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为进一步继承与弘扬西泠印社传统文化,挖掘西泠印社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印社传统,促进社员与社团之间的联络与交流,应余杭区人民政府邀请,西泠印社丁亥春季雅集将于2007年3月11日至12日在余杭举行”。引文是西泠印社发给全体社员的邀请函内容,比较今年春节西泠印社联谊活动只有14位社员到场的情况(西泠印社单位内部社员不计),丁亥春季雅集有四五十位浙、沪籍社员参加很不容易(其中一位日籍华人社员),这首先得要归功于发放通知之外的电话邀请起了关键作用,打电话的陈振濂、桑建华、顾祥森等都是很辛苦的。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祭扫吴昌硕墓并合影、“汉三老碑拓片五种并题跋”观摩会、社员合作书画创作。镇社之宝——“汉三老碑拓片五种并题跋”观摩会请了陈振濂、童衍方并上海博物馆的一位碑帖专家讲解,成为本次雅集的重头戏。到场者聚精会神,兴味有加,围绕汉三老碑的文物价值、学术研究、传奇经历,纵贯了西泠印社近百年的兴衰,远远超出了“古碑妙拓墨烟浓,书得篆神简拙工”的雅玩范筹,吴昌硕等先贤爱国爱社的高尚情怀永远照耀西泠。) H% h) v A! b
可西泠印社的新闻发言人却于11日那天向地方媒体大谈特谈西泠印社即将于下月启动的“全国海选”西泠印社社员一事,显然不符合雅集主旨。我为此专门在3月13日中午11时许分别打电话采访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郭仲选先生、副社长刘江先生。郭老在我大声重复提了五、六句“西泠印社海选社员”字眼后,仍不明白“海选”意思,竟天真地表示:“‘海选’?没通知我,通知我,我会参加的。”刘江先生则简明扼要地答复:“我看到了相关报道,那可能是娱乐记者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取的标题吧。西泠印社在全国选拔印学人才,社长会议讨论过,但并没有认同‘海选’的提法。把西泠印社雅集活动说成是‘海选’社员新闻发布,我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询之另一些在杭西泠印社理事,纷纷发表了类似的或更为激进的看法。1 V0 m+ p( U! }' |- b
全国广电总局近日发文,对“海选”日期(长短)、(播出)时段进行了严格限制,媒体形容是“禁令”。篆刻是一门极其古老、专门又高雅的艺术创造活动,缺乏像唱歌、舞蹈、杂技、相声等表演艺术的娱乐元素。西泠印社是唯一国家级的印学篆刻团体,相当于篆刻界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故称名家之社。我知道国家级的科学家、工程专家是不可以通过海选产生的,至少,娱乐界的“超女”们也仅服务于娱乐,她们决没有一夜成为哪个国家级剧团的专业歌唱演员的希望。海选本身无所谓对错,只是海选活动有它合适的场境、对象与要素。当海选已经泛滥为“恐龙”遭娱乐界白眼的时候,功利化色彩十分抢眼的篆刻海选还有多大“创新”可言?援用地方媒体的标题“印学‘超女’会出现吗”,叩问“海选”西泠印社社员的设计者:“古典篆刻”能“借时尚贴近市民”吗?贴近市民的篆刻能是那一个“古典篆刻”吗!5 Y. {6 \' _1 R
对这样的选秀活动,即使西泠印社同意,篆刻同意吗?请篆刻回答。5 K( R/ g: U I5 k6 Q4 C, I# \8 b
6 a3 G9 A, V+ S! a
(转自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