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95|回复: 7

一生为墨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

    茶,长在高山峻岭之巅,得阳光之抚,经露雾之润,嗅之醉人,啜之赏心。醉人赏心间,它成了文人雅士妙语的源泉和生活的寄托,比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晚年的生活就和茶紧密相连。  颜真卿因为为官刚正不阿而多次遭贬黜排挤,为释放心中郁闷,他晚年寄情于茶学。他爱茶成癖,植茶、采茶、烤茶、烹茶样样精通,并且他对茶史、茶功也颇有研究。
花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采制极品,颜真卿常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于山野之中,甚至,他还沿着王羲之的足迹,在山野中寻觅茶家。


    评茶交友间,他与不惑之年的陆羽一见如故。两人经常聚会、品茶、吟诗、诵经,交流书法茶论。颜真卿长陆羽24岁,可以说两人因茶成了忘年之交。后两人又与皎然结为挚友,三人酬唱应答,参禅悟道,焚香伴茗,别有一番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陆羽在杼山妙喜寺筑茶亭时,颜真卿慷慨解囊。竣工之日、恰逢癸年、癸月、癸日,颜真卿欣然把茶亭命名为“三癸亭”,并挥毫题亭额。皎然也因此和诗《奉和颜使君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一时间,亭、书、诗“三绝”传为美谈。此后,颜真卿和陆羽、皎然等文人常在“三癸亭”唱和往来,酬赠诗书。  茶面泛起的茶花,众人聚首的茶席,月光之下的茶会,茶的芬芳,茶的碧绿,饮茶的感觉,饮茶的效果……都在他们的诗中得以体现,他们别出心裁,独运匠心,诗句中常不含一个“茶”字。真可谓:茶在诗人心。  颜真卿以茶结友,品茗思书,没有高雅隐逸的做派,更不以权贵而狂傲。他广交名人高士,提携年少,可谓得人生极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历八年春,他请皎然、陆羽等54位文士续撰《韵海镜源》,为陆羽著作《茶经》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优裕的条件。陆羽也不因茶乐而忘“茶”,历时28年,写成了《茶经》,开世界茶史经典之先河。试想:如无颜真卿的伯乐之举,陆羽的《茶经》何时问世,能否问世?按他当时的学识,其茶学也不亚于陆羽。而陆羽专著《茶经》时,颜真卿不因其官位、不因其出资、不因其策划而署其大名,这种气魄几人能做到?  “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颜真卿宦游辕门茶乡,品水、爱茶、嗜墨,人品、文品、官品皆如茶似水。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偷闲半日,学颜真卿以超脱的心境品茶,观杯中汤色氤氲,宜浓宜淡;看盏中芽叶舒展,若眉若花;赏手中茶具或古朴大方,或精巧玲珑。不经意间,齿颊留芳,清幽扑鼻。
k.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良药苦口利于病,衷言逆耳利于行.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怪,世界上眼拙的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比某些装神弄鬼的人要好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