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6-9-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112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次“张海事件”是否为真先搁一边。( m, |( `+ G* `/ g
坦率地讲,我对张海主席是不怎么了解的——我没曾和他见过,更谈不上什么交情,甚至没怎么关注过这位书协主席。为了搞清人民对他的批评的原因,我特意查了一下有关他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很明确:张海的确应该批批。话又说回来,书法界里,不,大到任何领域的任何人,任何事,又有谁不应该有这样那样的批评呢?我无意与大家争吵哦。 G. J4 i! ~3 \8 b4 g/ W. h
; w" }& W; w8 K; i& s6 O0 D
批评一,说张海主席不是书法家。
; ]" o& J' e" ^9 P5 w4 K* Z$ X7 p. I
0 I5 X5 g, t# i% Z& |可以说中国书协会员中大部分人不是书法家,甚至也可以说书协全部都不是书法家,是凭着各种关系混进书协的,而反倒有些什么级会员也不是的人却是“世外高人”。但有一 点我很想知道,这里所谓的书法家是什么概念呢?如果非要框定在“书圣”的门槛上,恐怕历史上可称得上书法家的就微乎其微了。我说一点,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们心中承认的唐代的书法家和唐代时人眼里的书法家,是有很大出路的。张海先生是二十世纪至今,只靠书法这“一技之长”成名成家的屈指可数的人物。他不但成功地带领河南“书法团队”从中原大地走向中国书坛,而且也使自己成为如今执中国书坛的领袖。我想这样的地位不是张海主席一个人决定的吧?仅这点,远不是那些终日枯坐书斋,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书生们和“领袖如皂,指爪常墨”,“与人谈笑,不暇遑论”的“书法家”所能望其项背的。张海先生坐到中国书协的第一把交椅上,自有他过人之处。
5 g9 N4 @9 H' W* E& b) {
7 z: c. }. d: U3 p0 _0 n, ^5 K
1 [$ o; @* u9 T5 t2 G/ ~批评二:张海先生作品中的错别字问题。以张海先生“精品中的精品”,书写内容是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文为例。通过逐字逐句地对错别字的分析,认为张海先生的文化“没有达到一个中学毕业生”的水平。
0 f6 k' U4 a" }9 }1 W错别字肯定是有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敢说自己的作品中从来没出现过。这样推理,似乎没有人可以当主席了。有人会说张海主席错别字“多的出奇”,不可原谅,那么,一个字的错误就可以原谅了吗?恐怕错误还不仅仅是一个。抛开这个,就说历史上的书法家吧,不知道有没有人一 一 调查过,有没有一 个人从来没写过错字(错字大多反而成了他们的创造)?如果有的话我很遗憾,我们的字典里就会没有几个字可参考,恐怕我们的文字也难说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丰富。我们当然不提倡写错字,但也更不好以此错人。
d0 B8 o* i# f% h/ T+ [$ a) u+ K5 P: C7 X' O$ @. M
1 F* Z8 L& w S5 {' s批评三:据《张海艺术网》报道,河南洛阳不久前给张海先生建了个艺术馆。按照张海先生的提议,该馆同时陈列了当代一些书画名家如林散之、启功、沈鹏等人给张海先生的信函和书法作品.....有人批评说:张海先生才过了“耳顺”之年,活得好好的,偏要对自己的后事做一个安排......只能让人感到事主的学养不足和见识的浅薄。张海先生作为中国书协主席,这种做法不甚妥当。
- _3 G1 R- h: E/ @- f1 B7 |$ C$ X, b2 ~; H4 l# p# X: c7 b( g
其实给活着的人建艺术馆的事屡见不鲜。除了山西襄汾县在卫老(俊秀)九十岁时给他建了个艺术馆外,好像沈鹏先生的故乡淮阴市也给沈先生建立了个艺术馆,也有人准备为徐培晨在安徽做类似的事情...... " N& C' _, f+ |. ]! h# m
. M% n @" O; y- i8 _+ Q, {7 ?, s
$ b0 ?: Z: [! n$ z7 @( w4 O批评四:有一点,也让人犯迷糊:按说,以张海先生的地位、在书法界的名望,登门求字者络绎不绝,“铁槛为穿”都在情理之中。根本不需要随大流,开设艺术网,在网上来宣传自己,销售作品。但张海先生偏偏这么作了。不由得想问一句,你到底还想怎么折腾呢?你不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提高书艺,提高书法家队伍整体素质上,还有时间应付网上的“点题求字”者么?(说个不负责任的话,我还怕从网上买到你的假字呢),在你的任期内,你到底想把中国书法引向何处?当然,张海先生也许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么多,也许他天生的精力过剩,工作效率不是一般地高。 ) d' ~! p* @0 G, u# q* @
有电脑的人不妨随意在电脑上搜索一 下任意一 位书法家的名字,看看是否能找到他们类似的宣传,卖字活动。张海主席不能卖字,适合一心搞学问,难道别人就应该顺理成章地炒作,在网上卖字?按这样的逻辑,最好张海主席只管看书写字好了,卖字是不应该的。主席以下的人员呢?& W- I$ g; S5 U" N) p. t
5 _, c3 w- o9 W* n) D1 t
% S$ P' q. G% x' ]+ }批评五:(竹林起舞)我在朋友的作品集中看到许多评委的书法怎么还不如作品集中那些获奖和入展作者的水平好呢?是由于忙于各种赛事的原因,我猜想自己的作品都不好,怎能评别人的作品?让那些落选的作者作何感想。时间紧忙说不了什么问题,都把作品评好了,就不会在细细地把获奖的作品看一下。6 m0 w- N3 G% e' R
/ p3 z" n' f( k( N兰亭降颁奖,我是去看过的,一方面我觉得的确有很多作品写出了兰亭奖的档次和品位,另一方面审美是有它的时代性的,也会因人而异,很难有统一判断。哪怕是王羲之,颜真卿这样大家的字,不是也有许多非议吗?再有,说评委的字不好就不能评判别人,也有失偏颇,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恐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c; w6 ?5 b$ z
0 N0 C4 C1 [% L2 c$ M' U, ]' U' N: F8 h# t
最后,对于呆子兄最近的言谈,我觉得可以休矣。中国书协是没有以往让人信服的资本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客观地讲,哪个组织没有所谓的漏洞呢?呆子兄最近的言行我还是有所关注的,无论初衷是什,似乎也替很多朋友说了句痛快话。愚以为,既然痛快过了,就暂且冷静一 下也好,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还很难找到能替代中国书协的“清官组织”来了结此事。换句话,呆子兄如果在张海主席的位置上,书协会不会井然,呆子兄会不会成就一 个包青天?请赎小弟冒犯,一不做,二不休——对于前段时间有关“伪造张主席回话”一事,小弟不知是否属实,不过有一 点很清楚:无论真假,在这常辩论当中呆子兄都是一个胜利者——不知呆子兄是否这样认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