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书艺公社

走,去79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
DSCF3741.jpg
DSCF37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
DSCF3743.jpg
DSCF37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DSCF37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两篇有关的文章!


北京798在艺术中重生
斑驳的红砖墙上,各种风格迥异的涂鸦与艺术活动招贴相映成趣;破旧的厂房里,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在倾泻的光线下生机勃勃。这就是原先的北京798工厂、如今的
各种艺术流派和作品的汇聚之地,它已成为北京市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从破旧厂房到时尚艺术区   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东南侧大山子的北京798工厂,原是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项目之一,占地约2万平方米。其建筑设计秉承了包豪斯风格,无论从面积还是建筑风格来说,当时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798逐渐荒寂。   就在798即将被人遗忘的时候,其闲置的厂房、低廉的租金,引起了一些艺术家的注意。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空旷厂房内10多米高的挑空、1/4球状的屋顶,再加上充足的光线与安静的环境,是进行艺术创作的绝佳地方。   自2002年起,不同风格的艺术家纷至沓来,798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提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从一个破旧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为当今北京的一个时尚艺术区,不仅本土艺术家视若宝地,大批的国外艺术工作者也慕名而来,纷纷在这里开设画廊。798迅速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的聚集区。目前798已经拥有60余家此类场所。   2003年以来,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对北京798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以LOFT(仓库)式生活方式为主要标志的798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不同风格种类艺术汇聚之地   4月29日,为期3周的2006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在798艺术区开幕。视觉艺术、建筑设计、影像、电影及录像、多媒体、行为艺术、音乐、表演与戏剧等系列艺术活动一时间热闹非凡,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和10余万观众参与,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现。   华裔画家赵建海的环形画廊以玻璃作为主要建筑材质,让人备感新奇。他这次展出的作品整齐有序地挂在玻璃上,这是一个关于毛主席语录的系列。作品均以红色为底,上半部分完全相同,都是毛泽东头像以及“read Chairman Mao's book(读毛主席的书)”字样,下半部分则是不同的商业标志及其口号。   赵建海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中国,现任美国旧金山艺术委员会专员,曾于2001年在长城展示长达万米作品“奥运龙”而备受世界关注。他说,“我经历过‘文革’,那段记忆对我影响极大。当我到美国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商业符号和消费文化,这时我脑子里却总是不断出现毛主席语录里的句子。”于是,他将东西方文化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如以惠普品牌为主题的作品“Read Chairman Mao's book,invent(读毛主席的书,创造吧!)”,风味别具一格。   前来画廊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两位来自瑞士的客人对赵建海的作品赞不绝口,当即买下了其中一幅。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一家名为“蓝画廊”的女主人Amy原本打算去德国柏林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却意外地发现了798这么一块宝地,在反复权衡之后,她决定留下来。   “我的很多德国朋友都跟我说,北京有798,你还到德国来做什么?”Amy很庆幸当初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并且对798的蓬勃发展的势头毫不怀疑。   事实证明,Amy的选择是正确的。北京市政府今年已决定,将投资1.5亿元人民币,将798艺术区打造成北京市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同时,由于798的成功效应,相邻的797、799厂区也在开发当中。
  Amy对798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她在自己画廊门口立了一块“公车站牌”,只要仔细一看站名,人们便会会心一笑:原来这趟798路“公共汽车”从美国纽约苏荷区出发,途经英国伦敦东区、德国柏林西莫大街等著名艺术区,最终到达了中国北京——大山子7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798工厂——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或其他

周六上午,虽已时值北京的夏天,天气却仍很凉爽,阴沉沉的浮云像是要掉下来,微风轻袭,让人顿觉阵阵凉意。这样的天气下,探访想象中的北京798工厂艺术区倒是别有一番意味。

最初得知这个在京城赫赫有名的艺术家聚集区――798工厂是一个朋友的相约,前些天,一位要好的朋友告知说那里有一个关于文革的图片展览,说有没有兴趣一同前往,我正好在前些日子看了一本叫做《当年事》的书,内容是南方周末20年的关于文革相关的一些解密文章,凑巧的是,不久前,报纸上重提了老一辈领导人对于文革“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基本态度。所以,如果有一个好的专题展览,也算是从另一个视觉的角度让我更加的认识文革吧。没有什么犹豫就决定去了!

据说,这里原来是一片很大的厂区,后来因为企业效益的缘故,绝大多数的厂房几近荒废,今天还可以看到的,只是少数的那些在市场风浪中经历风雨却依然挺立的。缘于此,加上远离喧闹的市区更加易于寻找艺术和生命的灵感、房租低廉、厂区环境优良等,久而久之,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为了艺术和寻找艺术真谛的人们。

这里面积很大,相比较市区拥挤的人群、房屋、马路,这里视野更加开阔,身体周边感受也更加自由和无所拘束。厂房整齐,错落有致,高大的树木点缀其间,偶尔有一小块的间隙可以仰望头顶的天空。一间间的画舍、摄影室、专题展览长廊就分布在道路两旁邻着道路的那部分厂房,经过改造后,这里的画舍、长廊都还别有风格,空气中时不时可以闻见机器和机油的味道。

很多的画廊对外的营业时间都是周二至周日的早11点至晚18点,仔细想来,并无太多特别,艺术者们独特的、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让营业时间与他处有所不同。很多艺术工作室多数是出于自身独特的艺术爱好,而后才有对外展览或者经营。有的人热衷于中外艺术书籍的收藏,于是就在周末的时间对外开放;有的人喜欢雕塑,于是就有了很多的小雕塑馆免费对外开放;有的人也许爱好摄影,于是就有了某个个人的摄影工作室服务给那些同样喜欢的人们;还有更好的爱好与热忱,都在这里找到了很好的具化方式,可以没有忧虑的展现自我。

在当天的探访中,偶然碰到了“北京—背景”、“北京—兵临城下”研讨会和专题摄影及行为艺术展,每一幅相片都很震撼人心,直指这个城市发展中文化、人群、建筑等软弱之处,力量和分量都让人有窒息的感觉,有些行为表现的艺术方式,让看似熟悉的场景却表现出异常尖刻的主题,发人深思。在这里还看到了一些期待中要看的书籍,如《城市季风》、《这个世界会好吗》等等,还邂逅了李少白《看不见的故宫》摄影画册,都让我欣喜异常。

棉棉在日记里说,她来北京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798工厂,经历了很多年后,这里或许已经成为那些艺术者和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朝圣之地,在这里可以心无旁骛的反思过去的历史,让心灵静静的体验久远的过去;可以自由自在欣赏那些承载着厚重内容的相片,或欣喜若狂,或黯然伤神;可以畅所欲言的谈论古今,或饱含***,慷慨激昂,或平静如水,似过往行人;可以安然静坐以沐浴这里浓郁的艺术春风,或如梦惊醒,或似醉非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是一个可以释放自我和实现小小梦想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地方似乎可以让你生出各种各样怪异的想法,想法在,艺术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去走走!!!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