。5 _$ s  }  u8 W9 ?# }3 z: C
4、确定行与行之间的穿插关系。
7 P' _$ e4 Q# C2 ^5、确定落款是怎么写的。
4 L* o$ P+ u& V( O% c" |" k8 V2 O- \" Z3 D$ X
不管是横幅、手卷、条幅,只要你把这些做到位了,就行了。可能有人会说:不同的内容,依样画葫芦能够套进去吗?我告诉你:你试验一下,别管古人第一个字是什么,你也大概照着那么写,虽然内容不一样,按照人家那种章法模式搞出来以后,效果绝对比你自己创造出来的高级多了!因为古人那种章法是经过多少年检验出来的。' n- F6 G& D6 R8 p7 n
$ O& n! k! x+ N
再者,如果你想以获奖作品这样做一件属于你的作品,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 T% ^  T! z% D# o
  ]2 ]  i# m$ F; b8 @+ H+ I# ^% m
还有最省事的办法:
: }+ p0 O; {, J( A; d5 b: U( R8 ~* [) k
1、把古人的手卷作品变成条幅。这和临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明白吗?# A; D2 U4 o- j% v2 E% i) y/ [

9 r3 K, K& v7 t1 o# D2、比如:获奖作品有书写古人论书句子的那种,你在其中偶尔添一两个无关紧要的字,然后去掉相应的无关紧要的字,那样就是你自己的内容了,也不属于临摹:)
' e# `4 {' v: J* Y
4 K6 A! j; H2 q
第三招:雾里看花
事实上,这些年的展览越来越注重作品的形式感。也就是说,大家已经开始发觉,作品的形式在展览的评审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好的作品形式感是往往决定评审中的“生死时刻”的。7 A* p- l+ @0 O/ b2 A. E
7 K6 d5 U( N9 F8 x3 `  {* f# b2 t  T
既然如此,我们这个讲座前面的部分我尽可能的和大家多多探讨“形式”的问题。
( P8 Y1 P% P+ }5 _* A7 _1 j1 V
" ^7 U% {0 H% T# b" n+ I9 w4 u- N我们的作者一直在:纸张颜色、拼接、打好多印章等等上面下功夫,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形式创新其实很简单---改装!
; R  V# K* w  Y; q6 W' j" @; |4 F' j6 P0 |& K
下面我们来说一个改装的方案:
: X0 A; r" ]8 ], @9 O
* @. x/ s6 ?0 U: i6 p0 Y6 Q画像题跋、拓片题跋大家见过吧?就是一个图案为主,题上很多文字。那么好了,我们投稿的作品可以用这样的形式吗?大家觉得不可以吗?我觉得可以,但是需要改装。( X$ E! R5 m& e' R9 }  D

3 K- t# v* I% K, Y7 b1 S1、首先,我们最好改装成手卷。% l& R( A# f1 T, u% X8 o
& B7 o9 q( U4 ]- a  E. y% G% T, p( {
2、图案绝对不能太大,喧宾夺主就完蛋了!3 @3 m4 y% K) R+ o. s% K

9 U$ d$ x0 H# t( M# M* t( n3、如果是手卷的形式,可以用一个小的图案或者图案的颜色尽可能的浅,或者图案的颜色在纸张的背面。2 o; M; _0 n1 I
, y, B6 x: _* y
4、图案最好是汉砖或者陶文。因为相对小。瓦当似乎也可以。
; T  [2 z7 \/ C* o. |, S) Q6 Y" [% `7 J% J# J& ^  O
平时,大家喜欢用印章来装点作品,这次国展大家是否可以用我说的这种方法呢?这样弄出来的作品还是蛮新鲜的。只要能吸引评委的眼球,夺得评审的“生死时刻”,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2 E' C6 s4 W2 Q) Z& A

