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144|回复: 5

跳出书法看到书法的权奴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跳出书法看到书法的权奴性% M' x7 u; y* C# Z* q: ]; R
(本文尽力不“旁征博引”扯大旗,那样容易陷入一个空辩的怪圈。)
' J* S: e# A3 a$ }. \& L0 R0 h- I2 F! }% L
真正进入书法艺术很难。但跳出来审视它,像脱离传销组织菜刀门那样,同样不容易。我是否进入过书法,自己说了不算。我只能提供些有形的东西,譬如,我写过一些书论、创作谈之类的发表于《书法导报》上,是写书法之内看书法,也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平时特别喜欢临帖,这两年主要临吴昌硕的《石鼓》王羲之的《圣教》。印章比字略好一些,也曾为了加入省书协参加过两次省级展览,从那以后再也没投过稿。看着上百块刻了磨,磨了刻的石头;想想无数顿用卖废纸换来的炖排骨,红烧鱼。我自认为,还是进入过书法艺术的。不管是不是,我现在就要跳了,不为讨薪,只为殉情。还带着丢不掉的行李:% I1 E" d( q3 h  ], v+ X$ h
一,书写不等于书法艺术。
7 Z. ~" w3 m, ?& l二,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7 @8 \6 r$ P. z" B& B
等等大家共知的常识。0 h6 t1 n8 r7 ^0 e4 y, \' L* v5 r( c
1,4 q% C! h& l4 g5 X" y" J
书法是文人约定的游戏。
. K- M' t: X: H7 m/ H书法艺术非常特殊,这种艺术的审美不是来自直接现实生活,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其他艺术形式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模仿,对生活的模仿,对模仿的模仿。原始人把打的猎物画下来,绘画产生了,去学好听的鸟叫,音乐产生了,开始叙述发生过的事情,文学产生了,加上动作的话,戏剧舞蹈都有了。书法艺术呢,有了文字就有了么?不一定,西方人就没有,人家过得也挺好。也就是说,人类如果灭亡了,宇宙再生出其他文明,还会产生绘画,音乐,文学等等艺术形式,但不一定会有书法艺术了。也就是说,书法的审美是中国的古文人,几千年来在书写过程中逐渐造出来的。
" P" F% ?6 b; g2 ~既然书法的审美不是来自自然,先不说创作,单单是欣赏就有了问题。每个正常的人都有艺术鉴赏力,只是层面的问题。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比如绘画文学,只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都能或多或少地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作品。书法艺术的审美有道槛,不是每个人都能诠释书法作品,他必须得进入书法,得或深或浅地临贴,在书法艺术面前人们是不平等的,不是高下的差异,而是有无资格诠释的问题。) a  |& L/ {' u7 F
对于其他艺术作品的欣赏,人们通常可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先进入再深入。但书法审美在生活中至少在现代生活中难以找到,这就决定了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临写先人的字帖,把这种审美传承下来。有人问非得临贴么?差不多是。先讲个有关时间的故事,说,在打字机上面放一只老鼠,给无限的时间,它总有一天会打出《莎士比亚全集》。除非你的生命和老鼠打出名著的时间吻合。对创作者来讲这道槛的难度太低,可对欣赏者来讲这门槛似乎太高了。因为两者差不多要持平了。  n8 R1 n% l: F( @6 x  V
古代的书法依托于书信,诗或文,流传于文人之间。寄托的是文人相惜的情怀。以文为先以人为先。书法不过是修身养性的方式方法。写书法的和欣赏书法的都是文人。客观来讲,现在能欣赏书法的就是写书法的,其他的不过是拿着钱瞎起哄的对书法感兴趣的人。写书法的和欣赏书法的是同一拨人,想想很幽默。而且这种状况是书法的特性决定的,无法改善。所谓书法艺术是不是古代文人过于自恋,衍生发展的一种审美模式呢?
