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吴邦志

梦想秦汉--鲍贤伦先生书法网络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em1 em1 em1 em1 em1
个人看法:18楼27楼35楼68楼可列入精品.其他习气太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淳朴自然,功力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20070305_e584f64b823041be8476Lkr0usyIqVdy.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升华
秦汉简帛和“隶书写我”

  2006年的第一天,《梦想秦汉——鲍贤伦书法展》在杭州南山路恒庐美术馆举办。为期10天的展览中,鲍贤伦的99幅书法作品,秦隶古意质朴厚重,大气磅礴,一时震动上下。有人赞叹,他的作品既抓住了秦简帛书中的大气,又写出了简约、率意、古拙、情趣的特点,做到书卷气与天真、率意、野趣的有机结合。

  “梦想秦汉是我的审美追求”,鲍贤伦说自己最喜欢天水放马滩的秦隶,放马滩的字生机勃勃,放马滩的地名古意盎然。因为喜欢秦汉,所以鲍贤伦一次次地前往秦始皇陵、阿房宫、霍去病墓。因为喜欢秦汉,鲍贤伦还请人刻了一枚“梦见秦汉”的印章,后来因为“心虚”没敢用,就又制了一方“秦汉人笑我”的印章,在一件件作品中使用,以表达他梦想秦汉的不改痴心。

  许多人认为,鲍先生以秦汉简帛书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是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但鲍贤伦认为,取法对象和选择的方向固然十分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要真下工夫研究古人,真正与古人形成共鸣,真正被感动。

  他也是这样做的。胡小罕先生认为,鲍贤伦在隶书创作中,不是机械地顺应隶书的历史惯例,延续经典的模式,而是追本溯源,深造高古,径直从上古隶书的源头,引一泓活水浇灌自家园地,既合于古,又适乎今,在表现隶书书体个性的同时,又表达自己的书法个性,又有现代气息,从创作中获得纵心奔放、恣意豪迈的精神体验。因此,无论是他对待古典范式的态度,还是他创造的书法意境,都是在走一条“隶书写我”的路径。

  风格博弈
  经典与非经典

  在“梦想秦汉”展览的座谈会上,很多人认为鲍的隶书选择秦汉简帛书作为突破,从经典走向非经典。

  鲍贤伦怎么看呢?他说:“经典、非经典都是人为的界定。所有新东西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凡是固有的东西都是正面的,是‘正室’;而新东西是‘偏房’,妾不如妻。人们的一般思维判断模式都是这样。雅与俗是相对的,我们却将它的基本框架给定义好了。比如二王帖学是雅的,然后将碑较为宽容地与帖立为对立面。现在好了,一些新东西,连碑都不如,只好用民间这个词来框定。我不在乎‘从经典到非经典’的说法,我不以为然。”

  也许戴家妙先生的评价更贴切些:“读他作品还感悟到新变不能离古的至理。他崇古,但不泥古,而是在秦简帛书那些看似纷繁复杂的书迹中,寻找‘达性情,形哀乐’的语言,创造出了人们所不熟知的新体。经典乎?非经典乎?在他的笔下浑然一体,博大丰硕。”

  角色泾渭
  官员和书法家

  官员和书法家,鲍贤伦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自己的两个角色。相对于省文化厅副厅长的头衔,他的书法成就似乎更受关注。

  身兼数职,公务繁忙,鲍贤伦如何保证从事专业创作的时间?鲍先生的答案并不复杂:把握好角色的时空转换。八小时之内忘我工作,晚上七点之后属于书法。因此他在办公室不设书案,书房中莫谈公事。双休日和节假日都属于家庭和书法,他认为文件和会议都应该在工作时间完成。当然,这依赖于他的工作效率。

  “梦想秦汉”展览做得很低调,他完全以一个书法家的身份出现。

  形象误读
  字不如其人?

  为人儒雅谦和,而书风大气豪放,因此有人断言:鲍贤伦字不如其人。

  对此,他并不赞同。人是复杂的,人不可能只有社会形象。朋友说他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把字写庙堂气一点。他说,艺术的根本功能是满足主体的一种需求,本质上是生命的需要。生命中最不能满足的部分,需要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基本工作方式就是规范的、条条框框的、指令式的、计划性的、不能出差错的,这是社会运作的要求。在这运作过程中,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就被弱化,就有一定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就要寻找一种方式,艺术就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书法创作就希望稍微能够为所欲为,他把书法当作自我救赎的工具。不必害怕犯点小错误,只要不犯大错误。犯一点小错误,也许可以避免犯大错误。再说,小错误未必就是错误,它是可以转换的。人生是如此,书法艺术也是这样。一件好的作品,它的败笔部分也是必要的,也许就是最生动的部分。太熟练,所有的东西都是预计中,就不会生动。“字如其人”有各个层次的理解,也不能太简单肤浅了。

刊载于《北京晨报》 记者 杨现富/文


[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07-5-30 14: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雄强,气息高古!天下隶法法我许鲍!此,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鲍贤伦先生给我题写的斋号

关于我的斋号,几易更替,原为"寒斋",取周作人诗句"且到寒斋吃苦茶"之意,加之家境贫寒,以"寒斋"寓鼓励、不忘出身之意。后来,一些老师、书友皆曰“寒斋”太低调,不妥!一次,与张良、娄红卫先生说起我的斋号,张良老师开玩笑的说取“悠斋”,谐音“悠哉悠哉”,境界要比“寒斋”高许多,听罢,感觉妙极,回寒舍即改之!
  后与鲍贤伦先生联系,先生欣然应允,冬至后三日收到大作!在编辑部谷松章老师看罢,曰:“忽悠斋”,众编辑老师大笑。此者,一种境界、一种心态,吾所向往之境耳!
  现将鲍贤伦先生所题写斋号“悠斋”发上,与大家一起共享!


[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07-5-30 14:28 编辑 ]
小完整.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鲍贤伦先生给我题写的斋号

局部01
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鲍贤伦先生给我题写的斋号

局部02
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鲍贤伦先生给我题写的斋号

局部03

占用吴邦志先生的帖子空间了,请多原谅!

落款

落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