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734|回复: 10

推荐师兄韩宗祥的书法随笔《一壶秋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随笔 《一壶秋月》. b9 H+ ^  s0 K

8 j- [9 H# o3 J# c4 ^' T2 K
今晚到教室,不用讲课了,坐着无聊,随手写了这篇小文。发上来凑个热闹。大家猛批!; T6 j1 K8 |$ Z% z+ T$ ]; _0 C

% }# Q# m% g# j. a; p  Q- @) M5 }/ f% J  ~6 q
3 l$ {4 R3 ~2 l0 C9 n! o
《一壶秋月》原文

) ^% d8 L7 v$ H' S4 o% h9 Z

4 y% t% t2 J6 A, H. G/ J       用于书法作品的闲章太少了,不能适应多种形式的作品的需要。扇面、册页须用小章,中堂、条幅的印章应大些,更有八尺、丈二等巨幅当用巨印。古代名作,流经多人之手,每经一手,多钤自己收藏印,辗转流传,书作也成了印屏。这些印在内容上自能显示书作的历史变迁,而多印集于一体的古味盎然的形式,也成了一道惹人注目的景观。今人创作,也往往喜欢模仿这种形式,一件小品打上十来个印章,曰:追求视觉效果。多印集于一体,除位置安排有讲究外,印的内容和形式也得有变化,印章的需求量也就大了。一个书家总得有十几二十个印章吧。这些印章除了姓名印,统统可称为闲章,文字的,肖形的,不一而足。

$ w9 n7 N. \9 [7 a$ `* y& Y+ g/ t       我刻印属于初级阶段,自然不敢下手了。寻寻觅觅,好不容易找到刻印的好手,而印文又犯难。印文是一个人修养、情趣、品位的体现。于是苦思冥想,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词:一壶秋月。哇塞,太有才了!自鸣得意好半天,又琢磨,这词怎么来的?得有谱吧?想到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想到了李白《春日独酌》:“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一壶秋月当与这有些关联吧。

' o* c9 F. r, B; h        嗜酒,大概是文人的老毛病。李白,杜甫,苏东坡哪个不爱酒的?文人我够不上,却染上了这不大不小的毛病。劝我戒酒的人多了,自己身边也有一些酒鬼,因酒误事者有之,因酒手颤不已不能执笔者有之,因酒驾车而丧命者有之,饮酒过量而直接死亡者亦有之,酒乃害人之物!可是偏偏不能戒,每顿总得来二两。尤其不可原谅的是,总向往月下山中独饮的古风。

2 E7 H$ X! h" k2 q' ?& z  ]+ h, t! r9 k        一壶秋月于我是再合适不过了。

8 L5 a# @- S" V: W        秋天,明月,湛蓝的夜空,山涧,亭子,桂花,菊花……想想多么惬意!酒是无所谓优劣的,淡也罢,烈也罢,薄也罢,醇也罢,清风微起时,举杯!
! ^! z, O4 w( n8 X2 M2 x1 p         一直陶醉于自己的这个创造。近日偶然看到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温一壶月光下酒》。看标题就吓了一大跳,天下竟还有这般情怀的人!迫不及待一口气读完,收获可不小,我的一壶秋月又添更加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了!

4 l' r" O( L; k- N+ d/ H+ q1 l+ a         林清玄把喝酒分为三个境界:备下许多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他认为上乘之中还有他法:不同季节以不同的名花下酒,以诗词下酒,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好一个温去年的月光下酒!虽与用回忆美好时光下酒意思差不多,但意境迥然不同,那一分皎洁和清雅,那一分风趣与性灵直有霄壤之别。
' V  K' ?; S% s2 q% [: O+ u! l5 ~
         细细品味,林先生的温月光下酒与我的一壶秋月似又有别。但文章结尾处说:“喝酒到极处几可达到佛家境界,试问,若能把浮名,换做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能不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这又正与我的创意相同。只是这里“佛家”太宽,“禅”则更当,若再换成“庄”,亦无不可,这不正是无待、坐忘和逍遥之游吗?

% B4 C; [6 T0 ]' K3 S0 E* ~6 c* G4 E, N# d9 \! ~" `5 B2 I* T
                                                                         5月17日晚于贵州凯里市

; l! z7 ]4 t0 F: G; Q# `
$ {" ~. q1 p! M+ e. y[ 本帖最后由 黔墨 于 2007-5-18 00:5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18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 H6 ]) p  V: P+ c7 Y7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 g1 N+ m2 N; O! l9 h) V
2 K8 k# t  h: N" X) L# g
" I' g2 r/ ~6 m- @' O2 n
/ f& a3 m1 _. R-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9 k0 r0 r4 w( O$ @2 G9 D# Q6 E( Z5 S+ T" t7 c* _0 c
/ ^& ^/ E) d0 x& w+ U9 O- k5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a5 j) m/ l
, d1 g2 p" G2 o# d$ G) F7 y" K
韩宗祥简介
  号南山道人,1967年出生,贵州黎平县人,毕业于贵州师大中文系。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师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书法作品入展“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1998)、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2004),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全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2004),贵州省首届行草书大展二等奖(2004),第二届贵州省文艺奖三等奖(2004)。贵州省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一等奖(2005),贵州省首届茫父杯双年展二等奖(2005),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入选(2005),《中国书画》杂志提名展(2005),泛珠江三角洲9省2区书法联展(2005),《2004-2005书坛年度精英合集》(书法网)。   理论文章入选“全国书法史学、美学研讨会”、“首届国际书法教育理论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书法教育理论研讨会”,在《书法》、《贵州师大学报》、《书法赏评》、《中国书画报》、《现代书法》、《书法艺术》、《青少年书法》、《青少年书法报》、《贵州书艺》等专业报刊发表书论多篇。 《书法导报》、《中师书坛》报进行专文、专题介绍。   联系地址: 贵州省凯里一中 邮编 556000   电话: 13096858089   电子邮箱:hanzongxiang@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单单文高,字亦高,拜读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8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8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文之余又作书。1 |' u% F6 r4 f2 k+ b+ I
历来文人之正道。
8 Q! R- v$ v, o- k, D& T. P宗祥先生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纸烟云,写得漂亮!文章也不错。
& i- p/ p/ i* P3 t非有太白斗酒、醉酒东坡之风不能至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推荐师兄韩宗祥的书法随笔《一壶秋月》

em1 em11 em14 » 《一壶秋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黔墨兄!
6 k$ u, G0 d% @7 \我现在才看到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山道人 于 2007-6-2 12:30 发表
: ], L: m/ v4 Z- \* y- r# @% D9 L9 Y多谢黔墨兄!' g% ?! X( b4 G0 Y4 C
我现在才看到em13 em13
* f( Y0 G1 [% H3 w1 A
5 W  A* z) q/ Q
不客气。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