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4-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80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书法家协会是为了文化外交
; F6 l4 D; Q5 f* @4 s2 {8 h- C5 `0 |$ r: m$ T
马:刘老师,您作为国际书法协会的主席,在文化的对外交流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书法对外交流方面的事情吗?8 s! u( W, ?- [ z
刘:不久前,我在接受新华网关于“书法艺术与国际文化交流”的访谈时说:书法艺术的国际交流在上世纪80年代时,是别人走进来,90年代后是我们走出去。90年代最大的“走出去”的交流活动,是1998年在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大展和巴黎国际书法学术研讨会。那次展览是法国总统希拉克向***总书记两次提出邀请的,我们就去了。那时,吴建民大使刚刚上任一个月,请我们到他的官邸去吃饭,谈到关于文化交流现状的问题。当时在巴黎,台湾有个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大陆没有,觉得这种情况应当改变。当时我们办展览的时候,同时台湾也搞了一个台北故宫的书画展览,但我们的这个展览比台湾展览办得好。特别是意义更不同:台湾是展示古典文化,而我们是展示现代文化、当代文化,而且我们有中、法、英三种文字印制的展览图录,受到法国专家和观众的欢迎。当时我们就想,中国为什么不能在巴黎建中国文化中心呢?当时我们在吴建民大使官邸的还有中国文联副主席高运甲、中国书协代主席沈鹏等20来个书法代表团成员。果然,在2003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建成了中国文化中心,到今天,中国政府一共建立了六个驻外中国文化中心,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与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是六个中最大的两个,其他的四个在非洲和中东的较小国家。据说现在在美国的中国文化中心也要建成了。日本著名书法家樽本树村曾向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朱英杰参赞说,日本建在美国的日本文化中心每年开展少年儿童书法展览,日本书法家去评奖,在美国教师学生中宣传书法艺术影响很大。中国的文化外交是从20世纪末才开始聚焦重抓,本世纪初才开始有硬件设施,大家才充分意识到,软实力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 y n& j% x; Q; i5 E+ @" } 美国打伊拉克战争,虽然把伊拉克打败了,但是它的文化影响力受到伤害,软实力受到伤害了。中国虽然没有宣示武力,但是中国文化实力通过和平的方式慢慢起来了。现在连文化上很保守的英国的《泰晤士报》都在头版宣传汉字和书法,鼓励民众学中国文化,可见文化在外交上的魅力。我们不搞文化侵略,而是文化的交流。我们没必要抵制西方的优秀文化,但我们也向他们输出我们的文化。驻首尔的中国文化中心在思考如何弘扬中国文化,他们说像围棋、足球比赛,韩国人比中国人好呀,他们把端午节申报成了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人家中医也变成韩医在申报“世遗”了,他们搞这个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中国也要搞起来呀。
- r/ c/ p! I0 X 我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看到两件凡•高那个有中国书法的油画,临的中国字,不过是从日本的浮世绘上临的。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上世纪末的陈列中,中国古董和日本古董是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的。因为那个时候西方的主流观念还认为,日本是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什么原因?因为它的经济实力强,它的文化输出观念强效果大。1998年就是我们在法国巴黎索尔邦大学小教堂办展览的地方,就是20年前,日本书法家在那里办书法展览的展厅。人家走在前面,所以西方人曾经认为书法是日本的。在1980年代的时候,就有日本书法家说过,以前我们去中国学书法,现在中国人学书法要到日本来。如果你当时要有像样的《书法全集》,有很像样的书法权威与学术机构,别人敢渺视你吗?日本获奖书法家跟科学家一起跟天皇照相,显示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有成就有贡献的书法家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社会上是政治家巴结书法家,我亲眼看一大群行走在大街上的民众向日本著名书法家村上三岛先生虔诚地鞠躬敬礼。尊重文化、尊重知识、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是技术性措施可以奏效的,它需要形成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共识与习俗。
6 N+ k, e: S5 u, v% ^于是,国际书法家协会就在中国外交家的文化外交规划中成形了!驻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三次找我谈话,充分表达了建立国际书法家协会在文化外交上的重要意义,希望我发挥组织作用。我们依靠中、韩、日东亚三国为核心,并联新加坡、法国、菲律宾、加拿大、英国等十几个国的主流书法界领袖,于2005年年底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了国际书法家协会。
' y- p5 d' F8 x% g9 E; R) c& _- z9 Y9 f6 A- x5 k' `
马:国际书协的成立的确是文化交流的迫切需要,同时它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实力的一种展示。
$ R+ F6 P3 b6 N& f3 A1 T8 M 刘:刚才说文化是软实力,你把书法学问做好以后,让世人世界都认识到书法艺术的高度,书法作品自然增值。中国的书法作品,看来这几年市场价格很高了,但是比起西方艺术品,它还是很低的。凡•高的一张画可以卖到8000万美金,中国的一件艺术品还没有卖到过800万美金,卖的最好的画有1000万人民币以上,也就100多万美金,就是因为世界还没有认识到你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的价值。像《兰亭序》摹本,那是唐代人临摹王羲之的,那多少年了,是1300多年以前的东西,那该值多少,比你蒙娜丽莎不早几百年嘛!文化工作做上去,作品市场价值就升高了,GDP就上去了。只有我们国家的实力增加了,研究上去了,知道中国这个艺术作品有价值了。就像股票一样的,知道你这个企业能赚钱,才买你的股票嘛,否则他凭什么买你的股票。所以我们的艺术研究,是促进文化增值的方法。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其文化产品出口的收入占其相当大的分量。当然,其文化所附加的各种价值观对别国的影响则更难以用金钱来估算。/ F3 ?, ^) y, F3 v
* A. E/ K h9 T# F 马:那面对目前书法市场的状况,包括刚才您讲的面临的困难,你又下岗了,它会不会影响到你的书法创作?
