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5-5-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0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看张海
# z' W. U0 u% H9 Z: a3 ?% h6 ` 近来网络之中一再提到张海,从天生书呆子连续批张海,一鸟劝张海纳谏,虫甬也说张海,到南舍地天生的文章及笔者最近刚写的一篇文章中对张海先生的言论的评说。这一系列被某些朋友认为是在拿张海说事,是对张海先生本人或河南及中国书协的挑衅。在此,我想要郑重地表达我个人的观点。
- k6 |# T( A$ N- T6 c
5 O: o9 M# h- l5 d/ V3 {2 V8 C, W+ M 对于张海先生成为中国书协第五任主席以来,连续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或对其工作的指责,我不太清楚张海先生本人乃至中国书协对此有什么看法?报以怎样的态度?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可喜的,即对张海先生本人来说也是十分可喜的,是张海之幸。因为这表明书协的工作有了起色,书协主席作为领导者受到了实质性的关注,这是民主、开明的体现。这是书协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4 M' v8 {, q1 k0 E
! t% x) [! d8 ~$ `* s, J7 { 众所周知,中国书协自成立以来,行以五届,历时二十余年,张海是首位由地方进京的主席,这可以说是进步之一。而我们知道,实际上前几任主席,除了首任主席舒同先生对书协的成立作出了开创性的历史意义贡献,其余主席形同摆设,以位高名重,实际上对书协来说只是起到了支撑门面的作用。所以,他们无为而治,绝少因为书协的工作遭到批评,因为他们实际是无所作为。当然,无为而治在那样的一个时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无为胜有为,他们与书协之间互为扶持,各自增光,用张海先生的话讲,他们无不是名满天下的大家,一派让人高山仰止的长者风范。
# u7 Q* M% ~: U( i( M. m
% v. c4 U. v' o' ?4 b 但到了张海则不然了,历史发生了近乎本质的变化,张海以有为之心欲做有为之事,这是他一贯的作风,以他在河南的工作成绩和作为,他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历史选择他也是必然的结果。五届书协主席,张海当然是最佳人选,当之无愧,然而,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的必然,网络之兴,开放了由精英话语权到民主、民萃的话语权。那么它一下子就揭开了精英们欲说还羞的虚伪龌龊的面纱,网络批评直接、真率、自由、阳光、坦荡……当然也泥沙俱下,具有杀伤力,但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进步,作为新一届有理想的领导者,就必须以开放、宽阔的胸襟去容纳百川而具有“海”之雅量。 i* V& [6 H) J% I; ^, P
4 f8 A7 \; l7 o" V* r, D
事实上从沈鹏到张海,或说从张海开始是中国书协领导体制的分水岭,前者都是无为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花瓶角色,后者将是有所担当的负起责任的领导者。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将受到实质性的关注,他将接受全体书坛的监督,这是责任也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动力。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海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3 h# e# f" p( ]6 v9 c% v$ K0 H
' Y! [9 u$ t8 V; B2 K2 |0 o r 我们注意到张海的一些言论被只言片语地解读,这正是在这样一个民主时代即将开始的早期不成熟的表现,两方面都不成熟,缺乏沟通或沟通机制还没有建立或健全,但它仍然是很有价值的,它表明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它表明了作为主席(领导者)倍受大家的关注和期待,也表明了大家对他的要求以及对他所领导的中国书协的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因为从来没有一届主席能像张海一样受到大家这样的关注,评价张海即是在评价中国书协,评价书协也必然是在评价张海,这种一致性正说明张海的意义,也是时代的意义。而这在启功是做不到的,比如,颂扬启功并不代表颂扬书协,批评书协也不等于批评启功。1 r# u' _0 k) |# r
: }1 |, Z, Z3 v1 m- O& t* c2 k v 那么,对于张海的任何评论(当然不包括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都是合理的,我们相信自张海开始,以后的书协主席,都必然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这不可怕,相反,值得庆祝。因为大家真的把“主席”当主席看待了,对“主席”寄予期望了。这难道不是可喜的进步?* H+ ?& r5 D N6 e& f
1 l9 y6 \" B: G* x$ A4 d' V
张海在河南能操持“墨海弄朝”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展现了一个书法家同时作为行政领导者能力和魄力,而他当选中国书协主席之后的种种言行都表明他那一贯的有为想法(惟其有想法自然才会有批评),这一点值得肯定,至于在某些言说上的引起的争议及批评那是在所难免的,但也希望张海主席能够理解:大家的初衷和想法其实和您一样,我记得去年河南书协寄来的《河南书法年鉴》的扉页上有您的一副照片,照片下有您的一句话:“我真的别无所求,只是想为书法事业办点事而已。”,我相信这是您真实的内心表白,充满了对书法事业真挚的感情和理想。那么也请您相信我及天生书呆子、一鸟、虫甬、南舍地天生等都是有和您一个想法,都有如您那样的真挚的对书法的热爱,热爱书法也许就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v( }: b+ g- D2 |" T7 ^' {
/ L, r7 U8 O$ E 祝福您!也是在祝福我们自己!祝福所有热爱书法的人们!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文化!弘扬和光大她,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 n9 }( m* S' _3 f: Y# [, }2 N9 R/ B; O" w5 a/ v- x$ l* D
7年6月8日 后学 丁剑 上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