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热点] 我收藏的十一方陈国斌篆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的印,偶还是喜欢地em5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青凯 于 2007-6-29 19:13 发表
8 b% Y4 y6 P0 T. F2 |  u支持期澄先生!也发一篇自己为陈先生写的文章,是文即将在《青少年书法报》发表。
: T8 ]. T  W4 j
      这篇文章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不佞再一次对于柳版主刮目相看,这不是因为足下支援本人,而是因为足下对于陈国斌先生篆刻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不佞鞠躬!
% w4 q- J. {1 G' }4 Tem2 em2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6-29 19:18 发表 5 G6 D1 ?% P0 L7 {
看得出搂主兄,对陈老师如此喜爱,竟以“超级粉丝”称谓。但从兄的一些言论中,感到还未真正充分认识到陈老师的学术思想。不知兄听过陈老师的课或与之私下交谈过没有?
7 X# n; b5 r$ c: ^* @) M
      琴岛大布衣先生果然高明,竟然可以从我的只言片语之中,觉察到不佞对于陈国斌先生篆刻理解的程度。现实生活中,不佞酷嗜民国文学,书画艺术仅为业余爱好,至于篆刻,偶尔操刀而已,但是我的确可以领略陈先生篆刻之美,惜乎无缘听课和私下交谈,深以为恨!另外,不佞今年三十岁有余,贴一张照片与先生认识,此照乃三年前摄于北京西城八道湾十一号周作人先生故居,当时大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感之慨,孰料第二年故居即被毀改建民居,“苦雨斋”从此荡然无存矣!/ A" G, ~$ R; ~( E
* C6 y8 G6 ~$ \5 @5 v" F8 n! X: x% p* U

3 Q2 p+ }: T* l* R[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6-30 06: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j+ h6 C6 ~% z2 F& x+ s  m4 p
/ C  X3 I4 ~) P* p  h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6-30 09:13 编辑 ]
斯澄照片.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6-29 23:15 发表
8 T/ e4 H% q  [. P+ q5 Z/ `/ w我的照片
) |. R* Y& }1 M" n0 n! A
em13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u_客龙 于 2007-6-29 21:24 发表
2 a1 {) l& ?/ e+ a1 C陈的印,偶还是喜欢地em5 em5 em5

$ i/ P( U3 x1 N. _! @) Y$ R, V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6-29 23:14 发表 4 {4 y% q) y: C- N9 ?/ o( E4 {& X

8 `3 C5 y8 v" b+ \' ^       琴岛大布衣先生果然高明,竟然可以从我的只言片语之中,觉察到不佞对于陈国斌先生篆刻理解的程度。现实生活中,不佞酷嗜民国文学,书画艺术仅为业余爱好,至于篆刻,偶尔操刀而已,但是我的确可以领略陈先生篆刻之美,惜乎无缘听课和私下交谈,深以为恨!另外,不佞今年三十岁有余,贴一张照片与先生认识,此照乃三年前摄于北京西城八道湾十一号周作人先生故居,当时大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感之慨,孰料第二年故居即被毀改建民居,“苦雨斋”从此荡然无存矣!/ e1 \9 g( b) l1 n

( D9 u6 G5 B; F( l- m
4 S2 V9 w1 F, ?/ r5 P( }) p过讲了!本来对自己观点的坚持,无可厚非。是否真地了解陈老师其人及其艺术思想呢?仅从表象上看,所得出的认知其真实性就要打了折扣。
: R( }$ P  ~4 y$ O9 k在陈老师“创新面目”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我倒觉得东南网友的认知还贴谱。这不是“微辞”,而说明了来龙去末......
* l# l' |: ?# o, B  `
提到“北京西城八道湾十一号周作人先生故居”被毀改建民居,是今人的浅薄与短视!我搞过十几年的文物考古工作。就因为他是“汉奸?”,“革命文物”也包括敌我双方的遗存。文物不能再生,毁了实在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6-30 17:37 发表 $ Q; Z$ [% |4 @, n5 n4 K
9 e4 _; H0 X$ a( F) h( h
4 k! {8 V' F4 f# H; c3 w
过讲了!本来对自己观点的坚持,无可厚非。是否真地了解陈老师其人及其艺术思想呢?仅从表象上看,所得出的认知其真实性就要打了折扣。5 t9 H5 C: H! A8 K
在陈老师“创新面目”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我倒觉得东南网友的认知 ...

- u% n' s( d1 T$ W       谢谢指教!不佞原本不善篆刻,今后对于印章及印学文章多看少说乃至不说为佳,庶几无失。人生苦短,可以执著的事情为数不多,能够在一二个领域有所成就已属大不易。不佞志在散文创作,间以书画陶冶性情,至于费时费力的篆刻艺术望而却步比较符合自身现状,万幸已经拥有十一枚陈国斌先生力作,此生无憾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1 09:16 发表
# \; q/ J; y6 f9 Z& N$ `" _9 B0 e6 U. P6 n. {2 G# }" ^0 ^# n
       谢谢指教!不佞原本不善篆刻,今后对于印章及印学文章多看少说乃至不说为佳,庶几无失。人生苦短,可以执著的事情为数不多,能够在一二个领域有所成就已属大不易。不佞志在散文创作,间以书画陶冶性情 ...
; v- Q% {$ d% P) q. N) r8 {# P

# o+ Y" D" o" o发言还是要的,只是莫过于武断,偏爱何人没有?若站在求真立场的“偏爱”,是令人肃然起敬的。那种无端的“偏执”与“偏激”,再夹杂个人的“恩怨”情结,既是一种“狂妄无知”了......
/ B9 B1 c0 \8 d& f
* A, L# p9 d8 I: L6 m; k. \" q对于篆刻,我与兄一样的感觉,不敢涉猎。还是在陈老师的“越是不会刻的人,越刻的更好”的鼓励下,才动刀学习,“处女作”即受到陈老师的点评表扬。陈老师就是在打破将“篆刻神秘化”的做法,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篆刻家的条条框框。那是很害人的!书法亦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