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383|回复: 8

胡秋萍:王铎书法专题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铎书法专题问答
   
胡秋萍

        1.王铎的行草书地位日益受到书界的重视,你能谈谈王铎行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艺术地位问题吗?
  答:王铎取法二王又与之面貌迥然不同,其书风完全追求个性生命的自我写照和艺术形式的开拓创新。王羲之的书法以尺牍手札小幅式的精微典雅打动观赏者,而王铎则以八尺丈二的大幅式,整体性极尽渲染造成对欣赏者的视觉冲击,以其鲜明的风格、强烈的个性实践了其借古开今的历史使命,才有可能被后人推誉为“有明第一”,“五百年来无此君”。王铎无疑是超越了那个时代众多书家的杰出代表,他同时也超越了他生存的那个时代。借古开今,高标时代精神正是王铎之于当代如何继承与创新探索迷茫中书家的现实意义。
  2.王铎书风个性极为突出,他的书法发展脉络与师承关系对他的书法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你能就王铎书法线变对其后期写意抒情的行草书相通相融的渗透作用,谈谈你的看法吗?
    答:在线条艺术表现力上,王铎的大写意行草书可说是极尽笔墨变化之能事。对元末直至明中叶的复古主义及流行的馆阁体在书法审美形式上有着重大的突破,开拓了书法艺术形式的新天地。  草书是最能表现书法家个性并高度自由地抒发情感的艺术,它在“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 (崔瑷《草书势》)中“临事从宜”,表现“蓄怒怫郁,放逸生奇”(同上)的感受,从“象”到“意”,抒发艺术家心中无以名状又难以诉说的情绪。王铎在标举“独宗羲、献”的同时,以抒情大写意的笔墨,极力张扬行草书瞬间视觉形式“象”的表现性,把一个饱受磨难、痛若、压抑、悔恨的文人心态之“意”宣泄得淋漓尽致。
    3.王羲之用笔舍弃了提笔中作匀速运动的传统笔法,大胆使用提按顿挫、不避侧锋的“外拓法”。这种外拓笔法使得书法的表现力更强,线条也丰富生动起来。王铎书法受二王影响甚大,你能就王铎与王羲之在笔法上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谈谈你的看法吗?
    答:王铎涨墨洇墨的使用,摇曳多姿的体势,外拓、内扌厌等不同笔法的混合运用,使他的书风有别于典雅婉转、流美新妍的魏晋书风,他取法二王又与之面貌迥然不同。二王用笔圆转秀丽,王铎方圆并用;二王用墨均匀润泽,王铎涨墨浓墨枯湿兼用,开拓并丰富了书法用笔用墨的空间,形成了极尽渲染的视觉艺术效果。造成书法艺术的视觉转换,也是一种审美趣味由和谐到冲突的变易。

  4.在书法创作上,王铎是一个“入古出新”的践行者。你能从创作的角度,谈谈他恪守“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的书法主张吗?
  答:王铎认为传统书学的正道必须“独宗羲献”,才能修成正果,否则“终入野道”。但是,王铎本人师古不泥古,而是要借古开今。“余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王铎钟情于古人的用笔与结构,为避免流俗,他“一日临摹,一日应索请。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可间断一日耳”。王铎认为唐以后的东西都不可学。临摹是每一个学习书法者绕不开的道路“,独宗羲献”也是传统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行草书的学习。因为,王羲之的行草书标志着书法艺术发展的成熟。然而对于多元化的当代来说,审美的多元也给学书者提供了多元的书法审美样式的可能性。只要你创造出的书法作品符合艺术审美法则,它都会得到应有的理解与认可,都会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5.有人评价王铎在45岁左右的作品“有拔山扛鼎之概,少蕴藉静穆之致”,认为王铎在这一时期的书作是力胜于韵。傅山认为王铎此期作品“故意造作”。你能就傅山对王铎此期书法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吗?
    答:45岁以前,王铎由于年富力强,心性很高,唯求后世书史上能书数行,过分有意而为之,追求点画的完美,因此反映在笔墨上,似乎有些过于表现生硬和过分夸张的感觉。这是学习书法的必经过程也是人生的必经过程。然而,书法艺术的高境界是在有法与无法之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道法自然而为上。
  6.王铎行草书精品多创作于50 60岁这十年,你能就他的代表作《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草书杜律卷》、《为葆光张老亲翁书草书卷》谈谈他的体式、笔法及他的行草书对当代书坛的借鉴意义吗?
  答:王铎以圆转寓方折、迟涩寓畅达浑然一体的笔法,酣畅淋漓、虚实浑然的墨韵,结构纵横跌宕、一泻千里的奔腾气势,被后世奉为一代大师。影响和启示着数百年后的当代中国书家和日本书家。日本的村上三岛将王铎创立的一笔书行草大写意引入自己的创作中,并多次在日本大展中获奖。王铎的涨墨法、结构体式对比组合的形式法则,更为现代中青年书家提供了借鉴和再造契机。许多书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王铎书法的影响,并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艺术营养。
    7.王铎早年学二王,笔势平和,用笔圆润,其中年学米后,笔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你能谈谈米芾对王铎的影响吗?
  答:“不规规摹拟”,是王铎在内府观看到了大量米芾真迹后所感悟到的书法如何临摹的真谛。如何依法二王,他从米芾的学习创作实践中找到了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这就是不仅要学二王的用笔、形体结构,更重要的是继承其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开宗立派的创造精神。因此,在学得二王笔势平和、用笔圆润婉转的同时也借鉴了米芾的方折笔和刷笔,丰富了他的笔法,从而使他的书法线条更具有表现性和艺术张力。


  胡秋萍,1962年8月生于河南开封,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书画院专业书法家。


[ 本帖最后由 红荆藤 于 2007-5-20 01:47 编辑 ]
发表于 2007-5-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资料.谢谢馆长.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