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09|回复: 6

[评批] 激活唐楷与回归大唐盛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是一篇发在《书法导报》未删节文本 !
3 d6 S, I7 o& N4 d# N. Z! O4 \-----------------《“激活唐楷”与回归大唐盛世》————————————-% O$ K. p# V. |$ A' K4 r% v3 e
                                                                                  一   鸟
% ~/ d$ a8 g* a& ], l/ y/ t1 u    楷书发展至唐时已至颠峰当无异议,唐人楷书由于法度的森严和兼具正大气象,特别适合摩崖石刻和具庙堂之气的宏碑巨制这种表现形式,加上古人立碑风气和帝王的喜好,客观上也使得唐楷得以借助碑刻展示它的法度和庄严。唐后书法主要表现形式渐流变为书斋文化为主流,这使的书法审美变成了雅,趣和崇尚姿态,也就导致了楷书的渐趋式微。至当代,书斋文化演化成了一种展示文化,这其中多少都与功利有些联系,作为一种书法人由书斋创作走到向公众展示的媒介,“展厅文化”成为了当下书法的主要表现方式,唐楷似乎又有了生存的土壤,高敞的展厅为具正大气象的唐楷又找到了展示的空间,也给唐楷的复兴留出了位置。然当代的书法展厅经过20多年的变化,唐楷却似乎越来越少,甚而稀见了。
0 ?/ E$ G$ N0 u  k; d2 l# S6 [  e
     张旭光先生的书法当代还是有他的位子的,加上他在书协主管着展览事宜,俨然是个公众人物,因此言行也就格外引人关注,张先生在年初提出的:“激活唐楷”的口号后,书界对此有不同的反响,有人赞赏,有人批评,而赞成也罢,非议也罢,由张先生担任评委主任的“建党展”最终是由一件写唐楷的褚体作品获得了特等奖,难免让笔者臆测这可能是在“激活唐楷”语境下的产物!
+ Q6 e( L: N  X0 w2 E3 _4 r4 C
. G% n5 n- s8 F# N3 Q: a0 h( J' s( p     我想张先生在当代书法以展厅文化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提出“激活唐楷”可能的原因是鉴于现代展厅中唐楷的稀见!因此有激活之必要,抑或是当代改革开放后国力强盛让人有回到盛唐之豪壮!而盛唐时期有正大气象的楷体书法却在当代成了稀缺,被忽略,被冷漠,故实有激活之必要!
7 g& z! _4 K4 F6 U' [+ |2 @$ R    不过笔者愚见,当代唐楷欲“激活”不易亦无多少必要。
0 F) N1 Y  S* [
- ^/ x+ v8 k. d) W    时代的变迁或书风的变迁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性,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这些都是历史和人文环境变化的结果,帝王们的喜好或文化旗手的领唱虽能大兴某种书体于一时,然该变的还是要变!这些并非是我们的某些意志所能左右的!楷体书法的确立至唐人已至颠峰,就像唐代诗歌一样,这是社会需要和文化积淀的结果,而唐后楷书的衰微亦是盛极而衰的结果!唐后未必无人欲振兴楷书,然唐楷的高峰终究无法超越!所以尽管后人不乏努力,最终却没有建树。
' e1 B5 R" E6 f" j% G
  h# \1 F1 a9 M% D9 {5 k    梁谳《评书帖》云:“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返约,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勿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
7 n& [; s# ^7 ^
) R* ^# T8 F! X, B8 l% y    从唐楷的实用性来看,当代人习书多从唐楷入手,基本上都是将他作为一项入门的功夫,所以对唐楷都是很熟悉,领悟到间架结构,横平竖直后多数都会转向其他书体,毕竟唐楷的法度对习书者来说太过森严,即使习书者穷毕生精力未必能达古人之境!唐楷的法度限制了后人求变的难度,其结构的谨严,笔画的精到也让后人欲变不能,而书法人对书法的理解多数都是崇尚学古能化,死守古人即使是你的字写的如褚遂良柳公权重生也常可能会被饥为奴书!虽然这是一种对书法的误读,但这确也是书法能够流变的原因。
  \) B7 u- |6 P# X0 o- T4 D' Z0 S, D' \; h* G5 i
    我想唐楷在展厅稀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展厅对书体和形式要求的多样化,是楷书减少的原因之一,且展赛活动往往伴随着展示前的书法评审,而评审时面对如山的作品和有限的时间,评委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书法作品要求的具有个性和变化性,这无疑对法度谨严而变化缺乏的唐楷不利。 即使有二三学子化了心血无数,写的如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再生,侥幸入了展厅,但观者对作品都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司空见惯的唐楷人们虽然敬佩功夫的老道,但由于缺乏书法家自己的个性,故很难会有***给以关注。7 P% M# F) K6 [) X- i* I( z  a
& d% v* D  X8 `' o* q7 ?, q
    再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来看,变化与否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没有必要刻意的提倡和引导,名家的倡导和鼓吹虽然某种程度的对某类书体有利,但现代信息的快捷以及书法人的跟风情结,会人为地导致了某些书风的流行,也致使我们的展厅经常是千人一面,了无新意,因此笔者认为书法的发展还是鼓励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我们的展厅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绚丽场景,这才是我们的名家应该大声疾呼的!