2 V! y' C( u2 F: [2 Y3 U 刘:恰恰是我创作最有力的素材,要不然的话,我哪有文章可写呀,不平则鸣嘛!恰恰对我有好处,这几年我受到了苦难,但是创作我是丰厚了,要不然的话,能写出这么多文章吗!苏东坡不被整到黄州,他能写出《赤壁赋》来吗?能写出“大江东去”这样的千古绝唱吗?当然写不出来。生活境遇和你的艺术成就不成正比例的。杜甫有句诗叫“文章憎命达”,最好的文章和艺术是留着给那些生活中的倒霉蛋的!唐代的“安史之乱”让诗人流离失所,杜甫都写出《三吏》、《三别》的史诗,没有曹雪芹他们家庭灾难的话,哪有《红楼梦》呀!古往今来,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要一代一代面对“达”与“穷”的生命选择。只要有崇高的信念,生活与社会的艰辛都会成为文艺创作难得的素材与意境。在这个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去年有个刊物想登载反映一下我最近几年的生活状况,我将一些图片为据整理出了一个《下岗日志》,受到大家关注:我仍然在工作着、创作着,还有不少新的成果。我不能埋怨生活,正像让我担任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要我为国家的“文化外交”出力的时候,我会想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古训,积极努力把事情办好,而不会自囿于冤屈愤怨之中。这应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操守。
4 b1 p* z, R' L( x# r* g. {
" G# X8 ~6 m8 K 马:您自己是书法家,又是书法史学家,你关心你个人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吗?- H, W( j) A, H$ y% R( @; X& U) }' H
刘:我觉得责任感是有的,我在中国书协组织业务工作的时候,我也考虑,我做这个事情,人家会怎么评价,历史会怎么评价。我举个例子,我在书协组织工作的时候就严格自律,我调的会计来,我向他交待的第一件事:你不许做假账!这是有危机感中的责任感,否则整我的时候,肯定我已经成了经济犯罪了。新来的书记第一次给我谈话:老刘,我们查了书协的账,确实没有看到一张你消费报账的单子!我确实没有在书协报过一次请客吃饭捞外快的费用,来了客人,我自己花钱。这个责任感也有好处呀!就是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以后历史怎么样评价的你,我做这件事公道不公道。有一个朋友,一定要让我这个评委主任评上他的作品,我说不行,你和我关系很好,但是你这样的作品,确实不能上,上了人家对这个事情评价就不行了,再好的关系,我也给你拉下来。就是说你做的事情,你一定要考虑公众或历史怎么去评价你的行为,从这一点上,你作为作家、艺术家,你的作品对人类、对社会,你必须有责任感。这不是说唱高调,有没有责任感也决定于你要不要关心你的艺术、要不要关心你所说的在艺术史上的地位的问题。
) n+ L/ F: {0 {8 l6 Z+ x( {/ i5 R
4 j9 P6 N) t% \ f 马:您最近有什么创作?: k: i& I9 p9 }3 I1 q' }1 y
刘:陆陆续续都有创作参加各种展览活动,2005年我有一件自书诗作品在韩国国际书法展得到唯一的大奖,除了韩国政府高官给我颁发奖状外,还奖我5000美金,还让我在千人大礼堂上发表“获奖感言”。我幽默地只说了一句话:“我为中国书法事业贡献了二十年最好的青春,现在却让韩国人给我颁奖,使我感慨万千!”/ e: [, G: q1 m4 z! }: ?
我早就准备搞一个展览,我60岁的时候想搞,今天60岁已过,还没搞成。二十年来,我为大家办展览操心出力,可是我自已还没有搞过真正比较大型的个人艺术展。我总想明天可能会有新的进步,明天会比今天的字写的更好,我现在61岁了,我想我70岁一定会写得更好一点!! m4 Y+ T, d$ d( _" ]% N+ h% R+ e6 A
) T, o) k6 D- s
马:好!预祝你的成功!如果搞展览,你将来准备怎么搞?3 d$ f# m- I0 R) u
刘:还没有弄好,因为艺术家嘛,你总要用作品来说话的,学者用著作来说话,作为一个书法家,你必须用书法作品来说话,用展览来说话。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搞一个与《下岗日志》有关的有创意的个人书法展来,连同我那上下册的回忆录《我与书法二十年》一同问世。到时,如果你仍然有兴趣的话,我一定请你光临捧场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