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6-8-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1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谭杰 于 2010-11-9 03:29 编辑 0 m# i3 k7 i; y% N0 G- M" n% U
2 A4 k) n$ l2 q, k! o* S& ]
| 3 F C. G6 B( u2 ^" q
9 p( u( B: Q* X4 ]) w |
一 " N }: o2 E, B: _9 ^
真的聪明人,应该懂得珍惜并尊敬活着的高手大师,向他(她)学习,无论他(她)是否比你年轻,是否比你阅世资历浅!
8 s% q: W* ?+ N5 x% ^2 N+ r+ g 至于说到这个时代到底有没有活着的高手大师,要另当别论。单考你眼力准不准(假设该大师赫赫有名),只验你运气佳不佳(假设该大师寂寞无名)——没有的话,你大哭一场认倒霉,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吧;有的话,那么就像歌词里面唱的那样——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除非你自己就是高手大师。1 u) G E# N* X6 c/ a' i: |
我们看古代人写的东西,如果你现在的年龄已经比他当时写这件东西的时候要大,为什么不可以站在一个像长辈看待晚辈那样的角度去看?但是,好像没几个人敢这么干?倒没觉得,这样才更理性些么?不过,的确存在配与不配的问题。
) Q! U; h; b: ]+ Y; O- \ 伪学者伪专家倚老卖老,见到年轻的后生便想以师长自居,或趾高气昂指指点点,或痛心疾首骂骂咧咧——这决不是出于对年龄的轻视,而是对学问本身的漠然无视。吹什么“老艺术家”呀,老门外汉都够呛!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还!(甚至有的连学都没学过,仗着老脸皮厚,竟敢跑来凑热闹,照样有叫好的。)也不是打击一**,但我必须直言:至少在文学艺术界,99.99%的是这种情况,我这数字已经很保守,很给你们面子了。你们也甭拿“德艺双馨”说事儿。桥归桥,路归路,都不是三岁孩童了。你们不主动先摘了“老艺术家”这冠儿,留神连“老好人儿”那冠儿都连带保不住。
% B) G( Q$ z/ j' i1 ~/ m1 J 水平跟年龄有嘛干系?打个比方,莫扎特写《小步舞曲》才几岁?6岁吧我记得?——算了,不伤你们自尊,举个次点儿的吧。米芾你们都熟吧?人家38岁写了《蜀素帖》。你一个“老艺术家”,78岁了还在每天临(当然,总比那不在少数的成了名以后就再也不临不学了的“老艺术家”要该受到表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遭人讥笑入古不深(本来未必入古很深,更别谈什么出古了),傻不傻?一辈子傻临,还是临不太像,然后就净跟人胡解释:呶,这有点不像的地方,正是我毕生功力心得之所在呀。所幸有些脑瓜子不那么死的,还知道要换别一家来临,却仍舍不得旧法,还是临不太像。于是乎变法儿折磨自己,就发明背临,越背越晕,就发明意临,还是不行,干脆憋迫着喝点儿过量酒,任着性子瞎写一通——那叫创作吧!把平素的积习都带出来了。写完自己一看,嗬!又像又不像,又像这家又像那家——那么接着临,接着写吧……如此反复有年,或某月日,变四不像,琢磨顿悟,原来我已练成了?!我终于把古人某某和某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听见了没?个性是“自己”的吗,非也,是“别人(古人)”“结合”出来的!)!接着就可以屁颠颠地教授大伙儿理论啦:什么叫个性,这就叫个性。什么叫创新,这就叫创新。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言下之意:你们现在这个年龄,哪有资格个性呐,哪有资格创新呐。——操!你是政府么?不让创新得了,连个性也不让,你剥夺人身自由啊!那人家英年早逝的大师多了去了,你给解释解释,人跟人有那么不一样么?古代人能年少出息,偏偏现代人就不能?非得熬到脑袋秃了牙齿掉了才有资格谈个性谈创新?你这是哪朝哪代遗下来的伪传统?说严重点,这不是**心理么!)——真行!I服了you!——这位愣是把习惯当本能了,把别人当自己了,下笔便是古人甲乙丙丁,视如己出,毫不惭愧——而且,毕竟还是有不像的成分,还是有个性,有创新,有区别的嘛!好,又能引经据典了——我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这叫正宗——够不上大师,再不济也混个大家玩玩吧。最后叩拜上苍,感激涕零,什么皇天不负有心人,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什么伟大的词汇一古脑儿全来了。不但感觉自己没白活一辈子,而且还有“责任”把自己的“学问”、“精神”传下去。至于作品那些笨活儿么,若能卖俩钱,就傲得跟地保似的;一副也卖不掉,就自封梵高第二——反正我是大家。**没事还谦虚,被窝里却偷着美呢。然而,那算大家么?往好听了说,顶多是个大户人家的奴才。那点三角猫的学问,也就奴才的学问。
4 q9 R% N0 U' q$ @1 Z0 x* M [ 张飞骂吕布,有句词儿,叫“三姓家奴”。鲁迅也发明过一名词儿,叫“做稳了的奴才”,我给他改一字,叫“做惯了的奴才”。用在这种没出息的“老艺术家”身上,正合适。3 u. g8 U0 E- ?# m1 L
# m( O% M, ?7 \1 i, @- T- `" j( L 又一种更没出息的,则以“青年艺术家”居多。按牛顿的说法,如果前一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矮子是肯定的,是否真的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沾没沾着巨人的边,另说),这种人就是对巨人视而不见避而远之的坐在井底的矮子。明明是当奴才的命,却不好意思面对现实,总是想方设法藏着掖着。跟前一种相比,他们似乎曾经产生过当主子的幻想,却毫不具备当主子的潜质。嘴上说不屑于去大户人家当奴才,行为上却专拣小户人家去当奴才。大伙儿越没听过的他越当个宝贝。有的还晓得改换头面,有的干脆就全盘照搬,目的自然是冒充个性张扬。时间长了,自个儿也犯糊涂了,以为自个儿本来就是主子呢!有时侯大家聚到一起,竟都忘了我是谁,互相捧一道,各自忽忽悠悠回家去了。我管这叫不学好。" \, j8 i* j, B6 A# z
1 Q6 _$ L3 ?* B- o6 ]( e1 N: W# D9 _. S' x# S* }: O" a' V3 J+ ?
二 2 y5 a! h" D6 a
坚决**二号比一号更伟大的心理!
/ ?& w6 g) ~( C& `' F. B* L 我严重讨厌叛逆这个词,这个词严重浅薄,你对一号和二号究竟了解多少?
( T) U! T( S4 _( O; h' Z 个性,则又是一回事。个性有高的有低的,叛逆只有低的没有高的。9 A7 y1 c3 w+ W2 V3 m" Y: f2 f% L
悲哀的时代之所以悲哀,正在于:把个性当叛逆,把叛逆当个性。
/ n3 o& t: e. u
: |0 W7 }& [5 D( `8 b三
$ h$ f2 d" V4 Q; s( Q 你练了多少年了?经常有人这么问我。 但是从来没有人问过:你是怎么练的? 悲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在哪? * W( C. s5 I+ `: ?# i/ ]5 [
3 S- G2 f* P# ^5 a: R9 {8 {
【注】凡被我批评的,都是值得被批评的,其它的我就更懒得说什么了。
/ c1 d" i5 @' j! R0 h! ]. t |
$ {: o: \- I5 g
9 k* x4 C" T! U; f[ 本帖最后由 谭杰 于 2007-6-19 19: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