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编者按:接到青年篆刻家柳青凯的文章,是谈关于自己对书法篆刻理想的文章。在今天谈理想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可能都记不起儿时的梦想了,也可能数不出来“四有”是哪四有了。但先贤、大师告诉我们,有成就者必是那些心怀理想的人,尽管孤独但依然执著,想起BYOND的一首歌,歌中唱到:“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时候喜欢翻腾父亲的东西,于是总能看到他压在箱底的书籍,父亲的书很纯粹全是书法、绘画方面的,很旧却很神秘,那时候虽然不懂,但却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上中学了,知道自己一定要有一个理想。为了给自己的理想定位尝试了很多种可能:看到人家到去美术班报名,自己也想去可父母不让报,一心要我考大学;回来成了追星族想当歌星,不顾家人反对报了音乐班,经过一年的学习中考时一考才发现自己不是搞音乐的料;直到后来又上了一年中三,才被一位叫武溪的乡间印人带到书法篆刻的道上。 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可总是在人生的各个关口晃荡,选择了篆刻才算是正直的找到了自己。人家都在忙着高考我却醉心于书法,所有的钱都买书了,所有的时间都跟书法有关了,忘不了骑自行车去百里外的寻师购书买石头的无数经历,忘不了无数个夜晚于书法印章相伴的不眠。 高中过后找了一个收购棉花的单位上班,那是一个很清闲的工作,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没事,自己一人住着一间单位宿舍,美其名曰“乐青书屋”,开始着一个快乐青年的书法梦想。那段时间正好追求一个漂亮女孩儿(单相思),特别迷恋老狼的校园民谣,常常以诗人自居,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贫穷的物质生活恰恰历练了精神的富有和纯粹。多么干净的青春呀! 还记得两千年青春年少时经历的几次心灵的洗礼:五月参加了二月河、汗漫(南阳籍著名诗人)的文学讲座,知道了庄子和海子;七月参加了刘彦湖、张韬的书法创作班知道了书法轶序化、书法和准确性临摹。最让人怀念的是麦收季节里拿着十块钱逃票去北京的经过,麦田、村庄、北京、诗歌、书法、篆刻……以及我的青春,还有我怀抱的理想,在火车的轰隆声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浑穆、遥远、空旷的世界,一个唯美、安静又温暖的世界…… 终于因为梦想照进现实,为了逃避外出打工的命运,我报名参军,也许是上帝在关照自己,我酷爱的篆刻帮了忙,这个特长让我没有送礼竟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部队领导的关怀使我从基层到了机关还有幸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就在这间四楼的安静小屋里,我完成了五年的军旅生涯,荣获武警文艺三等奖、入展五届新人展,虽然成绩很小但足以Z•W,更重要的是当年的青凯长大了。 回到家乡我已经为人父亲了,儿子小轩聪明可爱,懵懂的笑脸传递这人间最美的幸福,这段时间没有工作,一心照顾妻儿,又能正大光明的借助网络与外界沟通,写文章、临字贴、刻石头的生活成了我的全部。《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有了自己的文章,《当代篆刻十二人谈》、《“引领与超越”当代篆刻网络展之名家篇》等贴子让大家知道了有个名叫柳青凯的年轻人也在玩书法、玩印章。现在正在进行,理想也正在实现,很幸运自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愿这个理想能陪伴我一生。
近一阶段很多浮躁、争吵、漫骂、讨伐的帖子充斥网络,当然我们也认为它有存在的理由,但我们更向往和谐、舒缓、轻松、安逸的氛围。因此,大家来谈谈理想有时就觉得太有必要了……
与当代书法同行 说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了, 我赶上了“文革”后期首届高中班, 初中同学大都分配到厂矿企业。 高中毕业分到博物馆工作, 馆藏的书画作品让我吃惊! 从那时起便喜欢上了书法(当时叫写毛笔字)。 一直到如今, 算来也有三十多个年头, 其中发生的事儿, 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起初谈不上理想, 想法很简单: 学书法到老有个精神寄托。 谁知一进去便不可自拔, 书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今年春节, 有了电脑, 上了宽带. 一头闯进了<书法网> 找到可以说真话的地儿, 也找到余生的归宿... 理想么一句话: 只要生命不息, 就与书法同行------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梦想是金秋的收获
原帖由 江西心得 于 2007-3-16 11:02 发表 认识并看清他人及自身的丑陋,绝不是一件坏事,人人都向往和谐,舒缓,轻松,安逸.但这些与人生的深刻,常常不在一条路上,如果能见到人性最坚韧的一面,用自己敏感的心去体会一些感人的片段,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一种境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