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401|回复: 5

[转帖]古人说下墨与发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转帖]古人说下墨与发墨


潘良帧先生曾发表过一篇《古人说下墨与发墨》,搜集了大量资料,请大家参考。

                                         古人说下墨与发墨

米芾《砚史》一“用品”:“器以用为功。……夫如是则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虽天真,失砚之用。”
米芾《砚史》有时也已意识到后来所谓“下墨”与“发墨”的区别。其三“唐州方城县葛仙翁岩石”云:“稍磨之,墨已下而不热……。若石滑,磨久墨下迟,则两刚生热,故胶生泡也。此石既不热,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岁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 此所述,分明已见“下墨”与“发墨”之别。但尚未有“下墨”说法,而为“墨下”、“墨已下”云云。别处还有其他说法。
此唯言“石理发墨”,为砚石质量之最要者。《砚史》所述诸砚,以“发墨不乏”为佳评,屡屡见。
米芾《砚史》十一“潭州谷山砚”:“得墨快,发墨有光。”
十三“归州绿石砚”:“得墨快,渗墨无光彩。” 说法又异。“墨下”即“下墨”又见说为“得墨”,“发墨”似乎又作“渗墨”。
然而,米芾《砚史》十六“苏州褐黄砚”称:“理麄发墨,不渗。”
按诸用砚常识,石理粗则“下墨”快而“发墨”不好,米芾在此却说成“理麄”而“发墨”,不过“不渗”。如果不胶着于字面,米芾并未说错,只是概念与前不一致罢了。
《砚史》二十六“性品”复概言之:“大抵四方砚,发墨久不乏者石必差软,扣之声低而有韵,岁久渐凹;不发墨者石坚,扣之声响,稍用则如镜走墨。”
可见,笼统而言研墨于砚产生墨汁的情况,还是用“发墨”,与其屡屡所说“发墨不乏”相合。
米芾《砚史》所见相关者,大体如上。以后再看他家之说如何。
南宋陈槱《负暄野录》卷下“论笔墨砚”:“砚贵细而润。然细则多不发墨,惟细而微有铓锷,方其受墨时,所谓如热熨斗上搨蜡,不闻其声而密相粘滞者,斯为上矣。”
此谓“发墨”,当为后人之谓“下墨”也。或笼统言之,为经研磨而较快地成墨汁。
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砚辩”言及“歙溪龙尾旧坑”砚石时谓:“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
言及“黒石金星”时谓:“色漆黑,细润如玉,隐隐金星,水湿则见,乾则否。发墨如泛油,无声,久用不退乏……”
与米芾《砚史》之屡赞“发墨不乏”为近。
其言及“洮河绿石”时谓:“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
则笼统言之,似亦称“发墨”。
比赵明诚小一辈,生于北宋末的金石家洪适曾集刻几种说砚著作,其中有著者佚名的《歙砚说》一卷,当为北宋人著。内有说及螺纹砚者,可注意者如下——“粗罗纹稍细者,易为磨墨;细罗纹稍坚者,最能发墨。或以为易磨墨为发墨,非也。唯蔡君谟论得其要。墨在砚中,随笔旋转,涤之泮然尽去,此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滞于砚耳。”
米芾《砚史》已经言及“墨下”、“得墨”与“发墨”的区别,此见已经把“以为易磨墨为发墨”作为误见提出了。
虽经《砚史》、《歙砚说》之明言,世人说砚,犹自以“发墨”概言之。同出宋人手可能稍晚而著者佚名的《端溪砚谱》说及诸砚,屡见——
“虽润,亦不发墨。”
“润不及坑石,而发墨胜之。”
“坚润不及,发墨胜之。”
“极润,不发墨。”
“嫩石细润发墨。”
作《端溪砚谱》的,当属行家,其用语亦如此。
砚作为读书人一日不可离的主要文具之一,而且是长相随的耐用品,久来受重视。至明清间,文人学士好砚蓄砚之风更盛,相关著作因而亦多,即使没有专门著作,他们的文集中也多有或多或少的砚铭文字。我无力一一爬疏,只能就手边见到的举其一二以略见一斑。
屠隆《砚笺》之“研”:“研以端歙为上。古端之旧坑下岩,天生石子,温润如玉,……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坏笔者,为希世之珍。……端取细润停水,歙取缜涩发墨,兼之斯为宝矣。”