$ [$ N* m  R3 C这样的作品,是美女簪花呢?还是雾里看花?
9 X4 @( ?, K! v. ^; q* M& I- |( d# n; w6 X) Y: |+ J1 L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扔了砖头了,看大家能否想出“玉”来。
% _3 [) w, l4 M3 s5 h7 g' ^. R2 c! [% u; i8 H0 d' P- E

6 O& p9 [/ o: I/ [. B& E) \9 S- e5 w  @- j3 d: k' F6 |
下回书,我们继续忽悠:)' Y' M# b" Y/ f: t  K6 \, F
第四招:美人计
人皆好色,评委也好色。  N, f/ v7 l6 W- _# [2 L
: D" T* a/ y1 G: f/ M3 A6 K" v
人好之色,女色;评委喜好之色,色彩。
! E* i2 l- t) N" X) \, r. x* R
前些年学院派书法一出来,书坛上下一片哗然,大家骂声一片的原因就是:拼接、色彩。可是大家现在看一下,展厅中的作品有几张是白纸黑字的呢?不都是彩色材料了吗?!不都是拼接的形式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作品和展品的区别。展品是放在展厅中的,展品是要在大场景下从几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所以你要想出奇制胜,你必须有吸引评为眼球的高招。& C" q, Y: y, z! S
! H8 i1 e# K6 I# |( F) a5 q
啥高招?那就是用色!我叫做“美人计”,如果你得投稿作品是美丽的姑娘,那何必不给她上上一身光彩夺目的衣服呢?陈振濂教授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出嫁的新娘如果不穿的光彩照人,那说明你自己都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回事情,那么新郎会把你当作一回事情吗?换句话说,在国展评选中,你都没有把作品当作一回事情,你说评委会当作一回事情吗?5 t1 p7 O' x1 Y8 q% o" H3 z

. q# u* I4 b. x8 R所以,要想让你的作品有出奇制胜的心愿,那么首先从色彩上、形式上给你的新嫁娘好好的打扮一番吧,谁都好色!$ x3 F- o5 I) X- {
第五招:苦肉计
古人有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中有“苦肉计”,古往今来苦肉计一直在使用,尤其是在各个领域不断地被使用。* B7 h+ D' C% x1 Q$ |

