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5-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2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当代名家谈书法——刘文华, O# ~ D5 u( X6 h' y5 w/ g
& E! ] a3 D. Y' u, l) J. r- s
刘文华先生起初师承刘炳森先生学习隶书,后来有从欧阳中石先生学书。
' P( T$ q$ o2 ]6 p' v, R我后来从欧阳先生学书,主要学到了书法到底应当怎样写。中石先生追求正规、高层次的教育。
. s) I2 q+ R) X: }8 \每个写字者都希望让别人说好,但是差别很大。差异来自于观念,来自于由观念而影响的方法。要想学好书法,必须老老实实向传统学习。0 [2 x, o& l w/ W O
一、关于书法学习
6 |, m! V5 c7 I- I2 P在学习中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是临摹不过关。有的人一天临一大篇,结果总是临不好。这种方法不对头,其实只要一天写一个字、临一个字,10年便成了专家。
, d) N) Y; q6 c0 [3 D7 Z临摹时“无我”的境界最好,创作时不要有功利色彩。
D8 {) _3 t r0 K0 t+ T/ I千万别“傻写”、别“死写”。3 I/ w# Y/ n* g* q, P
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要掌握新观念、新方法。
4 O: m. ~: W: u" q& |在临摹和创作中有以下两个问题:1、觉得自己临得不错,但是创作时总出不了作品。这是因为临摹是技法还没有完全吃到肚子里,记得东西太少,创作时不够用的。因此书法学习要讲究规律,考虑方法,才能事半功倍。2、临得不错,创作不好。总想古人的东西陈旧,想自己弄点新的。这是没有摆正个性与传统的关系。个人的个性 分良性(优点)的和恶性(缺点)的。学习就是要发扬长处、纠正短处,学习过程要以临摹为主,慢下来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沉下去。
4 e( u( K" b2 V; t) G# c7 g: ?( q二、关于隶书学习方法的问题) J) L Y3 d* V; T
隶书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隶书没有大一统的特点,
! {" s* v9 |4 J. R$ e所以出现了艺术上的千姿百态。
! b$ I$ P" P1 Z, G/ L; P学习古人不要学习个性的东西,要写共性的东 X) B- C3 B6 E4 u9 i1 y. m3 O
西。开始写:礼器、乙瑛、华山等。注意笔力要硬,骨力要足。古朴是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要有的放矢,把面铺开。先过隶法关,然后把每个碑的字型、字势、笔法理出个一、二、三来,然后追求气息、追求趣味。8 L7 s ?& b' b; n
要先把传统弄到手,搞点学问。学习应更科学点、目的性更强点、用研究的方法去接近古人、学习古人。2 B& M7 S5 p0 T Y/ p7 e# }
书法的韵律在于笔法的神奇。
& Z ~/ s& P, O三、关于全国隶书的创作倾向问题:
3 t9 h+ L% V9 P) e1 w3 d# ^ n- e从当前全国隶书的创作情况看,小趣味多,把隶书那种凝重古朴的东西写没了。这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创作宏观上的把握。隶书需要汉代人朴质的气息,那种精神、那种霸气!! J( b9 ?5 `- v4 G' Q) ~, h( ]4 M
当前的隶书创作情况看,赶时髦的东西多,书写率意,现代人相互之间的影响太大。技术性的东西,从古人那里得来的东西太少,从现代人那里得到的东西太多,着也是当代隶书创作低迷宫的重要方面。5 {6 \! o' l7 y6 t6 [
有些人创作观念到了,眼力到了,就是上不去,那是因为手还没到。必须加深对隶书的理解,注重隶书的可塑性和可为性。一般认为“借鉴容易出新难”,但是由于一般人很难沉下去潜下心来改正和把握自我,所以成了“出新容易借鉴难”。其实没有借鉴,也根本没有出新。这是艺术的共性问题。
1 ]$ b9 y r! H: @笔法决定风格、决定字型、字势。5 w: [! M/ A8 _2 }
用合理的方法写出合法的字。与别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慧眼,收获才能不同于别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