% T, m6 @6 ?" a2 E  L( v/ z, z
  Q$ N- I3 b2 X# C! n2 O
发表于 2007-1-1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能激活唐楷书而后向帖学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鸟兄可能对张旭光的原意有所误会,
* D1 K( i$ i- G# W4 [: Q& U( L张的原意很可能是:以当代人的情怀演绎唐楷,将唐楷写活.
  {8 ~$ x6 J( F8 s6 I
0 h* D2 \8 f6 R$ [) I& D张用"激活"两字,用词大大地不当,
! @! i0 ~! U. p( Y+ ?9 ?/ x& y7 I很容易引起人的误会,
9 O1 d: Q; r- M! l# k# P让人以为是倡导大家都来写唐楷\将唐楷"炒红"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受益,只是触动不大,至今书写受众对于唐楷的认知度还是有缺陷,但也不排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楷书的式微不仅表现为唐楷,而是整个正书体系。我这里所说的正书体系,是指篆、隶、魏、楷。这可能与展示文化有关,但重要的还是书法审美或评审标准的导向问题。其实,正书包括唐楷都是可以制作宏幅以应展示的。不过,明清以降,唐楷比之其它正书更遭冷遇,这就与包、康的卑唐尊魏有关了。
& F" m: L( {0 K0 s0 W: S% X4 ]! L0 t- q" C$ V" t& R
关于尤其清以来的书坛,为什么要卑唐,个中原因值得研究。但就我肤浅的考察认为,书体发展至唐楷,特别是经宋,它越来越成为一种实用字体,而成为写经、官阁的工具,进而远离了艺术。就整个汉字演进史看,古质而今妍,楷已成为最年轻、最实用的字体,书法创作从楷入手最直接的缺陷是无法高古。
' N  h/ U: @  B( B" Z0 M9 d8 o
" `/ x1 ]+ }: s/ D5 p至于张旭光先生提出的“激活唐楷”的命题,如果放在清以来卑唐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也倒很发人深思。但“激活唐楷”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激活,目前看还需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唐楷的用意是好的,用词也并无不当,之不过词比较时髦而已.当然,最怕的是提出这种说法只是为了挣眼球的关注度,但愿不是这样.
/ G! f; G8 T9 g+ K/ K- D! L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的"卑唐'一说,并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依据来说"唐"为什么应该被"卑",行文之下,好象是负气之说.之所以这个论断被反复咀嚼,是因为康的名气和所谓的学问大这种名头在作怪,附和者大多之不过是人云亦云,反对者不是人微言轻,就是和康说不清为什么卑唐一样不知道怎么来挺唐,不过这种现象到说明了唐楷本身的价值,否则,卑不卑唐,干卿底事?????????还惹来那么多人费唾沫...........  m+ M! U+ ^( e8 j! Z
书法绘画属于技法类的艺术,说的再好,笔下能见到东西才是真工夫.认真临习唐楷,可学的东西多得顾不过来,不用心去体味那份好,却被别人忽悠的找不着北,明明喜欢唐楷也不敢去写,怕被人笑话,真是可怜得紧.....写字读帖一定要学启功先生的精神,要敢于破迷信........大不了不写字,又能怎样.
; v/ m/ U1 I1 h) r9 P; \看包世臣和康有为的字,再读他们的文章,有一种错觉:实在是不能以字名世,干脆弄点别的动静,几百年以后也能遗响不绝,岂不妙哉!!!!!!
. u& E- }8 H6 N6 B& V7 ?8 k9 T, _: e% G# h0 `& _
呵呵,不懂,瞎谝的!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