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622|回复: 16

[热点] 蔡树农:“苏东坡初恋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4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苏东坡初恋的地方”
+ ]  b& H" s$ w7 U6 h8 v
□本报记者 蔡树农
  15日,在乘坐杭州飞往济南参加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暨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活动的航班上,同行的方爱龙让我看一则载文于《半岛都市报》的报道,标题为“苏东坡初恋的地方”,说的是四川青神县为了招揽投资商,打出了这样的“文化品牌”,文章对把文化庸俗化、娱乐化的作法表示异议。   由此,我马上联想到西泠印社“海选”社员一事,它与“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宣传策略如出一辙,而且,它还不肯让媒体对“海选”一事进行有限的批评,就像“苏东坡初恋的地方”的文章,在西泠印社某些自以为是的“当家人”眼里也是“洪水猛兽”。曾有自以为是的西泠印社“当家人”当面告诫我说:你用春秋笔法指桑骂槐没关系(而且写得很好),不要具体指人指事。哦,不指人指事的批评那还叫批评吗?那还需要批评干什么?舆论监督的监督究竟应该使用怎样的“春秋笔法”!
/ B# z% u) i: Z- ?% [% s& K  由此,我也马上联想到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书学研究是书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书协相当重视的一项工作。作为全国范围的书学活动,书学讨论会自绍兴第一届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为广大的书学研究者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对于弘扬学术精神,深化书学研究,推出研究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书法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次书代会以来,中国书协根据书法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学术活动的开展,强化学术对展览和创作的介入,努力探索并逐渐形成了教育、创作、学术‘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书学研究在书法事业中的地位日渐凸现,作用日益强化。”(张海《在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上的讲话》) “不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还是学术研究,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都是最重要的条件。治学首先做人,每一个有志于书学研究的人都应当树立正确的治学观念,保持平和的治学心态。……学术乃天下公器,正常的交流讨论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要提倡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有学理性的争鸣讨论;反对超出学术之外的借题发挥和恶意炒作。希望大家在读书治学的同时,注重加强道德修养的积累,保持谦逊宽容的态度,摒弃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为书法艺术贡献出更多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朱关田《在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T, _) p. J% j( @6 U
  一个星期前刚刚因病去世的全国七届书学论文一等获得者齐江(与会成员全场起立为他的英年早逝默哀)生前留给书友的一句话:“(做)学术是寂寞的,也是快乐的。”学术明星不是海选出来的,而是寂寞出来的。围绕本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论文《周亮工《〈印人传〉的成书、版本及其相关问题》的抄袭嫌疑,一时上演了惊险书法版《秋菊打官司》,孰是孰非,不了了之,其中引发的问题则不可掉以轻心,比如涉及评委的自律、“秋菊”的意图、媒体的尴尬、地方利益的保护、中国书协的暧昧、书界权威(势力)的幕后角逐等都要有清醒认识。5 x  f; n0 p' @" B, u
  出了问题不要紧,如何正视问题,正确妥善处理问题才事关重大。) K7 {) y4 b  E1 w
  书学讨论会邀请了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参加。16日一整天他们的精神颇显亢奋,他们分别拿到了10000元、8000元、3000元不等的奖金,是历届书学会奖金最高的(总计30万元)。“这次书学讨论会,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慷慨捐资颁发奖金,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热烈掌声)!下一届书学讨论会,作为本届主席,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捐资(热烈掌声),提高获奖作者的奖金额度(掌声、笑声打断讲话),全力支持书学研究工作。”(张海录音讲话)。下一届书法讨论会,入选作者应该考虑发一点“安慰奖”,毕竟,文章作者太清苦了。) c  r7 i: `: v" b
  书学研究“回报失衡”的现象暂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但中国书协领导层的实际行动还是让人特别感动。如果品尝初恋的味道打完盹的苏东坡能赶来参加900年以后的书学讨论会,他又会作何感想?我们又会作何感想?( v5 d) Q7 v7 n$ w5 R
  我的眼神里没有“苏东坡初恋的地方”,没有,即便有,肯定也是自欺欺人的。& b0 T4 h* x5 H' B2 p
  济南是个好地方,大明湖、趵突泉、李清照、济南交警等著名于世,苏东坡会喜欢的。只是,他遇见的不是初恋的对象,而是一群仍留守初心、舜耕不息的书学工作者,他还可以遇见锣鼓喧天、礼弹缤纷的“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开幕式场景。或许,他会即兴吟唱一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 ^- E3 S' j$ {/ k4 A
  写完此文,21日早晨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读报节目,另一篇关于“苏东坡初恋的地方”正在播报,文章作者进而忧叹是不是另有“苏东坡失恋的地方、苏东坡摔跤的地方”被“广告”出来,文化恶搞,可以休矣,如果“海选”变成恶搞,更可以休矣。8 N! u! n3 N, v& l- e1 E4 k0 N; b

* s( i1 U# a- p( r3 \
转自"美术报"
发表于 2007-6-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恋就是眼力能够骗出泪珠来的地方,谁能把书法的泪珠珠骗出来就算本事了。$ I0 P# c% c! Z( O# o! a
光听说过"东坡肉“其它就有些孤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存在着过多的炒作,很多表面的文化活动实际上毫无意义,也有很多打着文化保护和文化振兴的幌子,实际上是在悄悄的颠覆文化,近日所见所闻多矣。
9 Y3 e/ Q2 ^& R' h( h% a
: G5 a$ \0 }7 e& z; b1 s“苏东坡初恋的地方”从广告学的角度是个很好的创意,但仅此而已,很多文化炒作,都是这样仅此而已。! S. N. a- \! _$ Z* t" k' _% e

7 Y4 x# _- p& b3 x
, l- O7 W6 U' M4 p3 v; E2 d还有一点,我不太在意所谓“学术”,文章可以写,,但不必言必称学术,当代真的少有有建树的学术,因此我的观点是创作高于学术,这是很正常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
) e( W# G* p5 l5 ~& M6 ?总有一些人喜欢这样折腾
5 q: i3 _! p" y3 C: K* c做秀  策划
% \5 d' O* W- N% Z) M; {, T时代的产物
" v+ V# d+ o% T' `+ x$ S5 Q, ^这就是
, y4 U  A9 w$ J+ S/ T“九法界”与“一真法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树农兄,历来喜用“春秋笔法”说事,且言之有滋有味,别具一格。乃我等学习的榜样。批评是要戳到痛楚的,让被批者胆战心惊。昭然若揭,觉醒天下,是批评者的天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亲历树农先生学术研讨会时的幽默与理性,书坛第一记的美名非他莫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连接:1 r+ E, `8 `5 k  P6 O0 L- {4 S7 R- A
  k7 y9 U6 }3 F! l3 T' D) ~5 O
由“沈鹏先生慷慨捐资颁发奖金”想到的:
) @& K2 _8 k3 k1 Y7 h  {" ?地址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71243&fromuid=447676 _! _4 n: E- y1 [* ?8 ]2 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