- v+ v4 d* a8 v7 `# o# L书法可以使用吗?答:可以!6 \. y+ {( W! t2 b
- \6 ?2 H  n6 V# |; ]! y7 h
怎么用?展览中用啊。展览中怎么用?列为看官且听我道来:, N+ Q2 z  @3 t+ l2 M0 {* A
+ G& V- g, M0 E4 m; C, r
你要尽可能得让评委觉得你对展览是极其重视的,你的作品是花了很大心血的,这样的话他们都不舍得干掉你的作品。具体操作:
6 ?( T$ A/ ]3 k' u; N- S* y5 F2 P1 y) W" H0 Q, ^
1、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你就干一个8尺横卷的小楷,字越小越好,哪怕把《四库全书》抄一遍。我曾经亲眼所见一个评委抚摸着一件小楷作品感叹道:“真不容易啊,抄了十几万字的小楷,给弄个提名奖吧!”
& P" K1 d+ ~. b1 T3 _9 L
; z7 U$ X. a7 a& O- O4 S2、混充残疾人。这招太苦了吧?不!苦肉计的核心就是“越苦越好”!最后在作品后面附上一张纸,说明你身患残疾,用书法与病魔作斗争,用这个感动评委。(注意字数简明扼要,字数太多没时间看)。% V1 J4 |3 o& b7 S! @- L, L. C3 s, z
9 ]! q: |% I3 y' m
3、用右手写,然后特别注明”左书“。那评委一看:”我靠,左手写这么好啊!“。
/ |2 r  H4 c' ?1 Y4 }) f# W* a+ Y: [& Q9 [, H9 h$ y
4、用右手写,然后注明“臂书”,就说你没有手,是用手臂书写的。
, J+ Q' W. Q  o$ @2 D
7 W( E; |$ o* s9 H' Z$ s% d5、在作品后面特别注明你是97岁(注意身份证号中有出生年月,修改一下)。评委一看:“我靠!百岁老人啊!”
* h' H" u6 u5 X& a$ z3 Q1 i' F& u- z/ Q+ z3 j  m1 Y" P  W. J3 J
6、还有很多苦肉计的类型,大家开动脑筋自己发挥。。。
0 e) i1 k- G- ~4 A
0 e/ l. V( @3 W/ `& B上面这些办法大家可能嗤之以鼻,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展览评审竞争激烈,这些方法总比请枪手代笔强多了!不管黑猫白猫,入展就是好猫!
9 r1 K8 T: r: r' P
* W# b4 w( L6 P$ K苦肉计,用不用在你,说不说在我!嘿嘿
5 E& z. l' h7 I0 F
第六招:倒挂金钩
《谜踪拳谱》里面有这样一句拳诀:“左手晃动螺旋式,随机应变任我为。”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有“根”,还要有“虚晃”的东西,只有做到了虚虚实实,才能做到自由的变化和应对不同的情况。
, X, I7 B& E3 I& [! X! P: O2 K: k0 m7 d. J0 |: B; q  D8 X0 n
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入选展览,入选展览当然重要,因为你要忽悠别人总的有一个“中国书协会员”的证书。我见过各式各样的书法培训,什么冲刺班、集训班、名家班之类的,到底效果怎么样只有那些积极参加培训的人心里明白。但是书法忽悠学不这么弄,这种打法太常规,这些蹲马步、站桩、打沙袋都是最基本的。今天我要讲的“倒挂金钩”就是出奇制胜的一个招法,大家听仔细了:
1 n# o5 N6 H& `5 E( ~& t. X- }
# c! ~  w5 X, _- H- G不知道大家分析过每次展览的投稿情况没有?尽管我们以及展览馆方都公布这个数字,我想大家一定没有留心,那么且听我细细道来:现在去找一本展览的作品集,看看最后面几页是不是港澳台以及海外的?看完了吗?什么感觉?不用你说我就知道你心里想的:“水平一般啊。”是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会入展呢?原因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书法忽悠学就是要在最司空见惯的情况下出来意想不到的招法。因此,这一招倒挂金钩的具体技击要点之一就是:
. U% v" \$ j; W; o7 r  M$ N2 s9 j* P& b2 Q
1、如果你的书法创作水平差不多的话,你把你的作品寄给海外的朋友,委托海外的朋友寄回国内收稿的地址,但是最关键的是你的身份是要变成海外的(我觉得这很容易,没人会查的)。如果你的投稿变成了海外,那么你就相当有可能入展。入展了你却在海外名单里面了咋办?到时候打电话解释:“作品是我的,是我妈妈帮我投稿的,我不知道的,给我改回来吧。”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改回来的,他们不信你就去当场创作证明真假啊:))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记住:一定要等到名单公布以后打电话,否则有可能名单无效!!!!!
' I! @4 Y$ {8 F8 A  w. p
  Y+ {2 U- H, R1 U' i* e明白了为什么叫“倒挂金钩”了吗?倒挂回来了啊,嘿嘿!
6 F2 v5 s  b! W% {4 `- Y% e# ~1 H6 Y
2、东道主现象你肯定知道,为啥东道主入展的作品多呢?不要说人家都有关系都走后门了,真的不一定都这样。但是既然主办省的作者肯定会照顾一下的,这个公开讲都无所谓。可是面对东道主现象你除了升起之外,你想过“借力打力”?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借力打力”。那么我们也运用一下:在大展征稿的时候,你把作品寄给主办省最好是主办城市的朋友,让他们替你用他们的地址投稿。将来一旦入展解释的时候你就说:当时我客居在该地啊。
' a2 a/ i1 k7 P' u% x4 `4 c8 ^8 ]0 g6 N" r( g, E1 r
要想入选展览,除了写得好、机遇之外,适当运用书法忽悠学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倒挂金钩这一招可能会让你出奇制胜。
* l: T4 q$ a9 d0 Y& S
% k3 i  M1 o0 _
本招要领:思考和细化倒挂金钩的具体操作细节,做到最好不出纰漏和最合理的解释。
课外作业:任何一种招法都要活学活用,不要拘泥于齐老师这两种要点,想一想倒挂金钩还能怎么用?
9 n$ @) ?/ W' R" o) E
第七招:暗渡陈仓
每逢国展,各地书协都要组织集体送稿,因为征稿启事上面写着:中国书协会员免初评。很多中国书协会员也觉得这是我们的正当权利和应该享受的义务。
* j2 I# n* x% u. p) _( x0 m8 S( A
" N. e3 c# _( C不过,说实话我告诉你们,既然我这个叫做“国展秘籍”我就要尽可能给大家讲点有用的,欺世盗名的事情我尽量少干:(
6 ?$ k% P# w7 K7 X. L" q3 z" v/ ?) S  w- V2 x
大家还记得八届国展山西选送的稿件全军覆没吗?大家还记得建党八十五周年苏州选送的稿件遭遇雪崩吗?我曾经问过很多获奖书法家,他们都说:“很奇怪,我获奖的作品恰恰是自由投稿的那件!”别的不用我多说了,理由留给大家思考。$ F! w% S; i# m* _' y- Z