为“四宝”作笺,犹尚笼统言之。
晚明张宗子,可算大玩家,有《端砚铭》:“润如玉,能发墨。面无鹧斑,而眸无鸜鹆。此石瑶也,而近乃出端族。”
又有《二十八友铭》,其自序谓:“余家旧物,失去强半,而余尚识其姓氏,如得故友,故曰友也。”其中有“石皮研铭”:“内马肝,外犀革,此谓研皮,不裹痴骨。” 收入文集,注云:“山民收藏。天然糕拙研,旁带松皮,肉地细润,而发墨如砥。”
补充所见宋人的材料——
欧阳修:“龙尾溪石坚劲发墨,金星为贵,石理微粗,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在端溪上,端溪以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较其优劣,龙尾远出端溪上。”
高似孙:“紫如猪肝,密理坚致潴水,发墨如玉,磨无声。”
明人华亭陈继儒《妮古录》卷三:“绿端松磐砚,长七八寸,盖砚板也。其上刻松枝石磐,而以半磐为研池,细润发墨,赵子昂铭其阴。”
以上所见,欧阳修所谓“坚劲发墨,金星为贵,石理微粗,手摩之索索有锋芒”,“发墨”之意似乎正是我们所说的“下墨”;而高似孙、陈继儒又是笼统以“发墨”言之。
明万历进士王宇泰谓:“盖砚之发墨,以用久不退乏为贵。今世所有古端砚,虽光如镜面,而以墨试之,索索而下觉有芒久不乏者,多唐末宋初物,至盛宋时,岩穴闭绝无此种。”
清初陈道山曰:“永乐中,遣中使采水岩西洞石,细润发墨。明初斧斤不辍,今已凿穿。”
清计楠《端溪研坑考》“国初重开水岩老坑”一节引《石语》(未标作者,视内容当为清人著作)云:“唐宋古砚大者,老、新坑十余种,落墨而不发墨,不如水岩之美。”
从则遇到下墨而不发墨的问题,故有所区分甚明。
清初王渔洋曰:“上岩之背曰屏风岩,石质坚紧,最发墨。然肌理粗燥损笔,亦称龙岩石。”
是则此处之称“发墨”当为我们所说“下墨”也。
王渔洋又有曰:“小湘石有眼星,不发墨,止可调朱。” 此称“发墨”实亦“下墨”耳。
王渔洋又有曰:“石室山之北岭曰黄坑,色纯紫而微黄赤,温润细密,惜不甚坚,扣无声,颇发墨,然难贮水。宋坑之外,此亦为良。” 此“发墨”似又非“下墨”之谓,或确为现今所谓“发墨”,或亦笼统言之欤?
王渔洋言及金星石有谓:“石出德庆,黒如漆而多金星,亦发墨,品在宋坑中岩下,朝天岩上。” 言及锦文端石有谓:“北岭之东曰锦文端石,质坚紧,色青紫,浓淡相间如锦,扣之清扬,甚发墨。然粗而少润,品在黄坑下。” 此二处说“发墨”,显然乃下墨之意。
刘演良的《端溪砚》引用古人话里也有以发墨笼统而言下墨者,甚至发墨与下墨合言发墨,但作者本人还是分了下墨与发墨。我之所以不厌其烦抄撮群书打字发帖作罗列,是想把其中的具体情况作一展示,以明分清下墨发墨固然对,笼统言之曰发墨也是古来就有的事。
年长于王渔洋五岁的朱彝尊也是好砚者,著有《说砚》一卷,其释“发墨”谓:“试以墨,如熬釜涂蜡然,斯为发墨。” 似亦将下墨发墨笼统而言发墨。
清初虞山钱朝鼎撰《水坑石记》一篇,结尾时慨然叹曰:“江南惟曹秋岳严伯玉可与论石,以其客岭南久,所藏水岩最多。馀子耳食,不啻扪烛扣盘,为之喷饭,因存其说如左。”
此处提到的曹秋岳,即曹溶,秀水人,应该就是钱牧斋的老友,为《绛云楼书目》作“题记”的那位。为行家推为知砚识砚的曹秋岳言及宣德岩时谓:“石色深紫,坚细发墨,为山坑上品。今搜采已罄,绝不可得。”
曹秋岳自己撰有《砚录》一卷,其五“别种”有曰:“砚山将起,其发祖处为屏风岩。其石性硬而滑,不发墨。俗呼为屏风背。” 此言发墨,当指下墨。上面所引者,亦出其“别种”。
清初宣城施闰章撰《砚林拾遗》一卷。其“砚品”有谓:“洮砚为碧玉,不下墨。登州鼌矶,下墨而麄。……歙金星眉子砚,细润发墨。” 可见其于“下墨”、“发墨”分别甚明。
施闰章《砚林拾遗》还专设“辨发墨”一节:“曹继善论歙砚云,麄罗纹稍细者易为磨墨,细罗纹稍坚者最能发墨,或以为易磨墨为发墨,非也。惟蔡君谟能言砚德,墨在砚中,随笔旋转,涤之泮然尽去。此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滞于砚耳。黎逢石《砚赋》:水随晕而还周,黒(墨?)浮光而黛起。”
清初高士高兆撰《端溪砚石考》一卷,至嘉庆间,地理学家、文学家李兆洛又撰端溪砚坑记》一卷,皆说之凿凿,翔实剀切。顾炎武弟子潘次耕跋高兆《端溪砚石考》有曰:“端石贵重于世久矣。顾中州士大夫鲜至其地,品题鉴别,多在影响之间。”
说砚之作,多所抄撮。如蔡君谟之说,屡见称引。我觉得“墨在砚中,随笔旋转”一句颇难解,不知是否有错简?
