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5-4-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0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批评不一定正确或实用于哪一位作者,但我是真诚的,所以想说一些实话.
首先说老冯的那一件草书,章法是很好,但我看到更多的还他的感觉,草书的许多东西在他的笔下有点僵硬,远没有他的小行书那么来得自然.而且我觉得草书的笔法一定要正,至少要有点传统的影子,看上去才不会太离谱,我相信我们都还没有达到凭性情写字的境界,所以更多的应该是先去完善技法。
老王的钟山王对联,不是用那种特有笔法写的,所以作为一种探索还可以,但作为这种风格的作品还是没多大希望,相反我比较看好第二幅,那样写得地道,有时我们是怕写象,其实要是写象了,那也很不错,魏兵然不就是这样吗?人家不也凭这在全国获奖了吗?我们在一些领域应该有更深入的学习,这是大家的毛病,应该引以为戒。
黄的作品很有灵气,但有很多信笔,写得不沉稳,对联要好得多,不过我觉得落款很挤。
国磊兄的很厚实,但笔势不强,如果加点东坡的东西,强调向右上角的笔势,那写出来肯定是两个样。
那一幅写王铎的,其实还不算大胆,写得很飘。
好多扇面组成的那幅,可以少一点,最多在六个就行了,而且象这样的作品,最好每个的章法都要有点变化才行。要不看那么多个和看一个是一样的效果。
我很看好叶的东西,写得文雅,有那种书卷气的感觉,但是我有同样的不足就是不能以小见大。有些行字的排列不是很好。
写谢无量的那一幅,用笔还有点嫰,但这种字有让评委眼亮的功能,只不知道章法如何。如果要用这样的东西参展,可以借鉴四川那位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书家的做法。把人家作为依托,然后尽快走出来。
那件小楷最好别用那种纸,就用纯色的会比较好,因为小楷本来是要看细节的,如果纸不纯会影响评审时的效果。让人觉得写得不干净。
印看得不清楚。
不知说得有无点滴参考价值?
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书友有更深入的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