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686|回复: 10

[评批] 学问和学术 □张俊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学问和学术
9 t' b" J& o6 i( f7 R□张俊东
  此文可读——编者。   最近一个时期,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代很多作书画理论、甚至有的不局限于书画理论在其他领域亦被公认为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的笔下我们却很难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更不用提有什么书卷气和文人风骨。
( A( U  L4 F+ `) L% B  我觉得这里面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把两个概念——学问和学术弄混淆了。对此,我没有做过考据,也没有查阅大量的资料,但我的感觉学术这个词最早不是中国创作的,是引进西方的一个外来词。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们不喜欢、不习惯用这个词,也不符合我们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观念。为什么,学术是一种科学、是一种技术,不要求自己做的研究和自己的人联系在一起,在学术中我们很难找到作者的影子,所以某一个角度讲,学术是机械的、死的。而我们中国老祖宗所一直强调的学问一词则不同,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内容告诉我们不仅要学,而且要问,要向师长问、高人问,还要不耻下问,要问天问地。更重要、更关键的还是要问自己,反思自己的灵魂,“每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问,通过这种不断的自问、自我反省,使自己的知与行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一个做学问的人不能只是做机械的知识研究,要把学习、体会到的知识和境界与自己的人生联系在一起,自己认识到了正义、崇高的事情和境界,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向那个境界追求,即使达不到,毕竟在接近。这样做学问就不是简单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学问,而是把人生境界不断提高的学问,所以把学问作深入的过程也就是人生境界不断提高和升华的过程。/ w; ^* f, ]+ R9 {3 N( u% i
  但开篇提到的当代很多所谓的大家其实作的是学术而不是学问,他们可以做几十万字的理论、学术研究,却从没有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研究和人生联系在一起,即使自己认识到了正义、崇高的事情和境界,自己也不去按照“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要求去践行,这就使自己的研究和人生境界相脱离,无论研究做得多大多深(如果不能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很难作得有多深,大多都是资料的运用和文字的拼凑而已),都不能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画审美所要求的人书俱老、“人品即书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些都是对人的要求,也就是说,书画作品的境界和格调其实是人的境界和格调的一种自然外溢和流露,人的境界不高也不会有高境界的作品产生。这是古代先哲一直强调、一直一以贯之要做学问的原因,试想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大师们哪一个不是大学问家。
& X, v$ {& s$ I5 c6 d! l  做学问和人生境界、格调联系在一起,所以就会涉及到文人风骨。所以简单推断,真正做学问的人一般会有文人风骨。而作学术的人就不一定,所以会发生我们一直很崇敬的一个作大学术的人在见到一些高官、巨富时会满脸堆笑、点头哈腰,让诸如我们这些后生的人惊诧莫名,这样的事情在真正做学问的人身上何时有过,我们又怎会期望这样做学术的人能创作出高格调的书画作品,那是我们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
* l2 c% N' M: ^# H) P4 p+ Y" w  所以在当代,很多被称为理论家的人会堂而皇之地说创作和理论是两回事、两个领域。如果按照学术细分,谁都知道是两个领域,但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理论研究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体现呢,能做到那样不是更好吗?有的作理论、作学术的人会说,我的理论研究成果是指导别人的。真是可笑,自己的理论连自己都指导不了,怎么指导别人,也许别人受过你理论的启发,但一定是人家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实践、自己的人生感悟、体会、情感、境界之后的一种升华,这已经不是你的理论,而是人家的一种学问了。
  `% f5 p5 \7 [# w  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学问和学术区分一下,我也更提倡中国书画专业的人多做一点与人生境界更有意义的学问。
, w/ L8 Y4 h: x7 t- L! R+ w+ k! E. u3 S- |) @- X6 |6 X
发表于 2007-6-1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张兄有过交往,兄的文章十分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喜欢学问一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朝花夕拾 于 2007-6-18 08:10 发表
0 h; w" O, u: }+ y3 Z3 Q5 N' g学问和学术 + c/ V2 O- ]/ `+ {, D  C
□张俊东   此文可读——编者。   最近一个时期,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代很多作书画理论、甚至有的不局限于书画理论在其他领域亦被公认为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的笔下我们却很难感 ...
; z  p4 ~* s: o) L* x
: v( F; L3 W- U+ A- T3 f
我想请教的是:难道还存在没有学问的学术人吗?你说的历代书法大师都是学问家,但是我说,学术人也一定是学问家。学问和学术分属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不同的所指,又有着紧密的关联。如此把学问和学术生硬区分,意义不大。而且,本人对贵文所描述的有些搞学术的人的品格也不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认为:其实一个人既是书法家又是学者,才是高境界。学者型的书法家会正确处理“学问”与“学术”的问题的。不用耽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学问和人生境界、格调联系在一起,所以就会涉及到文人风骨。所以简单推断,真正做学问的人一般会有文人风骨。而作学术的人就不一定,所以会发生我们一直很崇敬的一个作大学术的人在见到一些高官、巨富时会满脸堆笑、点头哈腰,让诸如我们这些后生的人惊诧莫名,这样的事情在真正做学问的人身上何时有过,我们又怎会期望这样做学术的人能创作出高格调的书画作品,那是我们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
# M% s# z; x0 m1 y
[code][/code]' a& @( Q/ ]" Y" y& _4 e
学术需要知识的获得。在传统语境下,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问。它是和现实生活交融的结果,因此学问都和人生境界有着必然的关联,当今,学术领域的划分是知识丰富和研究分工使然。中石先生和朱清时先生分属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中石先生显然属于你所说的学问家。他的研究性质也决定了他的学术一定和他的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然而,朱青时是个科学家,硬让他的研究和他的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显然苛刻。要不,既然文化知识的总和就是科学。还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干吗?1 l. A/ Q6 i" [9 H# D# e
所以我说,在社会科学领域,搞学术是要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这时它的科学体系和研究内容决定的。在这一领域,知识获取的同时往往也从通过获得的知识感悟人生。比方欧阳中石先生。但在自然科学领域,强求学问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没有太大的必要。
8 K/ n& T" E+ ?4 Q% d  Q) X( u  _
7 r8 k# E& }( w' T
[ 本帖最后由 灵芝 于 2007-6-18 13: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芝 于 2007-6-18 13:04 发表 ( X" c9 i* P0 P% S: S