同为清初高士的顺德陈恭尹跋高兆《端溪砚石考》谓:“砚之用,发墨、不损毫二者尽之矣。不损毫,常砚皆能之,惟发墨之妙,非亲试水岩不知也。他砚麄则锉墨,细则拒墨,水岩即不然,至肌腻理拊不留手,着水研墨,则油油然若与墨相恋不舍。墨愈坚者,其恋石也弥甚。以他砚并之,水之分数同,墨同,手同,而为研之数,水岩常少于他砚十之三四。”
陈氏粤人,于端石所知甚深,此节亦言之甚细,所说“发墨”,及于出墨速度,应该是兼包“下墨”、“发墨”二事的笼统言之。
陈跋后面又说:“予生长广州,相去不及三百里,间数岁一至。往往有一二所新出之石,气韵颜色几足乱真,不深心识别,鲜不为所眩惑。亦有出自水岩,如固斋所云,精华日见,不能一执成说者。故详著发墨之妙于其后。”可见其跋以专说“发墨之妙”为旨,认为是鉴别砚之佳劣,甚至砚石之是否确乎水岩的主要依据。
吴凇岩(纯年)官肇庆太守,乾隆癸酉(1753)年重开水岩,为作记,有曰:“宋以前所开诸坑,今已无砚材,间或有之,石色红紫,不发墨。惟今之水坑为老坑,凡四洞,……” “石果出大西洞者,必细腻衬手,润泽发墨、脱墨,扣之沉著,日光照耀无形,诸坑不能及也。” 是亦笼统而言“发墨”。
清乾嘉道年间有秀水人计楠(1760-1834),耽著述,撰有《端溪研坑考》一卷、《石隐砚谈》一卷、《墨馀赘稿》一卷等关于砚的著作。在《石隐砚谈》中有一节为“论发墨”:“米赵诸公皆谓发墨之妙如漆如油,又谓下岩之石,发墨直如熬盘搨蜡。东坡则云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至君谟所论,尤极明晰,直谓发墨非易磨,墨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涤之泮然立尽,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滞于砚耳,故识者以易磨为下墨,墨如油泛为发墨。水坑之佳者,下墨发墨二者相兼,别坑石下墨则有之,发墨殊少。如以易磨为发墨,则谬矣。前人谱中,往往误认下墨为发墨,无怪后人不知也,”此为我所见古人对“下墨”与“发墨”辨析最为清晰者,而且用语亦与后人相同,后之人是否由此而需详析砚之出墨情况时皆称“下墨”、“发墨”?不得而知。这是否最早发其端,也不敢即以此为断。而以其口吻,似乎宋人虽有此意而至此始明言之。
计楠《端溪研坑考》自序:“昔人论研多矣,所见异辞所闻异辞者何也?盖以研坑之出,有古今之不同,上下之各别。一代有一代之优劣,一时有一时之好尚,古不必尽胜于今,今不必尽逊乎古也。予有研癖,至老不衰。稽之载籍,辨之目前,闻有佳者,得一见为快。数十年来所见者不可枚举,所藏者仅存数十方。今而知佳研之难得,辨识之难精也!向作《研说》一卷,未敢出而问世。近见金山二垞朱君《研小史》、平湖点苍黄君《端溪研史》,汇参二书,考订详明,集古准今,无不美备,真先得我心!于是采而辑之,附以己见,及所作铭、跋、记、序、诗、文,汇而付梓,或亦可备艺林之一得也夫。嘉庆十九年小春月,石隐道人序。”
计楠《端溪研坑考》“国初重开水岩老坑”一节下引述《石语》(未标作者,或佚名,按其内容和次序,当为清初人著作):“唐宋古砚大者,老新坑十余种,落墨而不发墨,不如水岩之美。” 此已将下墨与发墨作明显区别,只是用语不同,说下墨为落墨耳。也是遇见了“落墨而不发墨”这种情况,必需分开说清。
计楠在《石隐研谈》中特作“论发墨”一节,区分“下墨”与“发墨”,当然由来亦远,而上示其在自己的著作中所引述《石语》“落墨而不发墨”,可能为直接诱因。但是计楠自己在说砚时,若非如《石语》所遇见的情况,也还是以“发墨”笼统说之。其《石隐研谈》“辨误”一节有曰:“东坡时所出之石,乃真水岩,制作亦多。眼钉色淡青、淡紫、黄白皆备,细青花,有冻筋纹,嫩如截肪,眼不甚大亦不多,眼多绿,有层晕,细黒瞳子圆整不斜,能发墨,能脱墨,斯上品耳。”
再举几例计楠本人说砚。
《石隐研谈》“论色”:“后历小湘二坑,色深紫,性软而燥,眼微青带黄,偏斜不正,无晕无瞳,尚发墨,但渴笔。”
《石隐研谈》“论眼”:“人谓石嫩则眼多,老则眼少,嫩石细润发墨,所以重有眼也。”
《石隐研谈》“论声”复述米芾《砚史》之意:“惟老者声铿然,不发墨矣。”
《石隐研谈》计楠自撰“后跋”:“以今所见合古所云,可互证而不必尽同,要以水岩发墨为上品耳。”
