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82|回复: 1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老子篇章翻译之三

【题解】
此篇文章中,“尚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所推行的强国改革的政治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有功劳的奴隶和平民百姓,鼓励他们为国立功和建功,在内强和外扩以及发展经济上为国家作出贡献,而无功的贵族即被削为平民。当时,各国争雄和互相攻战吞并,各国之中推行这种政治改革最彻底和最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因此而造就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秦国,使它在战国七雄中处于最优越的地位。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推行愚民政策:“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就是说要虚弱人民的心智,使人民不具有知识智慧地生存,只是吃得饱穿得暖,身体强壮就行了,永远使他们不具备知识、智慧和思想,使其中具有高智慧的人不敢作为。但是,既然老子说有“难得之货”,人民就会自然产生“盗”的念头,呈现“可争夺的东西”人民自然产生“心乱”的情况,那么人类的贪婪欲望就是与生俱来的,具有不可消灭性,那么,老子推行愚民政策实则就是幼稚无知的社会认识和导致国家灭亡的观念。其实,人的本质就是贪婪自私,人类和人类社会本身也必然向前发展,这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其实,从人类自有可争夺的财富开始,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时就为了争夺生存地盘而进行过无数次的残酷战争,到蚩尤、黄帝、炎帝时期就经历了两次为争夺生存地盘而进行的大战争:一次是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一次是黄帝与炎帝之间进行的战争,结果炎帝被打败并降服于黄帝。这些历史事实恰好说明:人类必须在社会组织和有效管理之下才能和平共处、和谐地生活,社会不是不需要管理,而是需要更为有效的组织管理,现代社会更需要能科学地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以及控制犯罪的制度和人才,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缺乏这些人才,就落后、就动乱、就被控制、就被压迫和剥削,人民生活水平就低。社会需要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更需要科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国家是不可能消亡的,只要有国家存在,国家的压迫和掠夺就不可能消除,一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对于它国实行政治、经济上的封锁、掠夺乃至于颠覆就不可避免。社会不断进步,国民的思想不断更新,国家科学技术和维护国家正常秩序的工具和思惟就必然要不断更新。自私有时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动力,在遵守法律和受约束的情况下;但是在不遵守法律、法纪和受约束的情况下会犯罪累累。人类的原始劣根性即贪婪自私是不会自行泯灭的,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① 不尚贤: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强国政策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为国建功和立功的平民、奴隶,而没有功劳的贵族即不进行奖赏,因此而遭受贵族集团的指责和非议。
② 贵:抬高。这里作动用。
③ 见:呈现。
④ 虚其心: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欲。
⑤ 智者:人民中有知识和智慧的人。

【译文】
不以功名利禄去奖赏人民,从而使人民不为功名利禄而付出争取的代价;不抬高难得的商品,从而使人民不为宝贵的东西而产生盗窃的念头;不呈现出可争可夺的东西,从而使人民心正不斜。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心不存在私欲,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念,为了三餐温饱就算了,同时,薄弱他们争逐名利的志气,令他们无野心,但强健他们的筋骨,永远令他们无知无智无贪念,也使他们中智慧高强的人不敢胆大妄为。按照这样的规律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柏清:

除"道"外,一切现象界东西都相对而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