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了官司之后茹桂也表示不服气,一方面他开始给自己建证据链条,开始找各种各样的与自己有利的其它的证据,另外一方面也对赵养科提出的证据表示了质疑。原来,二审判决里认定赵养科是“华山”二字的作者时提出这样的理由,赵养科的证据链很完整。华山石刻的字来源于导游图,导游图上的字来源于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这期间所有环节都有证人。 赵养科的证据链里有三个环节。第一份证据是挂历,第二份证据是导游图,第三份证据是石刻。赵养科说这三份证据上的字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一模一样。可对于这个证据链,茹桂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说赵养科当时也没有交出挂历,而整个案件当中一个最关键的证据就是1994年的华山风光挂历,在找不到这本挂历之前就不能说赵养科的证据链是完整的。 所以对于二审判决,茹桂表示不能接受。 在这之后,茹桂开始全力寻找那本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因为茹桂始终坚信一旦找到那本挂历后,整个事件就会真相大白。2006年12月,经过多方寻找,茹桂的代理律师终于找到了那本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 如果1994年出版的华山风光挂历属实,那它就是赵养科认定自己是石刻作者的最原始证据。可乍看起来,挂历上的“华山”二字明显与石刻上的字不同。那这本挂历到底是不是那本1994年的华山风光挂历呢?记者找到了杨银乐,他是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的责任编辑,也是二审时赵养科请来的证人。 杨银乐说,这本挂历就是赵养科所说的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封面题字就是赵养科写的,而且挂历上还有他的署名。但杨银乐接下来的话就让赵养科有点坐不住了,他说他只能证明赵养科给华山挂历上题的字,但是赵养科一直说刻在石头上的“华山”这两个字是从导游图那儿来的,而他不能证明导游图上的字就是赵养科写的。 如果杨银乐所言属实,第一份证据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存疑。那么第二份证据导游图的情况怎么样呢?赵养科一直称华山石刻的字来源于导游图,导游图上的字来源于华山风光挂历,华山风光挂历的字与导游图上的字一样不一样呢?记者找到了赵养科的第二个证人黄继贤,也就是当年编辑导游图的人。 看到挂历后,证人黄继贤称导游图上的字肯定不是从1994年华山风光挂历上借用来的,因为这两个字的字体明显不一样。黄继贤的这番话显然对赵养科不利,因为这就意味着华山石刻上的字不是从挂历上借用来的。这样的结果是一审原告茹桂所期望的,因为这一切就证明他对赵养科证据的质疑是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