《墨馀赘稿》一卷为计楠关于砚的铭、跋、书、诗等杂著的辑合,其《沧江虹月研跋》有曰:“研长一尺一寸,阔七寸半,厚二寸,中一眼,环绕黄龙,纹透彻,两面青花、翡翠、火捺毕具,色淡紫,质细润发墨,水岩砚石之大而嫩者,无过是也。”
《墨馀赘稿》“黄圃琳腴研跋”:“斯石研色苍黄,有冻筋细纹,青花,具三活眼,质润而细,甚发墨,乃黄圃古坑石也。”
近人邓之诚(1887-1960)《骨董琐记》卷一“砚材”:“……通州福山有日本石砚,发于墙壁,相传倭寇压船来者,质坚细致发墨,有黄、紫、黒三种,莫名何石。……”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一“明蒋子砚”:“……卢村在陕州城南三十里,传有隐士卢景,好造瓦砚,砚成悉瘗之崖壁间。砚大者径尺,小者三四寸,形如箕,如瓢,如龟鳖之甲,下有两足,或四足。质似粗而甚薄,坚致密栗,不可磨削,性发墨而不渗。以盛水,暑不涸,寒不冻。古澄泥类也,往往锄土出之。……”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五“驼矶砚”:“蓬莱海边驼矶岛石砚,色黒发墨,亦不损笔,唯温润不如端。其峭立有致者,可设供几案间,极瘦绉之致,灵壁不能及。……”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六“砚山”:“……海岳庵宝一砚,以夸示,客言未知发墨否?仓卒未取水,客遽以唾试墨。海岳大怒,立弃此砚,客遂窃之而去。盖知海岳好洁,故以窘之,可发一笑。”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八“青金石红丝石”:“皇祐末,(范文正)公知青,遣石工取以为砚,极发墨,颇类歙石,……或曰范公石,然不耐久,久则不免断裂。……”
邓之诚《骨董琐记》或原文抄撮,或己言转述,其言“发墨”者屡见,而“下墨”则似未之见。
俞剑华(1895-1979)《书法指南》第五章“砚”:“砚以石理发墨为上,色泽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则失砚之用矣。砚之种类繁多,……砚材不一,砚式何常,惟以发墨为主。”
林散之(1898-1989)《跋龙尾砚》(一):“此石得之乌江镇西河湾内。……石甚发墨,乃龙尾之最佳者,可谓珍贵。因命石工稍加追琢,……”
林散之《跋龙尾砚》(二):“……昔东坡得一异石,温莹发墨,独无贮水处。其先君老泉氏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文字之祥也。轼因宝之。……”
潘伯鹰(1903-1966)《中国书法简论》卷上 八“笔墨纸砚”:“砚的材料,大体上不出于端溪石和歙石两大宗。……砚石的性质细腻。要腻,所以能发墨;要细,所以能发得不粗。……太坚太滑,反而不发墨了”。“实际上凡能发墨的都是好砚。因此,自古相传到今,如青州、唐州、温州、潭州、归州、苏州、夔州、建溪、庐山、洮河等地无不出砚,我们不必拘泥。”
张中行(1909-)《负暄琐话》有《砚田肥瘠》一篇,有谓:“一是砚质好。这从要求或效果方面说很简单,不过是磨墨快而细。快要砚不滑,细要砚不粗。不滑和不粗有矛盾,如锉,不滑,如玻璃,不粗,可是都不能用。好的砚质要恰好能够调和矛盾,就是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用旧的术语说是润,发墨。”
张中行《砚田肥瘠》又有谓:“……与歙石一山之隔的玉山石,面貌颇像歙石,用手摸,也细得很,可是缺点是内部也柔,因而不发墨,不好用。” “还是就上好端石说,蕉白多的比鱼脑多的更发墨,康熙坑的(清初)比乾隆坑的更发墨。”
张中行《说梦楼谈屑》收有《砚田漫步》、《佳砚的三用》二文,其《砚田漫步》之“一、质料”有谓:“……凡是坚实、平而不滑、不怕水的质料,都可以磨墨,也就都可以充砚材。……三个条件相加,就成为润,即发墨(省时而汁细)。” “端石与易州石相比,易州石不坚实,柔而不发墨,只得甘居下游,……”
张中行《砚田漫步》之“二、高下”:“……就砚说砚,所谓好,实况是一,可以用不同的说法表示。最简单是一个字,‘润’。还可以多用几个字,是‘细而不滑,坚而不燥’,所求是上面说过的,‘发墨’,即磨墨。如持蜡在温釜中移动,腻而无声,效果却既省时间又墨汁匀净。能这样的,石质是上上。”
