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487|回复: 3

[分享] 良师益友 风范永存 ——记已故著名书法家任政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良师益友 风范永存 & t1 j: H8 @- K3 v
——记已故著名书法家任政先生
. Z2 E1 ]4 p. d7 Y% j" ^& {
6 ?: v/ m; `( ]# n- ]*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 i4 G2 C0 J# e2 {1 x. P3 i) s3 V$ v  _4 t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喜爱书法的我,时常去县城书店寻找字帖,尽管那时候书店里出售的字帖还很少,但我依然执着。一天,我终于在书店柜台里发现了一本《楷书基础知识》,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实用字帖,我十分欣喜地买回家,作为学习的范本。从此,作者任政先生和他那精湛的技艺便深藏在我的脑海里。   一次,在浙江嘉善县文化馆宣传橱窗的书画展中,我偶然看到,有一件书法作品与任政的书体很相似。后经打听,作者任舜华原来就是任政的儿子,他在文化馆工作,我有幸与其相识,并在他那里得知其父任政先生在上海的住址。任舜华调往杭州后。好几次,我曾想去沪向任政先生讨教,但终因素不相识未能如愿。
; S0 F9 {  x6 h- d" D5 Q  八十年代始,文艺复兴,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书法艺术日趋繁荣。进县文化馆从事书画工作的我,有一天,冒然给任政先生写了一封信,向他表达我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希望,还随信寄去我的一件临摹习作向他指教。想不到,十天之后,我竟然收到了任政先生的回信,他的勉励给我鼓舞很大。# g8 |' v# H- S/ {5 \
  不久,单位里要出一张书画特刊,派我去上海文汇报社制版,办完事,时间尚早,我不由自主地去拜访任政先生。他住在威海路花鸟市场附近,我怀着仰慕已久的心情扣响了任政先生的家门。
! M  `! T% {# q6 {  C. p) n- n  因为在他儿子那里,曾见到过任政先生的照片,所以,我一眼认出了开门人就是任政先生。他黑发浓密,圆脸型,戴着一副眼镜,中等身材,十分精神。
) N1 }! y, y7 }1 [4 I7 W" n  自我介绍后,我取出了临作向他求教,得到了他的指点。接着,他向书橱走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趁着间隙,我四周环顾,这是一家老式木结构房子,屋内深红色的基调沉稳而庄重,客厅中央摆放着桌椅,一边的书橱内,整齐地排列着许多书籍,门旁墙上挂着的红木镜框里,是一件任政先生的隶书作品,古朴典雅。秋天的阳光透过南窗,使狭小的空间暖意融融、温馨备至。
/ I4 }6 P' A2 i. @- u" E: u4 C4 [  不一会,只见任政先生取出一本《书法教学》拿到我面前,和蔼地说:“我早年临帖很多,楷书主要学欧、柳,隶学曹全碑,行书专攻赵孟頫。你们青年人学习书法,要师法传统,要打基础,基础愈扎实愈好,以后才能进步,就会功到自成。”并在书的扉页上盖印后对我说:“这本书送给你做个留念。”任政先生创作、写书事务繁忙,他还告诉我:“不久前,上海字模一厂准备铸一套新的汉字模,作为报刊杂志的标题字,邀请全国近50位著名书法家,每人书写50个简化样字参加竞选,我也参加了书写,最终我的字被选中。后又花了二年多时间,完成了七千字的书写任务,现正在制作,不久将投入使用。”得知他刚从日本回来,为了不打扰他,我向任政先生谢别。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字被用作文章标题。
% P& U2 X' {' T/ K; ]  随着书法艺术的普及繁荣,传统书法碑帖陆续面市,任政先生的书法字帖与专著也层出不穷,我不断搜集任政先生编写的书法书籍的同时,更增加了对他的关注。 ' S% _4 b+ x; K+ y, Z1 T$ J' p
  几年后,我出差去上海参观名书画展览,又一次走访了任政先生,在他温和的言谈中,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了解。" h3 t1 @, N4 h) V
  任政先生,字兰斋,浙江黄岩人,生于1916年,他自幼随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诗文和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功底。18岁那年,因家中三次遭受火灾,生活艰难,为减轻家庭负担,1937年,21岁的他只身来到上海,开始独立生活。在长兄介绍下,他进了当时的隆章染织厂做练习生。工作之余,他起早摸黑,用功读书,次年,考入了上海邮政,从事宣传工作。
