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317|回复: 18

[热点] 陈传席先生对于陶博吾老人书法的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从陶博吾大量的集《石鼓文》对联和集《散氏盘》对联看来,他在学《石鼓文》和《散氏盘》上下了很大功夫,当然受了吴昌硕的影响。启功论其书曰:“在生动、随意、趣味、变化方面比吴缶老略高一筹”,尤其是他的散氏盘体,在原书基础上掺以草法、隶法,在加以夸张、变体,写得更随意,更自然,更显精神,这是他的创造。他又把石鼓文、散氏盘法用到行书中去,益显得沉重古朴,遒劲圆润,在厚重方面,鲜有能过之者。笔者见他八十岁时书写的“慎独”二字,颇令人惊心动魄。启功说他高于吴昌硕,当然还值得研究,吴昌硕在书法成就上还是很高的。陶博吾因是性情中人,他写字过于性情化,太随意,则技巧不计,也不好,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不容否认。
& @0 a; Y# i2 X  k! z) p! b" f2 R       陶博吾的书法都用浓墨,益显得沉重朴拙。杨林说在黄宾虹弟子中,林散之可谓淡墨圣手,而陶博吾“则可谓用浓墨而造其极的天才”。淡墨尚可寓巧,浓墨必守其拙,实实在在,这是很有道理的。黄宾虹的书法和绘画一样,特别重法。而陶博吾非不知法,他更注意守拙、质朴,更散、更淡(自然)、更随意。“法”已退居其次,因而也更能显露他的精神。他的画沉重而朴拙全出于他的书法。9 o, p, @0 o; C  w2 }! `
                                   ——摘自《画坛点将录:评现代名家与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像
陶博吾先生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1900--1996),原名陶文,别署白湖散人,江西彭泽人。中国诗、书、画艺术大家,尤其他的书法,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真、草、隶、篆四书皆精,然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行书,全然不顾技巧、章法,凭感觉直书,随意而为,特别到晚年,更是纯真自然,无拘无束,使笔下作品有一种不假雕饰、稚拙天真的古典原始味道,读后令人既感陌生,又觉新鮮。篆书,主要集中在散氏盘和石鼓文方面,最初受吴昌硕影响较深,但由于先生个性使然,凭自己的功底和胆识,对吴昌硕有取有舍,终于自成面目。
9 N3 o3 e0 P- [7 W" q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二).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一).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三).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五).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博吾先生书法欣赏(百度搜索图片)
陶博吾先生书法(十三).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