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wzx

又涂了两三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浩瀚丹青 于 2007-4-17 09:28 发表
八大的树法简练,寥寥几笔要表现出“树分四枝”——难——em3

苦练吧em12

em1 em1

多谢浩哥支持。
光苦练还不行滴...
真画出来的就必然不似八大了。
RIMG00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okokokokokok!!!!!!!!!!!!!!!!!!!!!!em12 em12 em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到老师处求教,老师说到学习八大,要以“取神为先,取形其后”——贴上来与兄共悟——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浩瀚丹青 于 2007-4-19 00:07 发表
今天到老师处求教,老师说到学习八大,要以“取神为先,取形其后”——贴上来与兄共悟——em13



多谢浩哥指教!em13
小弟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神可能不仅仅靠临摹,唯多读书行路,变化气质,方能有所得。
RIMG00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书多行路是方法,多领悟多体会是目的。所谓神,我的理解是找到精神所在,画出韵味。而渗入个性是笔墨积累后的“天成”,应该是后话了。所以 ,如果没有结合苦练的“悟”,可能成了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误己的——
说错莫怪哦——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浩瀚丹青 于 2007-4-19 13:06 发表
多读书多行路是方法,多领悟多体会是目的。所谓神,我的理解是找到精神所在,画出韵味。而渗入个性是笔墨积累后的“天成”,应该是后话了。所以 ,如果没有结合苦练的“悟”,可能成了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 ...

回浩哥:我差不多意思滴。em13
假定可以分成技巧和精神部分,多磨练技巧,使它能无障碍地表达精神就可以了。
然而,临摹只能学到技巧。精神只能自己长成。
中国绘画的技巧主要基础是书法,其次是造型;精神部分则要多读“画”、“帖”,读书等等...这部分的追求无止境。em12

一点体会,跟浩哥和大家讨论。不当处请多指教。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绘画的技巧主要基础是书法”em6 ——
书法应该是“中国绘画的技巧主要基础之一”,不是“唯一”——
很多人以为书法好了绘画一定或者是自然会好em4 ——错呀em2 ——如果真的如此,就没有画家和书法家的区别了em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浩瀚丹青 于 2007-4-19 16:16 发表
“中国绘画的技巧主要基础是书法”em6 ——
书法应该是“中国绘画的技巧主要基础之一”,不是“唯一”——
很多人以为书法好了绘画一定或者是自然会好em4 ——错呀em2 ——如果真的如此,就没有画家和书法家的 ...

其实二者有共同的“笔墨”基础而已。“笔墨同源”,就是这个意思。
造型、皴法,六法等等更全面,都是绘画的基础。
咱俩的说法应该没有冲突,em1

如果浩哥愿意,以及还有几位朋友参与的话,咱们可以另开一个专题来讨论国画理论滴!

[ 本帖最后由 wzx 于 2007-4-19 17: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书画艺术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