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677|回复: 16

偶收藏的几个破宝贝==补充图片,重发一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偶收藏的几个破宝贝==补充图片,重发一次.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17: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的暗细罗纹砚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17:34 编辑 ]
1.jpg
3.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中三元砚


古砚缘

             作者    胜寒

前几年一位年老的长者约莫七十岁许,身子骨硬朗的很.他拿着几件古玩来我店里兜售,只有一方古砚让我心动.说起古砚,还真有一件让我遗恨终身之事.
我偶然见着一方古砚,竟然被它的绝世刀功所震撼.
那是一方圆形砚,这砚的正面是素砚图案,顶边较宽,有一对对对钩花的排列,分相向和相背依次而排.
砚背的图案当时我也没看懂,后来据一位老学究说,那是百寿图中的一个寿字吧.那细如发丝的各种线条,那平整的图案低板,那不露一丝刀痕的浅浮雕,直让我赞声不断”绝!绝!绝!”.
当然砚石的质地细腻至极,我爱不释手.顾不得囊中羞涩,决然买下此砚.后来,迫于生计竟又在我手上放走了它.虽二十年近将过去,心中的遗撼却久久不能遗忘.
所以,这次决不能轻言放弃.如今这砚虽破损较大,但仍能印证古砚人精湛的刀功.从此砚的包浆可以得知,绝非新货.顾不得爱人反对果断买下此砚.付了款后,立马动了一小刀,哈!哈!果真古砚.砚背没雕工,砚面图案是”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自然是“连中三元”了。据统计,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清代长洲人钱柴,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

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入仕历时几千年,这自有它的可取之处,如科举年龄不设上限,天下男士无论贫富贵贱,唯才是举,公平竞争.这样的制度迫使人的一生都处于那种不断进取的求学状态.当然”孔乙己””范进中举”这样的事是难免的,科举F•B等弊端也确实存在,但暇不掩瑜.若能扬长避短加以完善,仍不失为宝贵的历史遗产.
砚人能将”连中三元”这一题材做到科考用品砚里,可谓构思奇巧,意味深远矣!

注:包浆是依俯在砚的表皮的一层自然光泽,它是数十年或数百年来砚材的自然老化和经过人的日夕摩挲才形成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砚的包浆可以证实砚的新旧.年份程度.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20:00 编辑 ]
1.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罗纹砚
1.jpg
2.jpg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砚来啦,是方墨海.
1.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方真正的破宝贝.

嘿嘿!!!细罗纹底的,细罗纹均匀密布.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18:12 发表
还有一方真正的破宝贝.

嘿嘿!!!细罗纹底的,细罗纹均匀密布.

湿水的感觉.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18:12 发表
还有一方真正的破宝贝.

嘿嘿!!!细罗纹底的,细罗纹均匀密布.


这方是细罗纹砚,底部有条眉纹.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18:12 发表
还有一方真正的破宝贝.

嘿嘿!!!细罗纹底的,细罗纹均匀密布.

这方是细罗纹砚的背部.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胜寒 于 2007-1-25 18:16 发表

这方是细罗纹砚的背部.

还有眉纹呢.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