5 B: y7 }8 |, v* F3 N# d+ E我要阐述的一个核心意思就是:能自由投稿的就自由投稿,最好别走集体选送稿件,别以为那是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午餐说不定会拉肚子!(我绝对没有忽悠投稿者。)3 ]3 N1 D' N4 Q( l$ ]  D) P9 {

& g8 U/ B  ~6 R: P; h: ?* X; W如果有条件,可以两条腿走路:一件集体投稿,一件自由投稿。其实投多了也没用,因为评选在初评的时候是相对很公正的,只要你写得好一般不会有遗漏。如果你写得不好,你就是投稿100件也没用。% r& k7 Z' P5 A: O! n9 e
) w, ]$ D/ z3 U0 r- h
有些地区的书协要求中国书协会员集体选送稿件,这是书协的任务。不过你千万别把命运寄托在集体稿件上,该自己投稿还是一定要自己投的。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Y  w. R0 z% }; U
重点提示:如果你真的想投几件稿子,那么每周寄出一件,这样你的稿件会按照时间错落开。好处是你的稿件可能会分散在不同的评审组中。千万别一个信封装20件作品,那样的概率太低,有可能会成沓的被扔掉
第八招:移形换步
任何一个展览都有东道主现象,这已经不足为奇了,这已经成为当代书法展览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 S, w  ]  }+ m* ?9 S
* y# F/ S- d' {' f; l& C6 ^* I面对这个现象大家除了愤懑、麻木之外,想过怎么利用吗?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你怎么认识和利用它了。( e9 c  `( }0 ]& u6 Y

, C. {3 r2 v7 ~- z4 a比如九届国展,广东入展、获奖的肯定比以往国展比例大,那么我们不妨利用一下这个东道主现象:# H5 ~3 d0 [# M/ ]0 C4 X
; |2 }) I: r. w" D. I- e
把你的作品交给广东的朋友,地址什么的都写成广东,让他从广东投寄。这样你就成了“外地人在广东”,我想在评选的时候对你还是有好处的,如果要是分省评选的话,你的优势就大多了。虽然这么做有点那个,先别管,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观点大家都明白。
+ r- P$ V" g" w1 ^  a2 u% B% l8 G2 Z( d; y7 T2 j0 A3 R5 Z0 q
前面有些人认为我得这个讲座是投机取巧,是歪理邪说。我的出发点就是告诉大家怎么用最少的投入做成最大的事情,我这个讲座的核心思想就是告诉大家:有些事情是可以“四两拨千斤'的。
$ P  I& o, `5 v( a( ^: C
第九招:龙抓手
龙抓手?对!所谓的龙抓手就是两手直奔敌人前胸,下手直截了当,而且具有:稳、准、狠的攻击能力。- Q6 j# G4 Y; [/ w4 k  e

