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978|回复: 10

隶书节临衡方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说的更好,严重学习。临帖是基础,溶而化之变成自己的才是最终的目的。em1 em1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节临衡方碑

其实临帖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临古人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临古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象,你也永远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象,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学之能得其雄,得其厚,雄强而刚毅;扬凝氏学之能得其韵,空灵而潇散;赵孟富俯学之能得其秀,飘逸而轻灵;王铎学之能得其恣肆率意而大气磅礴。故学古人若能得其真髓一二,化而溶之既有可观之处也。

   我甚喜汉碑,余以为汉碑的精髓是博大.质朴.简约.自然.率真。隶书是篆书的简写,是省略篆书繁复结体的书体。用笔基本保留篆书的笔意,结体大大的简化,当今有些写隶书者,趋简就繁,莫名其妙的胡乱搭配组合。把隶书弄得复杂化了,乍一看似乎古朴,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结体上作了一点手脚,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是在卖弄风情,格调并不高,余以为隶书应在用笔上多下功夫,去体会汉人古拙.质朴.率真.自然之意趣,而不要过多的去随意胡乱搭配组合,搞的结构繁复自以为是。

  我心中的大隶书应该是简约.质朴.博大.自然.率真,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DSC034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学习了。
但是写的暂时不如说的好。

[ 本帖最后由 披褐堂 于 2007-1-19 13: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