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638|回复: 0

回忆与陈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回忆与陈述
■蓝庆伟
  《回忆与陈述》   吕澎 孔令伟 主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开设了“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系列讲座”,讲授者有陈丹青、陈履生、邹跃进、殷双喜、王林、高岭、易英、高小华、黄锐、舒群、朱新建、刘子健、洪磊,《回忆与陈述——关于1949年之后的中国艺术和艺术史》正是这一系列课程的完整呈现。   “将经历过80年代和90年代变革时期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请来讲课,出自很简单的目的:希望学生能够听到亲历者对历史生动而富于个性的叙述;学习艺术史的学生在面对艺术家本人的时候,内心的感受与面对老师时是不一样的,这样,他们对历史产生不同于一般听课后的记忆。一学期过去了,学生们根据自己关注的方向,整理出老师讲课的内容,在整理和与讲授者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又加深了印象。我想,这样的课是很难得的。” 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吕澎在《回忆与陈述》序言中如此写道。授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中的建设主题》(陈履生)、《新年化运动与〈群英会上的赵桂兰〉》(陈履生)、《******时期的美术》(邹跃进)、《我的回忆——70年代的美术和美术展览》(陈丹青)、《“星星”旧事》(黄锐)、《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伤痕绘画”》(高小华)、《理性绘画与思想》(舒群)、《我和“新文人画”》(朱新建)、《当代绘画的观念化——以中国“八九后”艺术为例》(王林)、《实验水墨》(刘子健)、《观念摄影中的人和事》(洪磊)、《行为艺术——正义与存在》(高岭)、《双年展制度与非营利性文化事业》(殷双喜)、《历史与批评》(易英)。如此的授课方式难免会引起同学们对“是非真假”的思考——“一、授课老师说的和书上不一样。二、老师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对于此,易英在讲课中似乎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写最近的历史有一个优势,看作品方便,资料丰富,有些当事人还健在,可以直接采访,口述历史。但是当代艺术的真实性并不同于美术史,他更接近批评,同样是客观的材料,但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也会有不同的‘真实性’。”对此吕澎老师“告诉学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有‘任何观点与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规定’,我强调了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分析和判断事物,得出自己的看法和做出自己的结论’…… 尽管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他们对年长一辈的叙述有强烈的隔世之感,他们对三十多年前的大批判现场感到荒唐和不可思议。可是,与历史保持一段距离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可以使观察历史的人带着更冷静和科学的态度面对过去’。”
  对于此种授课,《回忆与陈述》的主编孔令伟老师认为:“吕澎老师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彼此穿插教学,把客人请来,然后组织同学录制影像资料,整理、审校、编辑文稿,把它变成一门基础的史料训练课……吕老师请来了久已成名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他们带来了一部一部鲜活的画坛‘儒林外史’。面对面的交流也消除了传媒、图书带给同学们的压抑感,几乎每节课后都会有轻松、亲切的师生问答场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仅是单纯的授课录音记录——在录音文字整理出来之后讲课内容录音整理后,各位授课老师之后对文本进行了修改与补充——他们在授课内容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扩充与系统整理,使各自所讲的课题更为生动、细致、翔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