《砚田漫步》之“二、高下”又谓:“……(试砚)以手指代墨要靠更多的经验,要求能够在平柔的表面之下,探知有没有细小而刚硬的刺状物(有人称为‘芒’),涩的感觉,发墨的效果,是由这埋伏在下面的刚硬物来。所以,也可以换用四个字形容润,曰‘外柔内刚’。”
费瀛,字汝登,晚号艺林剩夫,明隆庆、万历间浙江慈溪人。有《大书长语》二卷,为其精心之作,其卷下有“砚说”一节,有曰:“后世所宝,如端溪、铜雀、龙尾、子石等砚,以莹润为贵,大书则取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余家藏歙砚,乃旧坑丝石,正视弗甚显,以傍睨之,刷丝灿然,最善发墨。兵燹之余,化为乌有,未尝不临书嗟悼!”
明末黄道周说砚材:“研材自以端坑子石第一。坑中子石勿别上下,或以水底久濡出而反燥,或以上岩函土出而反润。但是子石,则含孕最固,光细发墨,便足取耳。徽材亦多佳者,而子石殊少。近楚随以西,亦多琢朴,徒取星晕,无关玄理。”
以上二者皆明人,其说皆但言“发墨”而已。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砚》:“砚之发墨者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砚也。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放,草书苦无法;茶苦患不美,酒美患不辣。万事无不然,可一大笑也!”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又一“书砚”:“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然此两者常相害。滑者辄褪墨。余作孔毅夫《砚铭》云:‘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毅夫甚以为名言。”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许敬宗砚”:“砚端溪紫石也,而滑润如玉,杀墨如风。其磨墨处微漥,真四百余年物也。”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评淄端砚”:“淄石号韫玉砚,发墨而损笔。端石非下岩者,宜笔而褪墨,二者当安所去取?用褪墨砚,如骑钝马,数步一鞭,数字一磨,不如骑骡用瓦砚也!”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昙秀龙尾砚”:“昙秀蓄龙尾砚,仆所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者也。”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窒道士镜砚”:“陆道士蓄一镜一砚,皆可宝。砚圆首斧形,色正青,背有卻月金文,甚能克墨而宜笔,盖唐以前物也。”
陈从周《梓室余墨》“画家用笔各异”:“砚则选端石之上品,质细而能发墨,洗涤不留一点宿墨。”“漆砂砚”:“漆砂砚质极轻,发墨一如石砚,盖携带轻便,而价则视石砚为昂甚,扬州卢葵生以制漆砚著世,旧时一砚动辄数十金。”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用墨”篇:“墨须研而后用,故砚以细洁能发墨者为上”。“墨以细而无渣滓者乃佳,故粗砚不可用。”
发表于 2007-1-2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9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差的砚台下墨既慢又粗。。。


好的砚台又不舍得去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墨指的是砚台研墨的速度,是墨.砚2着分不开的关系.砚台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出浓墨,我们就可以说它很下墨,墨在磨了几下能有墨汁.我们就说很发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太感谢了
em1 em2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