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敏
中书协的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名单一公布,榜上有名的委员们自然高兴异常,因为这个委员不但是代表了书家的地位和名分,而且还和可能的利益有关,因为目前的官本位思想在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书法协会的委员自然就是大名头的书法家了,而大书家就可能带来大的利益,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可偏偏出了个高惠敏不要天上掉下的钦赐的“硬笔书法委员会”的委员。6月21号,高先生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关于拒绝出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硬笔书法委员的声明》说:“我不知道这个名单是怎样产生的,也没有人事先同我打过招呼。这种不尊重当事人意愿、不征询群众意见的封官许愿,是老爷作风、霸王条款。硬笔书法有自己的讲究、自己的群体、自己的精英,不是当个官、应个名、有个政府背景就弄得起来的。”“现在这个名单中的委员,大部分人对硬笔书法缺乏专门的研究,既没有实践,也没有权威,指导全国的硬笔书法不够资格”。这个帖子的发出让人大跌眼镜,让书坛人大为惊讶,也让书协个很没面子!对于凭空得到的“高官”高先生能愤而拒之,也表明了高先生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孙向群
2006年书坛有一个人绕不过去,这个人就是孙向群,第七届书学讨论会孙向群的一篇关于《周亮工<印人传>版本流变考察》落选了,对于全国性的书学讨论会论文的落选也属正常,可偏偏有一篇同样内容的文章获得了二等奖,也偏偏中书协将获奖的这篇论文公示了出来,而孙向群经过对比发现自己的文章比获奖的文章要好,在孙先生看来好文章落选,而差文章获奖自然有着某种原因,因此孙先生也就依照书协公示的规定向书协投诉,表示对此事件的不服,如是就上演了一出书法版的“秋菊打官司”,要书协给个说法!孙的论文是否真的比获奖论文高明笔者不作评价,只是孙的这种维权意识应该值得称道,长期以来我们的书法家习惯了俯首帖耳,对于展赛自己入展落选否从来不敢非议,给什么就是什么,对于自己的辛苦的成果被人弃如敝屣也只有认命,孙向群的出现代表了一种维权意识的觉醒,也是一种自尊的表现!孙的讨说法给书协出了个不小的难题,是否有结果尚不得而知。而孙的出现是书法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书法个体的自我评价的清醒,而我更希望这是书协改变自己形象更加贴近民意的结果!
王义军
这个毕业于中国美院的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在2006年的行草展上大出了风头,不但获得草书展一等奖还获得行书展的二等奖,王的获奖与近年较火热的“新帖学”有某种关系,其获奖的作品就是将传统的王羲之的小字放大了写,相对的突破了小字放大书写的难关或禁区,王义军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美院的书法教育的成功,说明美院书法教育模式确实有着过人之处,(虽然这与个人的天资和勤奋分不开)而王义军以及近年来经常入展获奖的年轻一代的成功使得资历以及少年功夫老始成的传统理念在这里显得苍白而无力!
不过王义军今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参加兰亭奖展,这个能够获得草书展一等奖行书展二等奖的书法家却因不是中国书协会员而没有资格参加所谓中国书法最高奖的兰亭奖,这不仅仅是王义军个人以及非会员的遗憾,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兰亭奖的这个规定的有着讽刺的意味! 唐双宁
2006年的书坛依然要说到唐双宁,因为这一年里唐还是个无法回避的角色,唐依然还是在炒作着自己的“天下第三”的草书,以唐的金融家的地位来说搞书法本无可厚非,书坛也希望官员都来参与书法,以便给书坛带来人气和财力的支持,可问题是唐的书法水平实在让书法人无法恭维,但唐先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许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而有意为之)继续大办着自己的展览,比如将《纪念长征书法展》搬到了中国美术馆,且将自己的水平进一步升级居然忽悠进了北大的讲堂,这个风光的举动连我们的书协主席可能都自叹不如!这一年报刊和某些团体依然是将唐先生尊为上宾! 鼓吹唐先生的文章也在继续的写着,报刊上唐先生依然是大块的版面的书法作品在污人眼目,而中国的书法人在报刊或网络上也在放肆的骂着,似乎对官员书法统治书坛的愤怒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点!
在书坛对唐双宁的书法吐沫横飞的同时,我却要对浑然不知的唐先生等同样经历的人表示同情 因为说到底唐先生是被那些鉴定家,书法大家,某些媒体等忽悠了,唐先生本来没有错,因为他对书法的理解是浅薄的,而我们的“鉴定家”“书法名家”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们是在官场金钱交情等交易上混久了,自觉的干出这种忽悠的事情!所以我到希望今后的书坛少一些忽悠家,多一些有良知的正直的批评家,自然也就少了唐先生等“书法家”! 书法网民
在这个新的时代,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将发生,而且速度远远快过你的想象,惟一的问题是你是否参与。”这就是上书法网冲浪!成为书法网民!
我将书法网民列为十大人物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书法网民数量的增加,(各论坛注册人数都在数万人)而在于书法网民的素质的提高,初期的书法网民上网只是求取书法知识,而网络报道的丰富以及信息的海量使得大家眼界得到了拓宽,他们也就有了自己的诉求,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说出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可以直白说出对名家的嘲讽,可以说出自己对书法评审的意见,可以说出对书协的批评!正因为书法网民们的言论和鼓噪,使得我们的书法在向着正确的道路上走着,也使得我们的书协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形象,逐渐向媒体开放评审的过程,逐渐在完善着评审的规则,阳光,公平,公正,和谐等就是在书法网民的鼓噪中出现的!这些是否可以提醒我们的书协,不要轻视我们的书法网民,不要藐视我们的马甲!他们可能是将来书坛的中坚,他们可能是将来书坛的风云人物,他们也是书法发展的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