9 O0 M5 z+ w1 U! k: p如果一种审美形式只有创作者欣赏,我看叫游戏更为合适些。
, s) h0 E8 G6 `0 X* z2,
' U: l0 P* Y( y# U2 I3 u' Y书法的权奴性。+ d& z* P1 O6 L6 o. S- s
初学书法,首选的帖子不过百种。而这些帖子的创作和筛选多半由古代贵族完成。贵族除了文化修养的优越条件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权威。我们纵观书法史,这种权威力量无处不在。
4 I( M9 s) C( c% F: t9 u带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是,皇权赤裸裸的介入,而且相当成功。最典型的就是,王羲之书法地位的确立和多位皇帝有关。梁武帝,唐太宗等,他们的喜好时常决定了当时的书法风格,因为当时的重要书家都是他们的臣子,讨帝王喜欢太重要了,从一个家族的荣华富贵到生死存亡都在帝王的挥袖之间。现在也搞“流行书风”,不解的是跟风者为的是什么。可笑的是制造这种“潮流”的人,你能给跟风者什么?一个书协会员证么,好意思拿这个比皇权么,拿得出手么?其他的如颜真卿,仅次于王羲之的重要书家。其实他的字是对唐玄宗尚肥之美无以附加的奴服。康熙对董其昌的推崇。等等。
7 K$ J' p9 d) O1 v" P3 f再看看这些皇帝。唐太宗杀兄弟篡皇位。这和书法没关系,但很明显这事不“儒”,不是说王羲之的字是儒家思想最佳的体现么?唐太宗撰的《圣教序》也很幽默,其中有“蠢蠢凡愚”之类的很世俗的语句。可是稍有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佛面前生灵是平等的,不分贵贱不分优劣的,至少佛法是这么讲的。可就因为他是皇帝这样的话就可以写在佛经之前。不知道王羲之喜不喜佛学,若是喜好,那唐太宗集其字录此文,实在有被***的意思。想想也不大可能,王羲之只不过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仕途上很平庸,若真知道被一个不错的大唐皇帝如此推崇,可能很高兴。中国古代文人多半都有这毛病,元初的大书家赵松雪就是这样高高兴兴地去见忽必烈的。乾隆皇帝很推崇他的书法,可是乾隆的“三希”有两贴是假的,还硬把假画说成真画,真画说成假画,所做的诗以万计,却未传佳句。可见这些皇帝绝非圣贤,在书法方面也不是什么顶尖的高手。既然如此,当时的书家被此左右,合乎艺术发展的规律么?Sample Text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书法修养的确不是统治者的必须具备的素养。政治权贵逐渐淡出对书法的人为“干预”,这种好坏的话语权的重心就落在了非权贵文人一类人手里。他们其实一直都有这种话语权,只是不同的声音一直被遮蔽着。这样的状态对书法而言似乎是件好事。皇帝能有一个,学者、文人可以有好多。毕竟书法多样化,开拓了书法艺术的创作空间,书法审美的“民主性”“提高”了一步。譬如清末碑学的兴起。碑学不仅多了一种书法味道——金石味,而且是对“帖学”提出了挑战,看似一场革命。碑学所临习的正是当初“帖”的书写者所不齿的书法——当时的民间书法,无名氏写的墓志铭,晋砖文字等等,这些作者绝没可能与当时的权贵书家像二王、董张一起的谈论书法。他们也不会认为这种无名氏“善书”。
6 I7 o9 `. g- v! d  n3 ]我们注意到这次“革命”是在有话语权的人之间进行的,这和其他的艺术样式“颠覆权威”的方式有根本的不同。例如西方的印象派画,中国的诗词,都是先由民众中的艺术精英进行了探索以至成熟之后,才被广泛认可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总有像唐太宗康熙这样对书法热心的皇帝执政,这“碑学革命”的成功不知要等到何时。& ^, n) G3 q. o$ y8 @% c$ d
我们退一步讲,碑学的萌芽和篆刻进入书法有着及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启发,这启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篆刻审美的形成和唐宋权贵好印之风不无关系。皇帝高官自篆印文,集古印谱。而古印和那些碑刻一样是出自无名氏之手。也就是说,在书法中权贵对这类的审美认可是有先例的。
& T5 S2 s# ]& q8 O4 ^的确,也只是像一场起义,搬来一个土老子当太上皇帝而已。这种权奴体制没有根本的变化,就像康有为主张的变法。0 e. K' R, F1 u: q  I- ?8 D& E
五四之后的文人对书法,有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还了书法的本来面目。因为他们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同时西方哲学的进入彻底破坏了滋养书法的文化,前几年有人写《笔墨祭》说书法从五四以后就死了。逐渐,具备较高素养的文人、学者又有书法情怀的一个个都终老了,鲁迅、于右任、赵扑初、启功等等。他们实际上还是在较为浓厚的能滋养书法的文化中生活的。这对他们在书法上有所建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0 `5 Q' q  k5 a  \1 g. ~1 ~硬笔的推广加上书法文化氛围的生活逐渐消失,从上面衍生的书法能活下去么?! ~  e' F% A: z7 G