* a6 F/ T3 c' a% Q7 Q  平日里,他省吃俭用,为了搜购历史名人法帖,时常会花去整个月的工资。期间,他有幸认识了收藏家唐希陶,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大量历代碑帖,广泛涉略并专心学习揣摹,开阔眼界,提高书法水平。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实践,刻苦的磨砺与研究,其书法日臻成熟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受到众人的青睐。闲聊中,任政先生向笔者回忆说:“‘文革’中,单位要我抄写‘大字报’,贴出之后,第二天一早就不见了,重抄贴出后还是不冀而飞。直到‘文革’后才知道,是有人将墨迹撕去用作临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任政先生书法的喜爱程度。$ ]+ j# w# H) p8 J  y
  任政先生学识丰富,为人诚恳憨厚,几十年来,他浸淫研池,勤奋笔耕,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独具创新,佳作迭出。其书法形神兼备,潇洒遒美,经常应邀参加全国展览,名闻遐迩,享誉书坛。挥毫创作的同时,著书立学,相继出版了《楷书基础知识》、《少年书法》、《祖国的书法艺术》、《书法教学》、《隶书概论》、《兰斋任政行书帖》和《任政书法作品集》等十余种书法字帖和著作。他编写出版的书法字帖和专业书籍十分畅销,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人们的喜爱。. `& t8 i; E$ B8 E
  任政先生还应聘在上海各大、中学校、青年宫、文化宫和电视台等单位讲学,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后继人才,如:周慧珺、张森、钱沛云、沈鸿根等都曾得到过他的悉心指导,为弘扬中华传统书法艺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与积极贡献。
( E& U/ x/ L: K: f( w8 O/ t7 s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我意外地收了任政先生给我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他家已搬迁,同时还寄来一张名片,上面印有他的新居地址。
) N7 W% ^9 [. U6 u1 A& ^  相隔不久,恰巧我的一位朋友想请任政先生题写厂名,要我陪他一同前往。在上海永寿路瑞福大楼50号907室,我再次见到了任政先生,多年不见,他变化很大,满头白发,走路也不如先前那样便捷。客厅里宽畅明亮,墙上横着的铁丝上,夹着好几件任政先生的书法散片,散发着阵阵墨香。
  O" i& q. @: _0 {1 K* H2 o/ x6 Y% Q  进门不久,又来了几位远道而来求墨宝的客人。题完字后,我们正想离开,任政先生叫住了我,主动要为我写字留念,他问我喜欢什么内容。惊喜的我在毫无思想准备下,突发奇思地请他为我题个斋名,任先生看了我写的纸条后,沉思片刻,轻轻地对我说:“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想为你改一个字,把‘研’改成‘远’字,这样既有出典,又有意义,怎么样?”我自然高兴,只见,在他那静中有动的笔尖下,“静远楼”三个大字跃然纸上。加印时,任政先生又补充地说:“做人要恬淡,为艺要静心,唯其如此,方可超然物外,才能学有所成。”他的话,使在场的人很受感染,也使我对眼前这位年近80的老书法家,多了一份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 r/ Q+ N2 p5 Y! Q  任政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国际文艺交流艺术顾问。1981年曾为淮海战役纪念碑书写碑文,1983年东渡日本讲学,1984年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字并珍藏,1993年为毛主席纪念堂书写大幅诗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收藏证书),1997年被上海市文联誉为“德艺双馨”书法家。
2 N0 g! G5 s& M$ i  数年后,突然有一天,我在报纸上,惊悉任政先生于1999年8月30日去世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失去一位良师益友深感痛惜。我与任政先生的三次交往,成了我生活中一段难忘的记忆,他为我题写的斋名“静远楼”,更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珍藏。
  f& g& L4 n8 q9 V: }5 b
' `/ V; U$ L8 F' o* a" Y
发表于 2007-4-2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老的字看着舒服,挥笔也很潇洒,一起怀念!!!!!!!!!!!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老的字我也比较喜欢,自然、平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规矩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