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风度 风气 风格
.
——地域书风展纪实
学习!鼓掌!
这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学术文献!
作者所记录的评奖过程,比评奖的结果显得更重要。
“风度-风气-风格”这个标题是《春秋》笔法,一字一褒贬,足见论者的学术胆识!
并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对我个人的偏爱实不敢当 ——刘正成
5月11日中午与一痴驱车直奔炎黄艺术馆,参加地域书风展的报道。在指定登记的酒店附近吃饭时遇到了刚到的“齐鲁风”的几位山东兄弟,马德田、伯远等。于是加了几个菜,并作一伙,席间一痴透露在“帖学研究展”评选现场时,石开先生对马德田作品的表扬,马德田听了很谦虚地说:“是吗?写的不好!写的不好!,石开老师是过奖了……”但谁也看出来他内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吃完饭,他们去登记去了,我和一痴及淳风堂去了炎黄,在那里看到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布置展厅,挂作品。也见到了冯印强兄。一痴得去参加一个演出的排练,先走了,说晚上再过来。让我和老淳留下帮忙。在会议室,冯印强兄拿出他的提交论文《显性区域文化与隐性地域书风》要我提提意见,当时只是大略一过,但后来看到所有的论文,觉得印强兄的文章是最贴近展览主题的一篇。
接近傍晚,刘正成先生来到现场,他向我们阐释了有关地域书风评奖的一些规则和特点,刘先生说;“首先由三个地域各自选出三件代表自己地域的作品,即总共初选作品为九件。然后,由专家评委从中评出两件。最后由媒体、外国嘉宾、拍买公司代表等为两件作品投票(后来实际上以献花的方式)最终PK出最受关注大奖,奖金两万元及钧瓷大花瓶两个。刘先生解释说:其中颇有意味的是并不是像以往展览那样,单一的以艺术水准为评判标准,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产生结果,这样的结果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作品或作者受关注的程度,所以最终的奖项被命名为“最受关注大奖”。
由此,我们感受到地域书风展的运作上带有研究、实验的创新精神。在第一个环节初评把决定权交还给本地域自己抉择,刘先生说:这样就很有意思,并没有给他们限定评选的准则,而是让他们自己形成临时的,自我的、自然的简易规则,他们可以集体商量、可以从自我地域整体利益出发去挑选,也可以排资论辈按某种级别、人际关系去挑选,还可以全体投票的民主方式评选。总之,通过各自的具体做法在某种层面上反映出各自地域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而这种取向或判断的结果将通过第二轮专家评选的艺术检验,及最终经过最后环节的综合PK取得最终的地域利益,即第一轮初评之因是可以导致最终的结果的一个很重要参数,一痴形象地描述为“你要为你的选择买单”。种种偶然导致必然。
而以上的设想在初评时确实得到了验证。比如各省的自选不久,山东的燕守谷老师即跑来说:我们最后选出了四位,分别是燕守谷、于明诠、马德田、邵岩,难以取舍,问能不能再加一个名额。这一要求被刘先生断然拒绝,无奈中燕老师说:要不我下,让他们上。(关键词:风度)
同样,福建的一位作者也悄悄来向刘老师告状,说来参加活动的闽南书家代表中漳州的多,而厦门、泉州的少,所以最终他们推出的书家代表三个全是漳州的,而实际上真正代表闽南书风的高手并非全是漳州……果然,最终代表闽南选出的书家代表分别是:柯云翰(漳浦)、李立(漳州)、黄坤生(漳浦),全是漳州地区的。(关键词:风气)。
最终进入复评的作者是:
闽南风:柯云翰 李 立 黄坤生
陇上风:林经文 陈扶军 郑虎林
齐鲁风:燕守谷 于明诠 马德田
这是由张铁林先生当场宣布的。
5月12 日早上,由刘正成、王镛、郭子绪、曹宝麟、石开五位组成专家评委对九位作者的作品进行了复评,我和冯印强兄负责监票及联络汇总,专家首轮选出的结果出现了得三票者一人(于明诠),还有三人同得两票,其中有燕守谷,但于明诠已经胜出,为避免出现最终PK在同一地域之间展开,取消了燕守谷的资格,我和冯印强兄又二次发选票要求评委在第5和第6号中再选一次,结果,陈扶军胜出,所以最终PK结果产生,他们是;
于明诠 PK 陈扶军