再往后,就到了现在。现在的书法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在西方文化洪流中像被打捞在诺亚方舟上的财产。可惜只是徒有其表了,于是拿西方艺术理论来套,试图挽救,但难以站得住脚。关键是对于书法的主体——学者文人,书法修养也已不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了。6 F/ G/ l+ [) U! t) Q
于是就出现了一批,以“书法”为主业的书法家,他们成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者。我们先注意到一个现象,历代较为“专业”的书法家,大多有一个习惯,在论著中把书法弄得神乎其神。这种故弄玄虚的做法,实际上是在设置屏障,减缓了初学者进入的速度,像是宫殿前的台阶。
2 {1 H: u( c- m  p! q9 _# p书法家过于专业自身的修养就成了问题,算不得文人的书法家实在太多了。我见过几个当代书法“权威”写的散文,简直和中学生作文有一拼。在这个国民受教育普遍提高的时代,实在称不上是文人。实际上大家已经警惕了,说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增强学养。但是这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古代的文人往往是用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这样讲,那练好字为什么?不过是名利。甚至强调书贵“独”特,被广为赞许,这只是如何成就书名的法宝,人为制造出的“独特”算什么?这样的目的又如何能提高人的修养呢?实际上这两者应该同时进行,做到真正的“人书俱老”。非文人写书法,是相当可笑的事,把“书法艺术”沦落为书写技法,一点不比杂耍难。好多年轻人写出很好的字,的确很好。字和文的剥离,书写和人的剥离,把书法简单到技法。古代文人用毕生精力追求的东西,现代可以速成,想来,是多么黑幽默。把书法的话语权全部落在以“书法”为主的书法家手里,对书法而言是相当危险的。想想把游戏当事业做的后果。3 E! [$ z' x9 p) Y# n/ q7 H: K( W, @' v
    我的朋友参加了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高级班的学习,据他说,讲课的老师都是“大家”,大到至少是国展的评委。他说那些老师评点学员的作品时相当粗暴,我问那学员的反应是怎样,他说除了当事人有些不高兴之外,其他学员都是很服气的。我本人见过一个“国展评委”级的人来到我们这个小地方,先是对同行的一通乱批,言语间抬高了自己,然后就是当场卖字,写顺口溜似的,和当年毕加索卖签名如出一辙,一天下来拿走十多万(他没开发票,大概也不会去交税)。说实在的,卖字得钱应该,但我看到的种种细节,只能觉得这样的书法家“档次太低了”。其实书法只要方法对,符合游戏规则(临贴),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再说高下就是指书写者“气”的档次了,就好像电游中哪种级别有哪种功力一样。气盛则言意嘛,修养到了怎么写都是对的,“毛体”字,启功的简化字书法,例子多了去啦。9 ~: R# c- R7 o% h
    现在的书法家协会用参赛和展览的形式把“权威”利用的无以复加。甚至为了入展直接临写评委的字,实在太无廉耻了。但诱惑是,入了书协就是“艺术家”了,以后写的字就是艺术品了。其实远远不是。书协所应该发的证,是:书法技巧级别证。
" x. v# E4 O' q& w6 s% i说了半天,也只是书法权奴性的表象,根本的原因前面都已经说过了,不妨再说说。
" c! i9 x: L- v; W! o书法的权奴性从一开始进入就伴随着,因为书法美是人为创造的,必须先临贴,讲究的是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一开始就不得不主动树立了膜拜的权威。一天我的一个朋友,从客厅的沙发上拿起本字帖翻了翻,感慨说:就这种字的水平也出字帖,人都太浮躁了。我凑过一看,大吃一惊,那字帖是《〈兰亭序〉分解临摹》。我们可以对这朋友不屑。但立刻,我有问题从脑海闪现,我为什么觉得这些字帖好,是受权威的暗示?是以为我先临写过,追求过与其逼真?临贴就是审美洗脑。5 {+ f9 o+ m9 i: w
也是因为书法美是人为创造的,其审美过于形而上,普通大众不可能成为书法的鉴赏者,那么就缺乏基本的评判,只能依赖少数人。我们这有一个老书法家,在当地很有名气,前几年出了一本书画集,还请当时的中国书协主席题了字。一日他郁郁地说他的书法被书协主席“否定”了。其实真进入书法的人都会否定他的书法,简单的说他不临贴,又不是那只天才老鼠。可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此事,因为在当地的名气,他的字还很能换钱。奇怪的是,我们这里有个印社(里头有不少中国书协会员余下的也都是省书协会员),他们出作品集依然请他题字,他依然是这个社的名誉社长。当书写者过于想得到认可,就上赶着寻找“权威”了,得到认可再摇身变成新的“权威”。特像受虐施虐狂。
# E$ C! l2 q) B% Q3,8 {: f# D4 U% X7 t; E
书法:把权奴进行到底。- r9 `( J9 e3 h: k# \
书法教科书上说,书法是随着汉字的产生与发展,而萌发和形成的。为什么说别的民族的文字就没有书法呢?它们同样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果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那任何一种文字都有书写的方法。每种文字都想写得优美漂亮。就是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世界上用象形文字的不止汉字这一种吧。汉字书法中的狂草有谁能看得出“象形”么?