, ?4 ~" L! n- U. a
! h: [, J2 e4 m, y& q学术需要知识的获得。在传统语境下,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问。它是和现实生活交融的结果,因此学问都和人生境界有着必然的关联,当今,学术领域的划分是知识丰富和研究分工使然。中石先生和朱清时先生分属两个不 ...
6 n4 Q, f* n( u8 |  N2 G% |
那么,牛顿呢em20 自然科学研究,应基于哲学观和科学方法
1 s. \% C  x7 y  t1 C& t/ }( M
5 A6 q! Q6 v! M2 v[ 本帖最后由 dou_客龙 于 2007-6-18 14: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写文章,一位书坛老师对我说要有学术含量,开始我不明白,但还是往所谓的学术上努力,词句搞有漂亮一点,文气一点,真有点不适应.
8 b( E6 D. a. v( K& ]5 B所以主要还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后来写了一写给老师看他说不错开始有学术味了,这时我才明白,学术是骗人的,其实学术就是多多钻研,说真话,说实话,话到点上,有自己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学术,是“学性”“术性”的统称

学性是创造发明,好比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而研究红学的著作是术性,是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分析,论说。再好比发明水稻种植是学性,蒸馒头是术性。* x" U- ?, q! X; t) [4 `3 _
而当下的许多专家,只是在已掌握了的知识结构中自圆其说,其实就是个匠人,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芝 于 2007-6-18 12:34 发表
) w! W: O0 E% N8 t5 g7 U+ D
/ w( m/ l. u/ K8 A" F- u2 u- f0 h9 V6 D/ w
我想请教的是:难道还存在没有学问的学术人吗?你说的历代书法大师都是学问家,但是我说,学术人也一定是学问家。学问和学术分属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不同的所指,又有着紧密的关联。如此把学问和学术生 ...

( K3 m& D6 P6 u# |. a
: A* p) o5 s2 S; K我想,在这里并不是刻意地要把学问和学术两个概念分开,而是重点阐述两个概念的不同。有的人有学术水平,但不一定有学问,当代书画界其实有很多没有学问的学术人。$ f) }% O. [* S7 h% B! G6 {" U
张先生讲:“不仅要学,而且要问,要向师长问、高人问,还要不耻下问,要问天问地。更重要、更关键的还是要问自己,反思自己的灵魂。“每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问,通过这种不断的自问、自我反省,使自己的知与行结合起来。”我觉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