接着印强兄将两人的两件作品悬挂于开幕式大厅,10点半地域书风展开幕,大约15分钟后由张铁林先生主持评奖,致辞之后,即由三方专家以向钧瓷大花瓶插花的形式投票选出最终的最受关注大奖,现场的气氛活跃而紧张,嘉宾们手持玫瑰,各有所思。首先投票的是来自韩国的李敦兴先生,可能是第一个的原因,他的投票显得犹豫而郑重,在两张作品前反复周旋,他最终把花插在了陈扶军的花瓶里。在接下来的投票中到了同样来自韩国的朴元圭先生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他将手中的玫瑰放在了两个花瓶的之间,意味着他弃权了。之后,先后又有三位投票者弃权,他们是来自中国书法家论坛的齐玉新、《美术报》的蔡树农,《中国书画》的张弓者。
最终,于明诠 11票
陈扶军 14票
弃 权 4票
陈扶军胜出,赢得“最受关注大奖”,当场接受国际书协首席主席刘正成先生的颁奖。
这一结果产生后,山东作者显得有些失落,有小规模的聚集议论,有一位山东作者对陈扶军作品风格提出看法(关键词:风格),大意是说陈的作品取法陕西书家薛养贤的风格。甚至说薛曾经写过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此时已是陇上作者欢呼雀跃的时刻了,倒是获奖者陈扶军先生显得异常的谦虚,不断向前来向他祝贺的人表示:纯属偶然,意外……
中午,就餐时,陈扶军先生也到每一张桌子前向大家表示感谢。
下午,进入论坛研讨,之前提交论文的作者宣读论文,但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实际上大部分作者都做了即兴发言,有许多与会者对“地域书风”或“书风的地域性”提出了质疑,即在当今资讯发达的时代,文化交流日益,地域文化的显性影响减弱,地域对文化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对个体作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提出地域书风是否还有意义?我特别注意到梅墨生先生的发言,他似乎并不太在意地域这个特征,而是站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了中国书法的整体坚守的问题,涉及民族艺术的自信和独立的心理问题。同样的观点也在许宏泉先生的发言里有所表达。
于明诠先生也提出了在这样一个时代地域对艺术的影响的弱化的现实,同样曹宝麟先生在认同这个观点时的同时说:“我觉得地域书风很值得研究,地域书风在历史上也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一个书风的形成,归根到底还是地域造成的,就是说地方的水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字如其人。”
刘彦湖先生的发言则比较实际,他认为一个展览最主要是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机会,所谓“盛世无弃遗”,也即只要耕耘必有收获,而对于收获的评价则交给历史。
…… …… ……
最后,刘正成先生做了简短而很有深意的总结发言,他说:“我们是“2007国际书法论坛”,我们在发言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我们这个标题不是地域书风研讨会,是“2007北京国际书法论坛”,在这里我们要说什么话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解释什么东西非常重要,你讲的话是必须讲的,不讲不行的,在论坛上,你要把你最重要的话讲出来,你讲出来的话,能不能吸引人家。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什么是全球化呢?是以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念来说全世界的问题?我们今天所有的服装都是西化的,我们的哲学也是,你还有什么中国特色呢?是不是全球化的时候,我们就不要中国特色呢?这就是我们的命题,我们的民族、地方特色要不要?个人特色要不要?我们的艺术是个体单位为标准的,失去了个人,就失去了地方,失去了地方就失去了国家,甚至失去了东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书法家,中国理论家要说什么话,非常非常重要。你的话要说给西方人听的,还要说给东亚国家听的。”
听了刘先生这番话颇有触动,一个智者!我感受到他的思考,他所站立的新的基点和高度,一个书法运动二十年的领袖和见证者,一个曾经缔造“中青展”书坛符号,一个为书法事业做出贡献的风云人物,尽管经历了波折,但仍然不离不弃,让人欣慰和仰止,因为,我们看到,他的贡献仍在继续着……
后学 丁剑 时在北京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5-27 18:5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