! p: T. b0 h* R    书法教科书上说,书法艺术的成熟是在汉朝,其标志是书法中有了脱离实用的狂草。这话的重点是“脱离实用”。关于脱离实用的文字书写,在西方的抽象油画里不难发现,还有大量的“涂鸦艺术”中的文字。其他的脱离实用的别的民族的文字想来也不会少,只是需要寻找罢了。它们一样有创作有审美。为什么不能叫书法艺术呢?为什么说书法艺术是汉字特有的呢?就因为操习汉字的人这么干的多么?
+ c2 x8 ^7 Y- ~# Y. |% Q  z显而易见,单单依据这些是不能说书法艺术是汉族特有的。那到底是什么能让我们说人家没有书法艺术只有汉字有呢?4 K* U. Q' J& V+ G0 d$ s$ m
技巧?用具?人家也有书写技巧,如同国画油画的技巧用具不同,你不能说人家的不是绘画艺术。现在用这一点否认硬笔书法是艺术,实在太霸道了。承载的文化精神?人家的字就不承载么?何况现在多数书家已担负不起了。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说实话这事情很可疑。我曾拿着《祭侄稿》让好多不知此帖的人看,只能看出写的人比较激动,原因是涂改的地方太多,太草,至于悲恸,那完全是文字内容的暗示。表现人本身的个性?汉族的书法是有此功能,可人家一样有,属于笔迹心理分析,《福尔摩斯探案集》里就有例证。
" g( U7 Z7 A+ g- H1 r独特的味道?似乎是。中国书法有独特的味道。要说起来人家也有味道,只是不同。那我们就说我们的书法味道是一贯的。这么一说,说我们能够优越的只是我们几千年来坚持不懈保持书法味道的书写行为了。
5 Q2 G& O1 v7 @分析到最后却很搞笑,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竟是:把权奴主义进行到底。7 F# d" `, [" h8 F: I( v0 n& p1 I

* o  [0 _0 i6 h: Q+ T% ?9 H$ N( Y9 X& L- A
后记,我写这个不表明我不再写书法了,把书法当成游戏还是有乐趣的,既然是游戏,有一个领头的孩子也没什么。尽量少搭理那些装大尾巴狼的书法家,如果是朋友,躲不开,就聊聊烹饪什么的。
/ f/ Y: l( \, v0 J4 r
, K0 m- x: }4 V8 {/ _. e作者王冲,76年生。作家,曾在《小说界》《莽原》等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文章不能不不置:):):victory::victory::victory::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顶
4 D  w9 G+ W. n4 r6 G: q. {  T6 T" |( D! W( N6 j
[ 本帖最后由 dou_客龙 于 2006-12-21 23: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的东西太多了,也没有什么新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里的“典故”也好,论据中的观点也好,都是有出处的,我想这不是重点,也无须辩驳什么,本来学术说法就不一致。我只是引用而已,无义务解释。
: u# J) `( A( U- N9 y$ _7 c' C& n/ t2 t. h2 A7 j! \- q" c7 i; @
但是,重点是,进入书法艺术唯临帖一条路,这就意味着具有权奴性的属性。5 \. P: @8 {  J% E$ q# G
/ a+ b! i" I/ d
绘画,不是,临摹和写生两路,甚至只用写生也可。音乐,文学,表演皆是两条路。可双管齐下也可单行一支。欣赏这一方面也是,既可用专业学养,又可用生活经验,既可同时解读,也可分开来讲,尤其是生活经验的解读可低门槛进入欣赏。
( [9 v, |- G3 y$ e! w4 e, j
6 i( m$ M: A$ k/ X" A- K书法艺术明显不是,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学养的人才能判断,生活经验单独拿来几乎无用。也就意味着,审美完全由话语权的人掌控(听写字的,地层的又听更高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