# f- X- \* {: C" F& Z- S对付国展,很多人苦于没有一招治敌的的办法,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下龙抓手的用法:3 u  x/ y9 X$ X8 M
  E7 z8 @" _  ]6 x
1、作品形式:对联8 O) k2 u+ M9 M+ f! n  S

$ Q2 L1 t  z- I. [; U' u2、对联字数:7言联或者十言联(不要再多了)。+ v3 r: E- h+ x6 g9 `

# x$ r1 O' o3 K: k, G8 U7 x3、字体:行书、隶书、魏碑三种推荐字体。
1 U6 m4 S' r8 y4 J& J7 E) D  _8 ]
龙抓手的好处:
1 i  d- T: u6 Q
% u/ R( ^5 M. S* P  ]1 y0 k1、作品形式简单,写坏了上联或者下联可以重新、反复来。% H& _: m& U6 V2 N/ i/ X( H. K4 f

/ D: p/ N( l; b# N/ @2、字数少,易于掌握。各个击破,一共就20字以内。- @  ^( Z5 R5 I" y  g, v& W
: y. M* U  f0 f
3、三种推荐的字体基本都属于单字操作,章法简单,壮如算子排列,省掉了章法的难度。
/ z5 ?" h# w, l$ o
( D; t! x! C& y" g6 J" V3 ]4、学会了将来参加楹联展还可以用,如果是行书对联,将来还可以投稿行草展。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是也!
  k5 T& }" V5 r% L5 [* C3 N- ?
. @! {1 S9 X% R6 t$ s4 A! e$ ]2 w/ i, D操作办法:+ {6 H4 ^+ I* m; D/ j, e2 O9 b5 I# k
# n* m5 @' ?3 Z; c2 _# _5 m
1、去书店选择那种《古代某贴集字对联》的字帖,利用投稿前这段时间加紧训练,反复训练。
/ _, f/ c) G; u1 J* `6 v( E5 a; [1 o9 r/ b4 K8 J- X4 \" y
2、找一本国展的作品集,选择一个和你路数差不多的,重点临摹。
# {* G! [! J1 m& }1 v: c; }& _  R
' m2 i' E  T+ ~操作要领:
$ a' Y7 I; K+ ^, K& E- B' B: @  Z4 g" ^6 O9 W) T0 D
1、古代集字联最好稍加改动一些,以免太象集字被评委认为你还没有出贴。
- V$ w6 j6 T/ M& q4 V9 Y' l$ j! ?9 w
2、选择国展作品集一是选择年代稍久远一些的,比如三四年前的;二是选择那些商业展览的;三是最好别选择获奖作者的。因为以上这些都目标太大。+ G4 K, E9 O) A) j/ s6 H

7 T4 P7 M) |4 S9 ]% W最后说一下对联尺寸:最好8尺,小了在评选的展厅太吃亏。0 w8 ~# ]  f& ]9 ?  c
7 w8 U4 }5 m! F" C. b- R/ x
好了,本讲座就到这里,具体怎么用看每个人的造化了。。。% t5 ?6 Z& |" Y" l
第九招:化零为整
有人可能觉得老齐你把成语用错了,其实我没有!
/ f9 R% l' i+ E* R7 s3 m
; s2 q5 w+ a5 v( K7 P为啥这么说呢?大家在准备国展竞赛作品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压力---放不开。越想好好写越写不好。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咋办?我给大家出一个主意----化零为整。' A" c- f' _4 s; b
' t# _9 ]  p- G( j3 n1 i
大家都有一种惯性思维----作品要一气呵成。谁规定的?没人这么规定啊,但是大家为啥要这么写呢?其实这么一气呵成的创作,成功率很低。我来告诉大家怎么干,嘿嘿。。。, @3 R' z, h, B$ Z
" u2 d) j) [9 N& d5 w/ V; m
比如:要写一个八尺屏,我们不妨把他分成5块来写,将来每一块用装裱的“条线”粘起来。这样的话,你就可以独立的创作这5块作品了,任何一块写的不满意你可以扔掉重新写,直到你自己满意。等5块都满意了,你统一粘接起来那就是议长几乎没有问题的作品了。2 A, B5 y2 d+ t+ d

