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5-6-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7043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 V+ B9 b" ~' l3 T# K7 [
试析:书法与中国社会
& p: z" g; c9 I
; [& p: m2 _$ f0 P' \; N) }4 o( v 誉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数百年的淘沙,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尽管渊源流派各异,而万法归宗,皆称备宇宙之奇,脱尘俗之气.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新步伐,疏浚久塞,深珠复明.书法世家子弟,书法爱好者之新俊,书法名家名人纷纷怀奋志之思.
J8 W5 G5 h8 b- l
# a: s. ~4 Y% ~" f& J) n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中国书法学院,美术院校应运而诞,如雨后春笋.培养许多书法艺术的新秀,促进新时代书法艺术的逢勃.由於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求存,求生的心理,推动书法市场的竞争.良性竞争会对书法艺术带来勃勃生机,恶性竞争形成矛盾在某种程度的对立,加上西方艺术形式的渗透,模仿西方艺术形式的思潮,冲击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并美其名曰:与世界接轨.这种幼稚的心理,误解了接轨的涵意. 2 J8 k3 ~( x' ?
. g+ B0 n, C) s& F7 U) U 而贬低书法艺术的地位.如果说受西方艺术形式冲击首当其冲的应当是香港,澳门,台湾.但此三地的书法艺术则坚守阵地,纹风不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的书法都是围绕传统书法艺术而努力不缀.5 K h3 |4 c7 R$ t* g u
, t4 D6 e* @9 v! Y 古人贤哲留下的书论,论书,因为时代不同,认知有别,甚至有盗名伪论,以致思维体系参差,而其意未曾详解,致今人理解不同.且如"屋漏痕"三字就有不同理解与体会.个人认为能理解者各适其适,不能理解也不必争论,比如同是一班学生,同一老师讲课,学生之间都有理解上的偏差."华山"两字一案,两个当事人对簿公堂,尚且面红耳赤,更何况时隔几千年几百年.7 @3 R" ]% W# k& \- B+ X
: M' a+ u# E+ I
随着网络资迅的传递,审美眼力偏向"闪光",所以当今书坛的批评,不能名正言顺地为人接受.而让受批评者服气接受的只有自已的业师.然而这些为人师表的业师,又参差不齐.其中有名副其实的业师则能名师出高徒,而滥竽充数的所谓业师则有误人子弟之虞.
1 x! h+ T$ R/ F! ]: ?! C! }
' R2 w) f: D: t% f" H# @) q 生长在当今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书法环境与书写工具的变异,更应该挑起继承书法艺术的重担,尽管不能发扬光大,但也不要辱及先贤.文化的气质,文化尊严,不应受任何的风气,习气,怪气所侵袭,但愿书法艺术的保护,继承,发扬为后人留下光辉的典范.
) k# I! h" n7 `" E# P4 k- F3 V/ y4 G' K6 b% e' O) Q. D1 e
尚祈各友好指教.
# _4 f) o" ~0 B/ m
6 I3 ~2 L! x3 b/ V2 H# A[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5-25 17: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