. t0 j* U) P3 W' |4 A这总比你写一张完整的作品省事多了吧?成功率高多了吧?嘿嘿,那还不这么动手阿?还等啥呢!; o8 a* t* J' c1 \: Y

& M3 ^8 y) U. W& N8 V2 B: _( B6 K大家开动脑筋,用我这个思路,你还会想出很多类似的形式。
8 G9 F, E1 |) o# ?5 u# O# s8 `0 n5 S6 S( j- o

) ^, r: `' @9 P5 C大家记住:别说我出的主意
: m" M7 R2 n: a0 L- m& `0 m4 e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实的书法家,能负责的实话!!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娘也,没有20年磨练,还真不成呢(不特指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忠告”,不佞读毕放声大笑。如果书法作者过多关注投稿技巧和经验,则国展的意义何在?恰似古代的武林大会,参赛者为了取胜不择手段,阴招、怪招加暗器,最后的胜利者必定不是此等人士,即便侥幸得胜,亦不为人敬重,往往冠以邪教中人。张三丰大师之所以为万世敬仰,仁者无敌之故也。书法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周先生是我看到现在三个网站里回帖最有气魄的,齐育新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就如我原来给他的评价,无大将风,其实我也有些担心自己刚刚寄出的国展作品出格.* b  r* }0 L" \, o- p1 @; m
但我只想尽力写出最佳状态,不计其余.就象我不能叫玉环去减肥,飞燕来增重,去参加一个以框框来决定胜负的艺术选美,我已尽了全力,就让它们一切随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都是事实       9 u( j" k% A3 R7 j( ^5 G8 G
, i8 L3 u$ r0 [1 _
                                                 种瓜得瓜
- B% Y9 i) x/ B9 q0 ], r
1 Y% h) B- U' M2 J                                                种豆得豆# ]6 S3 }3 s" `3 x. P6 [
9 Y+ E& W! S3 R0 m& N2 D
                                                想得什么就种什么5 ~6 m5 Q: u; [/ k$ ?3 Z
! ]6 \* R9 F- T
                                                自己知道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31 10:15 发表 4 f' b  A' [# n5 y+ e/ e
       这些“忠告”,不佞读毕放声大笑。如果书法作者过多关注投稿技巧和经验,则国展的意义何在?恰似古代的武林大会,参赛者为了取胜不择手段,阴招、怪招加暗器,最后的胜利者必定不是此等人士,即便侥幸得 ...

2 g! V3 k6 u9 N5 c4 H国展其实无意义,绝对不要把国展的意义说的很大,其实它毫无意义,它现在对于书法或书坛的意义是负面大于正面的,齐施主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帖子,一个很严肃的国家级展览被搞笑到这样的地步,可想而知这个展览是什么样子了!( t- \5 D; C( B, B5 x
大家参加它,干什么?无非“名利心理”,请注意是“名利心理”而非真实“名利”,一切如梦幻泡影,,国展必是忽悠而来又忽悠而去,应作如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西心得 于 2007-7-31 15:58 发表
; X9 ?# |0 w0 `5楼周先生是我看到现在三个网站里回帖最有气魄的,齐育新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就如我原来给他的评价,无大将风,其实我也有些担心自己刚刚寄出的国展作品出格.
7 y% b# z& ^8 _& y9 t但我只想尽力写出最佳状态,不计其余.就象我不能叫玉环 ...

4 Z. ]2 ~/ [! D# Y  l“气魄”何敢当,谢谢先生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